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呈贡区洋桔梗切花栽培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从育苗、切花生产、浇水、施肥等方面总结切花洋桔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陈昌 《花卉》2011,(11):11-11
近年来在日本园艺界出现精品级的高级切花,那就是由长野县洋桔梗育种家中曾根健氏所开创出的高水准洋桔梗切花生产方式及品种,是专指在单一枝切花上以特定的模式栽培(疏芽与除蕾)调整到可同时开出5朵花。  相似文献   

3.
洋桔梗的栽培管理(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吕文 《花卉》2011,(5):5-7
近年来,由日本引进的洋桔梗,由于花色品种多,花期长成为切花市场的新宠,已逐步引起业界的重视以及研究开发。而对洋桔梗原生种特性、习性的了解,是栽培成功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洋桔梗切花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桔梗(Eustoma russellianum)又称草原龙胆,属于龙胆科草原龙胆属,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原产于美国中南部地区.后被日本引进,现已育成了大量的生产用栽培品种,并作为一种鲜切花材料得到广泛推广.我国对洋桔梗的栽培技术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花卉种植者对这种切花还缺乏了解.为了丰富我国切花市场,推动洋桔梗切花在我国的发展,将冬春洋桔梗切花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洋桔梗花色丰富,有紫色、玫瑰红色、粉红色、银白色等以及各种复色,其花型又分为单瓣和重瓣两种,主要用于切花生产,可以盆栽,也可以布置花坛。目前洋桔梗在世界各地已广为栽培,并且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欧洲各国的花店和家庭的窗台上到处可见,洋桔梗已经成为世界切花生产上升速度最快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以观赏性较强的粉色重瓣系列切花洋桔梗品种F_1Ceremony Peach种苗为材料,研究洋桔梗在幼苗时期的最佳栽培条件,以期降低幼苗在以后发育中形成莲座化的可能性,提高日后其切花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洋桔梗是我国近年来市场份额快速上升的主栽切花作物,但切花采后技术因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而影响其商品价值。文章结合国内外方法与实作经验,阐述洋桔梗鲜切花的采收、保鲜、加工、包装、贮藏和运输的实用方法和基本要求,为生产品质稳定、瓶插期长的洋桔梗切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切花洋桔梗宁夏地区引种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黎 《北方园艺》2011,(18):102-104
引进切花洋桔梗在宁夏地区进行栽培试验,通过设施栽培控制生长环境,观察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周期;对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洋桔梗在当地的适应性,筛选出宁夏地区的适栽品种.结果表明:洋桔梗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其中Mariachi系列各色品种种植成活率高、花大、茎秆高、瓶插时间长,Echo系列品种次之,Eeidi和DeubleEagle系列较差.  相似文献   

9.
天津地区洋桔梗引种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洪英 《北方园艺》2012,(12):67-71
在天津地区对8个洋桔梗品种进行栽培品比试验,从植株生长状况、开花习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合天津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的洋桔梗切花品种有"柯罗马"(淡紫色单瓣)、"阿林娜3"(黄色重瓣)、"阿林娜4"(香槟色重瓣)、"美咲"(粉红边单瓣)4个品种。  相似文献   

