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为热带优良禾本科牧草。其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极易发霉,严重制约该牧草的推广利用。利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硫酸铜、高锰酸钾和乙醇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测定种子活力,结果表明:5种消毒试剂均能显著降低种子霉变率,并可提高种子活力。硫酸铜是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体外消毒最理想的消毒剂。1.5%硫酸铜溶液浸种10 min处理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22%、7.38和0.006 6,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2.8倍、3.4倍和4.1倍;种子霉变率较对照则降低了84%。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低温与变温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sphacelata cv.Narok)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不同的低温和变温处理条件下,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进行发芽试验,分别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4℃低温保存1、3、5d和7d的种子,随着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和各项活力指标都不断提高,低温...  相似文献   

3.
以鸭茅(Dactycis glomerataL)、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cata cv.Narok)种子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9、41、43℃和45℃)和时间(24、36、48、60、72、84h和96 h)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鸭茅和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适宜的条件,旨在为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或商品种子的贮藏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技术.结果表明,鸭茅种子加速老化处理的适宜条件为45℃、84h,且老化温度和时间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p<0.01);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经过老化处理后,发芽率逐渐升高,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呈现起伏变化,对种子老化作用不表现增强.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并未促进种子的劣变,反而促进种子的发芽率(高于对照),呈显著性差异(p<0.05),温度与时间不能促进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劣变,反而能促其发芽.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老化时间和老化温度之间的互作效果不仅对于种子老化发芽率作用明显,而且两者之间互作效应显著.说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不适宜进行人工加速老化筛选,没有可比性,因此无法确定其老化的适宜温度及时间,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翁玲  毛培胜 《种子》2012,31(12):35-42
以鸭茅(Dactycis glomerata L.)、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cata cv.Narok)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对牧草种子进行吸湿干燥,获得含水量为4.5%、3.5%和2.5%的超干种子,各水分样品分别置于常温和低温(0~-5℃)下用铝箔袋密封贮藏1年。对贮藏前后的牧草种子分别进行幼苗生长测定、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脱氢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测定,分析比较贮藏前后牧草种子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牧草种子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和温度条件。结果表明:2种牧草种子均可确定常温贮藏和低温贮藏的超低水分值,且种间存在差异。初步认为:鸭茅常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3.5%,低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2.5%;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常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4.5%,低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3.5%。贮藏1年后,对所选4.5%、3.5%、2.5%3种超低水分种子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测定的POD,CAT,SOD,TTC活性升高或保持原有活性,而MDA含量减少,说明2种牧草种子能够进行超干贮藏,且能够保持较高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5.
刈割处理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Schum) Stapf ex Massey)最佳的刈割方式,设计了3个刈割处理,即在植株高度为30 cm、45 cm和孕穗期进行刈割,分析了不同刈割高度对纳罗克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高度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孕穗期刈割产草量最高,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分别为12.29 kg/m2和1.68 kg/m2,比株高在30 cm刈割处理平均增产23.27%和44.83%。株高在45 cm刈割处理的平均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为9.97 kg/m2和1.32 kg/m2,比30 cm刈割处理的平均增产11.77%和12.12%。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各刈割处理的粗蛋白含量在13.73%~17.46%之间,株高为30 cm时刈割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粗蛋白含量最高(17.46%),但在孕穗期刈割可获得最高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0.2302 kg/m2)。  相似文献   

