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苹果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形势,一些地方出现了"卖果难"的问题,卖果难主要表现为劣质果及一般果品销路不佳,而优质果品在市场上仍然表现出畅销的势头。要生产优质苹果,在果园管理上必须遵循绿色发展的理念,科学管理、降低成本。现根据山西省临汾市一些优质苹果园的做法,总结出苹果园高效管理"三字经"。一、土肥水管理"早、蓄、翻"1.基肥要早施早施基肥有利于翌年果园丰  相似文献   

2.
正山西省翼城县苹果栽植历史悠久,县内海拔在800~1200米的地域广阔、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生产的优势区域,是全省"一县一业"苹果产业项目基地县和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近年来,翼城县不少果园为适应市场新形势,引进了适宜当地栽植的新品种,并在苹果生产经营上运用节本增效技术,涌现出不少高产高效典型,现选择四类有代表性的果园进行介绍,供读者参考。一、高投入高收益果园典型  相似文献   

3.
赵玉山 《科学种养》2013,(10):34-35
晋南是山西省的苹果主产区,目前苹果栽植面积已达354万亩,占全省苹果种植总面积的69.6%。针对该区域苹果生产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过程中存在的土肥管理问题,2012年我们深入临汾市的尧都区、襄汾县、翼城县、吉县、隰县、洪洞县、蒲县、浮山县以及运城市的万荣县、芮城县、平陆县、临猗县共12个区县,每个区县选10个果同,进行了果园施肥情况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山西省临汾市是一个苹果生产大市,到2014年全市苹果栽培面积已发展到136.26万亩,但其中有45%左右的苹果园为老果园。老果园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新果园,老果园的"老"体现在栽培品种老、栽植模式老、栽培技术老以及植株衰老等方面,生产上可能具体表现为"低产老果园""低效老果园""低品质老果园"等。现就临汾市苹果老果园改造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变,传统的苹果种植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以品质为核心,节本、环保、安全、高效的现代苹果栽培管理技术成为新时代推动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广大果树科技工作者和果农朋友紧跟时代步伐,依靠科学技术,在苹果生产中不断进行着技术革新,其中对生产影响较大的革新有以下十方面。一、新建果园栽植密度由稀到密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苹果精准生产技术自2011年推广以来,我们紧紧抓住生产符合无公害标准苹果这个目标,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苹果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结合三合村苹果生产的实际情况,组装配套相应的管理技术,在果园大力推广实施了"以产定果有标准,疏花疏果按数留"的标准化疏果技术;"施肥之前先测土,以产配  相似文献   

7.
旱地果园集雨穴井覆膜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吉县现有苹果园28.81万亩,全部为旱地果园,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制约着苹果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了选择适宜的早作保水措施,近年来,我们探索出了旱地果园集雨穴井覆膜提高土壤含水量技术,2011年选择有代表性的果园进行了对比试验,以下是试验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8.
太谷县苹果大面积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栽植方式主要是乔化密植,树形以主干疏散分层形、小冠疏层形、改良纺锤形为主。株行距多数为2~3 m×3~5 m,4 m×5 m的果园较少。从生产实际情况来看,盛果期果园交接严重,树冠郁闭,光照恶化,果个变小,着色差,风味品质不佳,严重制约了苹果产业的良性循环。为促进苹果生产由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苹果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2012年,山西省临汾市苹果市场出现了近几年来少有的果品滞销现象,虽然这与全国苹果生产大丰收有很大关系,但是不少地方竟然出现了套袋果比不套袋果的价格还低的现象。笔者经过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些果农忽视果园的立地条件,全部果实采用套袋措施,而其他配套的管理技术又跟不上,致使所生产的果品质量不高,在市场上没有卖  相似文献   

10.
贺志良是山西省吉县的一个果农,他家果园结出的苹果,曾作为全国农业博览会的样品获过金奖,他也因种植的苹果产量高、效益好而被同行称为“苹果状元”,那么,贺志良在果园管理上都有哪些经验呢?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春节前,国家农业农村部召开了农药管理模式改变后的首次全国农药工作会议,号召中国农药要实现"生产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经营由营销产品向优化服务、使用由防治效果向高效安全、管理由行政审批向全程管理"的四大转变。到2025年,中国农药要实现"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使用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目标。落实这次中国农药管理最高会议精神,全国农资战线就要向农药"特效  相似文献   

