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去年种瓜时节,我的好朋友李小勤(电话:13619230176)到我家来。我问她,今年西瓜地准备咋施肥,她说:“一亩15kg尿素,一袋半复合肥。”我说:“你一亩地上一袋复合肥,把那半袋复合肥的钱买成赛众肥上上,绝对比你上一袋半复合肥的效果要好。”“我又没用过赛众肥,一年的庄稼,我不冒那个险。”她说:“你上吧,我先送你5袋赛众肥,若西瓜卖不过别人的,我给你赔产,你看咋样?”  相似文献   

2.
芫荽飘清香     
从凛冽的北方回湖南老家,正赶上一场大雪,整个滨湖地区是一片银色世界。我们一家人围在饭桌边,有滋有味地吃着妈妈做的菜肴,哥哥小口小口地饮着自己酿的谷酒……我和弟弟还有四个侄子不会喝酒,只得不停地吃菜,火锅上的萝卜很快就被我们吃的一干二净,剩下一堆猪蹄和加了开水的汤。我说:“要有芫荽扔入火锅里多好啊!”妈妈对我说:“那好办!你和飞妹子(弟弟小名)一起到菜园里扯去,种了一大块地的芫荽呢。”弟弟一跃而起说:“好,去唆!”我拿菜篮,弟弟扛铁锨,来到铺着厚厚一层雪的菜地。弟弟说:“南方的雪多温柔啊!你不是说…  相似文献   

3.
有许多果农问我:“你的果品为什么年年个大、光滑、着色好,果商喜欢?是怎么管理的?”我说:“种苹果就要像爱护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你所想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邢银田 《蔬菜》2006,(7):23-23
某日下午,忽听一收旧报刊的吆喝,笔者走出来以打招呼的口气问:“多少钱一斤?”收者回答:“看东西定价,不会少给你钱的”。他看了报刊说:“7毛如何?”我心想他一定没有看清楚,就这千孔百疮的旧报刊还能给7毛,便说:“你再好好看看”。他以为我嫌钱少,便急忙说:“你的报纸一部分被剪得很破了,所以给你7毛差不多了,最多再加5分如何?”我真诚地说:“你也不容易,我不是嫌钱少,是想了解一下,不剪的报刊又有何用?请放心,我不会抢你的行当的。”“这位大哥,看你也不在乎这点钱,实话告诉你吧,我收的一般旧报刊,再卖给废品收购站也就是7毛1斤,五六毛钱…  相似文献   

5.
样样过期     
茂清 《花卉》2014,(8):49-49
儿子从香港来,一天晚上问我讨伤风药。我从药箱找到一包,上月我才用过,有效。他拿到手上一看,还给我说:“过期!” 我找到一种本地人常用的止痛药,伤风感冒都有效,他一看:“过期2年!”我翻开药箱找到另—瓶,他一看说:“过期3年!”我又寻到第三瓶,他一看说:“过期半年!”  相似文献   

6.
我第一次幸遇张树庭教授是1984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食用菌会议上。那一天,我正和黄年来先生议论香菇发源地的事,张教授来了,他说:“你是张先生吗?你的论文非常好,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的学者以自豪的心情写自己国家的香菇历史与文化,并证明香菇栽培源自中国,而非日本。”我见他来了,连忙站起来说:请张教授指教!  相似文献   

7.
皇帝的父亲     
许茗 《花卉》2009,(8):47-47
汉高祖刘邦的父亲,不知其名,《史记·高祖本纪》里只说:“父曰太公。”  相似文献   

8.
方言     
陆地 《花卉》2014,(11):46-46
杭州的文化带有“飞地”的痕迹。譬如抗州话,带有河南开封—带的口气,外地人听杭州话,觉得铿锵有力,与江南吴侬软浯相去甚远。不少专家考证,杭州话的语调,应该是南宋迁部杭州后的“官话”遗存。我从小就会说杭州话,我的老师是父亲,而父亲的杭州话是逼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龚光程 《蔬菜》2004,(8):1-3
“即食坊”是一家专营各种凉拌菜的店,开业已经快一年了,生意却一直“火”不起来,这让“即食坊”的掌门人李小泉有些着急。因为这个店耗尽了他下岗时单位给他的5万元补助金,如果“即食坊…‘玩不活”,那他确实没法子活了。李小泉是在看了我写的文章后找上门来的。一见面,他就奉承我说:“我拜读了你的许多策划文章,现在经营上遇到了麻烦,希望你的创意能出奇制胜,让我走出困境,我坚信你能行!”难得有人这么信任我,一激动,没加思索就答应了他的要求。经过一番运作,半年时间,“即食坊”便咸鱼翻身,把仅值两毛多钱一千克的萝卜捣腾到6~8元一千克,每月净收入达3万元。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2月31日,收到云南农业大学蔡新教授的信,说他父亲蔡克华教授于12月17日病逝,这使我感到有些意外与沉痛。记得第一次遇见蔡先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园艺学术会分组讨论中,他那清癯的面庞、朴素的语言、铿锵的声音,引起我的注意,一问,才知道是云南农大的蔡克华教授。以后,我曾三去云南,每次都顺访蔡老。其中有两次都是家人把他从菜园子找回的。特别是2000年春天那次,他回来后,看见我,很高兴地说:“你是《长江蔬菜》副主编吧!《长江蔬菜》我很喜欢看,而且各期都保存下来,但中间缺了一期,看…  相似文献   