6.
王琰  刘金海  朱德荣  徐翠  罗富成 《种子》2020,(4):150-153
杂交臂形草(Brachiaria hybrid)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优良的放牧、刈割兼用型牧草。但因种子产量低,休眠程度深,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和推广应用规模。研究机械处理(刺破种皮、去除稃片、去除稃片+刺破种皮)对臂形草种子休眠的破除效果,对下一步探明其种子休眠机理,以及其播种前的预处理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莫拉特Ⅱ杂交臂形草(Brachiaria hybrid cv.MulatoⅡ)的净种子为试验对象,经机械处理后,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发芽试验,观测种子萌发动态及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3种机械处理对莫拉特Ⅱ杂交臂形草种子休眠的破除均有显著效果(p<0.05),其中,去除稃片的处理效果最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分别达到76.0%、72.0%、50.28、0.20、3.39 cm和5.85 cm,分别是对照的2.05、2.04、3.09、1034.78、4.62、4.28倍;种子稃片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外界水分和空气进入种子内部,妨碍了种子发芽,是引起莫拉特Ⅱ杂交臂形草种子休眠的原因之一;去除稃片是破除其休眠简单有效的机械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四川主推品种正红311为材料,探讨了赤霉素、硝酸镧及其混合溶液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硝酸镧及其混合溶液浸种均能提高玉米种子胚乳的α-淀粉酶活性,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幼芽根系的活力,单一溶液浸种时,赤霉素处理的发芽率和根系活力均以15 mg/L时为最高,硝酸镧处理的发芽率以30 mg/L时为最高,根系活力以10 mg/L时为最高;混合溶液浸种时发芽率以20 mg/L赤霉素+30 mg/L硝酸镧处理最高,根系活力以15 mg/L赤霉素+35 mg/L硝酸镧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8.
丝瓜种子破除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尚未见破除丝瓜种子休眠的报道。本论文采用30%双氧水浸种、0.1M硝酸浸种、超声波振荡和种子单侧缘破皮处理3个丝瓜品系种子,探讨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种子单侧缘破皮处理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分别从7.8%~30.7%提高到88.2%-100%。其余3种处理破除休眠均有效果,但三者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稀土元素镧对潍县萝卜陈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媛媛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278-280
为了揭示氯化镧对潍县萝卜陈种子活力的影响,以潍县萝卜陈种子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浓度氯化镧浸种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0~10 mg/L氯化镧溶液浸种12 h和24 h,潍县萝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比CK显著提高,而活力指数仅有浸种12 h得以显著提高。0~10 mg/L氯化镧浸种36 h和48 h,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都比CK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活力指数则略有升高,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生产中可以用2.5 mg/L氯化镧溶液对潍县萝卜陈种子浸种12 h,即起到经济、有效提高种子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解除菜豆种子硬实的条件,本试验以盛冠硬实种子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温度的温水浸种、热水浸种和低温贮藏处理不同时间对解除种子硬实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硬实破除条件。结果表明,盛冠菜豆种子含水量为14.28%时,种子硬实率为38%;未处理的硬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分别为26.5%,17%和23.17;经温水浸种、热水浸种和低温贮藏处理后的硬实种子均能一定程度解除种子硬实进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各自处理的最佳条件分别是:60℃恒温浸种30 min,80℃恒温浸种 2 min以及-20℃贮藏7天。最后,比较3个处理间最佳的硬实破除条件,同时,考虑到菜豆种植的实际情况和硬实破除的最佳效果,对硬实率较高的盛冠菜豆种子用60℃恒温浸种30 min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
人工气候箱变温条件下,以当年采收的"聊红"槐种子为试材,分别以层积、不同浓度的GA_3和KNO_3溶液浸种处理,以清水浸种为对照,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个处理均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其中以900mg/L的GA_3溶液浸种处理对"聊红"槐种子萌发的作用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达到97.33%、80.00%、7.67,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5.33%、50.00%、5.47.  相似文献   

12.
《种子》2019,(8)
为研究不同浓度青霉素菌渣厌氧发酵沼液对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沼液对早熟禾种子进行催芽和浸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浓度沼液催芽和浸种,严重阻碍了早熟禾种子萌发及生长,随着沼液稀释倍数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消除;当沼液稀释100倍进行催芽和浸种为最适浓度,活力指数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5.38%、39.49%;根长比对照分别提高了42.91%、31.64%;芽长比对照分别提高16.37%、10%。  相似文献   

13.
引发剂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艳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2):209-216
黄檗种子具休眠特性,且休眠程度因种子产地和年份不同有较大差异,常规低温层积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解决黄檗种子的萌发率低的问题,探究最有效的打破种子休眠方式,采用了各种化学引发剂浸种处理,以及协同4℃或8℃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NAA、6-BA、KNO3、PEG6000溶液浸种可部分解除种子的休眠,并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用引发剂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其中GA3(1000 mg/L)、NAA(80 mg/L)、6-BA(400 mg/L)、KNO3(1.0%)、PEG6000(20 g/L)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分别将黄檗种子发芽率分别从11.50%升高到91.00%、94.00%、97.00%、94.50%、83.00%。引发剂可有效打破黄檗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并能缩短低温层积时间。  相似文献   