12.
正山西省吉县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县对优质苹果生产配套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特别是在改进苹果园施肥技术上下功夫,按照苹果树生长习性,科学配方施肥,设法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收到了良好的增产提质效果。现将吉县苹果科学配方施肥技术总结如下,供各地苹果产区果农参考。一、苹果树需肥规律1.苹果树根系需肥相对集中成龄苹果大树,由于树冠相互交接,株间根系集中在树冠外缘相应部位。根系在土壤中的垂直分  相似文献   

13.
长期施沼肥对果园土壤肥力和苹果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山西省临汾吉县连续5年实施“猪-沼-果”生态农业管理的沼肥模式果园和只施化肥的常规管理果园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2种管理方式下果园的土壤理化性状和苹果品质。沼肥管理果园的苹果硬度比常规管理果园的提高6.3%,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增加4.7%。施用沼肥能显著提高果园土壤的全磷、有效磷、硝态氮、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P<0.05),比常规管理果园土壤分别高59.7%、97.1%、67.1%、24.2%、45.5%。沼肥管理果园和常规管理果园中土壤脱氢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施用沼肥会显著降低果园土壤磷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P<0.05),分别比常规管理果园土壤磷酸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活性低44.7%和32.9%。  相似文献   

14.
<正>山西是个产醋大省。随着山西省政府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的启动实施,为加快山西省醋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山西省由产醋大省向醋业强省的转变,山西省历史上第1次由省直六大部门(财政厅、经信委、商务厅、质监局、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从日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2019年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传来好消息,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出一套果园生产智能管控系统,可广泛用于苹果、柑橘、梨等园艺作物生产的精准管理。这是我国农业科研在智慧农业领域的一项最新成果。据中国农科院智慧农业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吴文斌研究员介绍,果园生产智能管控系统利用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一体化的技术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果园智能感知技术体系,解决了"数据从哪里来"的基础问题。集成天空地遥感大数据、果树模型、图像视频识别、深度学习与数据挖掘等  相似文献   

16.
正山西省吉县车城乡东赵村果农葛建忠,目前种植有苹果园5.5亩,品种为富士(秋富2号、长富1号各占一半),1998年定植,株行距4米×4米,总株数220株。2015年、2016年葛建忠在全县三干会上被评为"苹果生产示范户",2017年吉县苹果王大奖赛荣获"二等奖",并且被评为"吉县优秀技术员"。作为一位老果农,葛建忠曾多次到山东蓬莱,陕西洛川、白水,山西运城、万荣等地参观学习果园先进管理经验,并连续几年参加本县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果树  相似文献   

17.
山西果业是山西省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果业已成为山西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相对于国外及国内部分省份,山西果园机械化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分析研究山西省果园机械化生产现状、加强果园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果品品质、提高果园生产效率,以及山西果树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吉县吉昌镇尚家原村青年农民葛义榜,靠一手过硬的修剪果树和管理果园技术,被本县28家果园承包经营户聘请为"果园保姆",自己虽然没有一棵果树,一年却能收入几万元钱,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家致富路。  相似文献   

19.
在苹果丰产栽培中,果园管理是外因,树体营养生长规律则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为了达到苹果高产、优质、稳产、高效之目的,必须将苹果营养生长规律与栽培管理密切结合起来。下面谈谈对此的看法。一、苹果树营养生长规律苹果树每年的营养物质合成、积  相似文献   

20.
<正>山西省临汾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雨适中,土层深厚,海拔高,温差大,生态环境优良,发展水果产业具有区域优势,是国家农业部规划的苹果优势产业区和山西省规划的无公害水果高效经济产业区。特别是西山地区海拔多在800~1 300米,年平均日照时间2 400~2 600小时,降雨量550毫米左右,无霜期160~190天,年均气温10℃左右,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12℃,隰县可达17℃以上,是公认的世界苹果最佳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