11.
《长江蔬菜》2015,(17):56-56
你知道什么是绿色有机蔬菜吗?你知道这些蔬菜是怎样种植出来的吗?8月4日,雨后的石家庄格外清爽,记者来到滨河绿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一探绿色有机蔬菜是怎样“炼”成的。在一个郁郁葱葱的西红柿大棚里,该公司总经理底志强正蹲在地上,仔细观察着什么,见记者前来,他抓起一把土,笑眯眯地卖了个关子:“你看这里的土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我跟你说,它们个顶个都‘闭关修炼’了4年呢!”土壤还能“修炼”?  相似文献   

12.
石窟佛光     
每逢双休日,我都要去清凉山奇石市场转转。因为平时这里冷清,只有双休日才热闹。老杨的摊位是我经常浏览的地方。老杨为人爽快,买他的石头,他总是说:“只要你喜欢,给几个钱,拿走!”一尊静坐在石窟中的佛像,也是“给几个钱”被我拿走了。他说,这是我自己玩的。这佛像放在你的书桌上,静静地观赏不仅会感到心情舒畅,还会得到一缕佛光。借用他的吉言,这篇文章就叫《石窟佛光》。  相似文献   

13.
诗二首     
董天星 《花木盆景》2004,(12):44-44
爱人曾对我说:“种花是老人们的事,不是你口前发展的方向。”“中国盆景若是没有年轻人的参与如何振兴?”我如是答道。玩盆景本不分年龄和贫富,若把它当事业来耕耘,对一个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世代传承的家庭而言,又将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4.
陆章 《花卉》2008,(5):42-43
报上有这么一则消息:忙完一天工作,深圳白领蔡小姐下班时对同事们说:“去顶头尚丝那里有点事。”同事问:“老板今天约你?”见同事们一脸狐疑。她知道大家误会了,赶紧解释,她要去的是一家店名为“顶头尚丝”的发廊,去做头发。哦,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一位住上了豪宅的朋友携妻到我家作客时,对我家客厅、书房、厨房墙上挂着的各种花卉植物璧挂大加赞赏:“有品位,够时尚,使人赏心悦目。”我谦逊地说:“过奖,过奖,只是用不值钱的花草打扮一下陋室而已,哪比得上仁兄的豪华富宅哟。”其实,从心底说我这是”心口不一”,讲“口是心非”  相似文献   

16.
张玲 《中国果菜》2005,(6):I0006-I0007
怀着对植草养牛的好奇,记者慕名驱车到海南省屯昌县东南部中建农场采访,一路上崎岖蜿蜒的山路,让我好疑惑:这四周群山环抱的丘陵地带,经济会有多大的发展前景?中建农场场长许才秀打消我的疑虑,指着正在修建的马路对我说:“这条宽敞的柏油路一个月后就修通了,长达12公里.下次你到我们农场来,就不会这么颠簸了.”  相似文献   

17.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望着满地果实累累的尖椒,我高兴的不得了。别人一见我也都说:“今年你的收成一定错不了。”这使我想起了去年。我种了二亩地尖椒,因为雨水大,突发疫病,由于对这种病不了解,也没预防,发病以  相似文献   

18.
王颖丽 《花木盆景》2008,(11):37-37
在家里玩盆景,由于只是有一点兴趣,对盆景的关爱就不如那些专业玩盆景的。就是连浇水都成问题。生活中有许多事要操心,对于每天要浇水的盆景就很容易被忽略。许多贫景到了家庭后,就是死于缺水。我记得,曾经有一位前辈说过这么一个现象,有人这样问过他,这盆景要浇水吗?他说:“要,每天只要不下雨都要浇水。”那个人摇了摇头说:“太麻烦了。”他说:“怕浇水还玩什么盆景”。  相似文献   

19.
“赛众”28帮我果园灾年获丰收作为果农,当你在果园辛苦一年,而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不明显或是负数时,你会忧伤感叹;当你接受了一种先进技术并使用后,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你的喜悦之情定会溢于言表。“赛众”28肥料就是一种这样的科技产品,闪亮上市几年来,像一颗致富的种子,到处发芽、开花、结果。我就是一名“赛众”28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20.
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又要在上海举办了。每到这个时候,总有些新老朋友打电话问:这次花展,依您看,我们要不要参加呀?我的回答一般就是两人:其一是“你们的企业还小,拿不出真东西,就算了吧”;其二是“我真替你们着急,这样的展会你不参加,是不是不想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