14.
PEG胁迫下5种牧草饲料作物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5种牧草饲料作物(草木樨、紫花苜蓿、鲁梅克斯、菊苣、高丹草)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0、5%、10%、15%、20%、25%、3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5种牧草饲料作物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和抗旱指数4项指标。结果表明:PEG浓度对5种牧草饲料作物种子萌发有极显著影响(p<0.01),牧草种类间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低浓度PEG(5%~15%)对鲁梅克斯、高丹草种子的萌发和高丹草抗旱指数有一定促进作用,随PEG-6000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受抑制程度逐渐加剧,4项指标基本呈下降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干旱胁迫下5种牧草饲料作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5种牧草饲料作物在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强弱为:高丹草>鲁梅克斯>紫花苜蓿>草木樨>菊苣。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海岛素对红提葡萄种子进行浸种,研究各处理对红提葡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以及幼苗根长、株高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0 mg/L的海岛素溶液处理葡萄种子的效果最好,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较对照高6.83%、3.64%、3.04%、36.44%。幼苗的根长、株高、根数、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分别高出对照74.3%、36.3%、43.2%、22.3%。  相似文献   

16.
珍贵物种顶果木种子休眠及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碧英  周春燕  李金英  潘坚  周鹏 《种子》2020,(2):139-143
为探讨解除顶果木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分析了顶果木种子特征、休眠特性及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硬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顶果木种子发芽率为18.00%,硬实率为79.50%;顶果木种皮和种胚含有萌发抑制物,显著抑制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p<0.05)。砂磨处理、热水浸种处理、浓H2SO4处理及GA 3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顶果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硬实率(p<0.05)。其中,砂磨时间以70 min为宜,热水浸种以80℃处理效果最佳,浓H2SO4处理以40 min为宜,GA 3处理以浓度200 mg·L^-1为宜,4种处理的发芽率分别为78.00%、84.50%、89.50%和79.00%,发芽势分别为44.00%、71.00%、76.00和63.00%,发芽指数分别为21.52、25.04、26.54和23.05,硬实率分别为19.50%、7.50%、12.50%和15.50%。浓H 2SO 4浸泡40 min和200 mg·L^-1 GA 3浸泡30 min复合处理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处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硬实率分别达到95.50%、84.00%、28.42和4.00%。  相似文献   

17.
李玉环 《种子》2017,(5):101-104
以破除休眠的狗尾草种子为材料,研究7个老化时间、相对湿度(20%、30%、50%、60%、80%)人工胁迫处理对种子萌发及幼苗胚芽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湿度条件,胁迫7、9、11、13d的种子萌发率逐渐降至0,表明增加胁迫时间抑制种子萌发.在80%湿度下胁迫4种时间的狗尾草种子萌发率变异系数、死亡率和休眠逐渐增高,胚根和胚芽鞘的长度均低于对照,表明种子出苗整齐程度和诱导进入次生休眠受高湿条件的影响,80%湿度为种子萌发力衰退的临界湿度环境.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浓度的ZnSO4溶液(0、2、4、6、8 mmol/L)、CaCl2溶液(0、5、10、15、20mmol/L)、H2O2溶液(0、0.1、0.2、0.3、0.4mmmmol/L)分别对小油桐种子进行12 h的浸种处理,探讨不同处理对小油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等发芽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 mmmmol/L ZnSO4、10 mmol/L caCl2、和0.2mmol/LH2O2浸种处理的效果最好.在这3个最优处理中,4mmol/LZnSO4处理对提高小油桐种子发芽率效果最明显,比对照提高41.7%;10 mmol/L cacl2对提高小油桐种子发芽势和萌发指数效果最佳,分别比对照提高41.4%和39.3%;而0.2mmol/LH2O2对促进幼苗生长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苗株鲜重提高39.6%,苗高提高25.6%.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盐胁迫下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并为甜菜种子包衣剂的选择提供依据。试验以“TD805”甜菜单粒种为材料,主处理为盐胁迫(100 mmol/L NaCl模拟盐胁迫),副处理为亚硒酸钠浸种,用直接测量法得到发芽势、发芽率等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处理盐胁迫下的“TD805”甜菜种子,浸种18 h的甜菜种子各个活力指标均优于6、12 h,浓度为10 mg/L亚硒酸钠溶液浸种18 h的效果最好。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物质效率较盐胁迫对照CK2分别提升了21.66%、22.33%、131.01%、240.77%、38.41%。该试验表明盐胁迫下10 mg/L亚硒酸钠溶液浸种18 h的甜菜种子活力水平与营养利用率高,贮藏物质转化快,可以有效缓解盐胁迫下甜菜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处理方法对白刺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白刺花种子为试材,采用热水浸种,砂纸摩擦后不同温度浸种、过氧化氢、硝酸钾、赤霉素以及浓硫酸溶液浸种等不同方法处理种子,测定其对白刺花种子吸胀率、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纸摩擦后不同温度浸种能显著促进白刺花种子的萌发,其中砂纸摩擦后25℃恒温浸种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达到67.67%、74.33%,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5.67%、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