10.
桔梗(P.grandi florus)又名铃铛花为桔梗科(Campanulaceae)桔梗属(Platycodon)植物,产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各省以及广东、广西(北部)、贵州、云南东南部、四川、陕西.朝鲜、日本、苏联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南部,生于海拔2 000m以下的阳处草丛、灌丛中,桔梗茎高20~120 cm,花期6~7月[1].桔梗在我国已经栽培多年,但主要被用于药材及蔬菜种植,花卉种植的很少,作为一种新型花卉,桔梗其蓝紫色花对切花市场是一种很好的补充.针对云南花卉情况,引种中国桔梗进行切花种植,总结出了一套切花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洋桔梗是国内新兴的第六大切花作物和最大的种子繁殖切花作物。文章综述国内外洋桔梗育种的主要历史、技术与成就,对育种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三八”国际妇女节,云南鲜切花行情再度走高,尤其是生产量少、观赏价值高的洋桔梗更是供不应求,售价高达3.0元/支。调查得知,从去年底至今,日本和我国香港特区市场洋桔梗的日需求量超过1万支,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货源。从目标市场的反馈信息看,即便是在去年夏季鲜切花低迷期,日本、泰国、俄罗斯和我国香港等国际市场和我国的北京、广州、成都等城市对洋桔梗的需求依旧旺盛,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保鲜剂对切花洋桔梗保鲜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志红  孙天舒  吴帅  杜康 《北方园艺》2011,(11):145-147
以清水为对照,探讨不同浓度保鲜剂组合对切花洋桔梗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切花洋桔梗采用保鲜剂250mg/L Al2(SO43+250mg/L 8-HQC+3%SUC进行瓶插处理,对减缓切花体内水分下降、促进花苞开放、花径增大、提高寿命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保鲜效果好,建议生产上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上切花菊的栽培面积以日本最多,达6000公顷,产量将近20亿枝;荷兰为782公顷,产量达10亿多枝;我国的切花菊生产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很迅速,栽培面积已达千余公顷,产量达3.8亿枝。本文主要论文述了秋菊"神马"的切花生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4月开始,云南通海瑞园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洋桔梗种苗开始批量上市,打破了云南洋桔梗切花依赖进口种苗的格局,洋桔梗种苗产业化开始起步发展。据瑞园公司董事长王正龙介绍,已投资上千万元的洋桔梗种苗厂位于通海县杞麓湖畔,占地60亩,始建于2011年,2014年4月份开始面向广大种植者批量供应洋桔梗种苗,产量预计1000万株。"种苗厂每年可生产量洋桔梗种苗3000万株,生产采用自动化温控设备和喷灌设施,同时配有种子春化处理车间,以及种子点播机械、种苗繁育基地、炼苗基地和示范基地。种苗生产周期50天左右。"王正龙介绍说,"以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浓度易丰收、赤霉素对切花洋桔梗生长发育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易丰收使植株高度增加7.34~17.45cm,茎粗增加0.32~0.62mm,花径增大0.18~2.98cm,根量增加2.7~17.8条,花枝高度60cm以上的切花比例达到32.8%~91.9%,而且浓度越高花径越大,并且当易丰收浓度在0.050mL/L时现蕾期提前了8d;25~50mg/L赤霉素使植株高度增加8.1~11cm,茎粗增加0.2~0.4mm,花径增大2.2~2.7cm,花枝高度60cm以上的切花比例达到95.8%~98.0%,明显提高了洋桔梗切花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2个洋桔梗品种"雪莱香槟"(‘Ceremony Orange’)和"露西塔I白底粉边"(‘Rosita I Pink Picotee’)为试材,研究了育苗期种子低温(10℃)春化处理天数(35、28、21、14、0d)及栽培期赤霉素处理对解除洋桔梗莲座化的影响,探寻了生产上解除洋桔梗莲座化技术。结果表明:2个品种低温春化处理28d均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定植60d后,低温春化处理35d洋桔梗‘Ceremony Orange’抽薹率最高,达72.9%;低温春化处理28d‘Rosita I Pink Picotee’抽薹率最高,达89.6%。栽培期对未经种子低温春化处理的洋桔梗‘Ceremony Orange’莲座化苗进行赤霉素处理(处理浓度为0、50、100、150mg·L~(-1)),100mg·L~(-1)赤霉素处理对促进洋桔梗节间的伸长有明显作用,抽薹率达70.5%,可以有效打破莲座化。比较2种解除莲座化的处理效果,生产上解除洋桔梗莲座化方法可首选种子低温春化处理,该方法上花时间比栽培期赤霉素处理提早2个多月;栽培期赤霉素处理可以作为种子低温春化未打破莲座化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切花菊大棚周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王庆蒙  王明 《北方园艺》2010,(10):78-79
菊花为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有2 500 多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我国又引 进日本、荷兰等国优良切花菊品种,切花菊的商品化生产在我国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是原产我国的传统名花,距今已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切花菊(Chrysanthemum cut-flower)是菊花栽培的一个类别,是我国五大切花之一,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切花,在日本尤以其花型独特,气味清香,深得人们喜爱,广泛应用于花束、祭祀等各种场合,在日本每年菊花的消费量始终稳定在20亿枝以上.  相似文献   

20.
洋桔梗     
正[1~2月]播种繁殖,常采用室内盆播。洋桔梗种子细小,属喜光性种子,播后不覆土,发芽适温22℃~24℃。播后10天~14天发芽,一般矮生盆栽品种从播种至开花需120天~140天,切花品种从播种至开花需150天~180天。[3月]洋桔梗幼苗生长很慢,间苗时少伤根系,移苗不宜过深,待4片~5片真叶时,定植于10cm~15cm盆。盆栽土用泥炭土、树皮营养土和腐叶土的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