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投身于城市化建设中,导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分析了我国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背景和面临的养老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农村经济,吸引广大青年返乡,转变养老观念,丰富老人精神生活,弘扬传统美德,使"孝道"深入人心,建立特色农村养老新模式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燕华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807-2809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生活也在经历着城市化的进程。由于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等不完善,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医疗、养老等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于农民现代化,发达地区农村在硬件设施现代化的基础上,应当从农民的价值观、消费观、管理意识、文化理念、环保意识等方面改变传统观念,通过城乡互动,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减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通病。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4):170-171
伴随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加快阶段,作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了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均衡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也产生了农业发展迟缓甚至衰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空巢老人、"城市病"的负面效应。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改革和完善政策及制度,通过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预防"拉美陷阱"等多种措施保障城市化和经济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年攀高,但对农村留守儿童性教育的关注很少。因此,本文在分析留守儿童性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留守儿童性教育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1)亲子教育缺失,监护人缺乏性教育意识;(2)农村学校对性教育的重视力度不足;(3)农村社区环境不利于性教育,然后提出应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政府五位一体性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在我国迅速加快,但城市化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一人的城市化还不能适应需要。要想使人能够适应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的转型势在必行。农村教育的城市化进程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以社区教育来整合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一种合适途径。  相似文献   

7.
叶滢  裘建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702-8703,8705
农村教育对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分析了江西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构建江西农村教育发展支撑体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有所加快,我国乡镇农经站的建设也开始提速,为了使得我国乡镇农经站的建设得到有效推动,使得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更为和谐,应当对农村的资产、资源以及资金这"三资"进行有效地管理。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发展被忽视,城市化进程滞后.针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变城市偏向观念及确立城乡一体化意识、切实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支持、统一城乡要素市场、调整产业战略及统筹城乡二三产业等一系列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发展被忽视,城市化进程滞后. 针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变城市偏向观念及确立城乡一体化意识、切实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支持、统一城乡要素市场、调整产业战略及统筹城乡二三产业等一系列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 "民工潮"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民工群体的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城市的稳定,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所以,研究民工的思想、心理等状况,并通过各方面工作使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具有深远的时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与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口的城市化,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城市化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而教育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城市化发展与农村教育的关系,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教育机制,在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韦统郡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73-6876
根据2000~2005年江苏省的相关资料,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农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江苏省农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因子可以概括为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生活质量和环境城市化3个公共因子,而经济城市化仍然是影响农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子,社会城市化、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城市化对农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也有较大的影响。得出江苏省农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差异将逐步减小并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农业和工业,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城市化进程缓慢,对农村服务业重视程度不够等。因此应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6.
明确城市化进程与农村教育人力资本的动态关系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6年数据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证实全国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与农村教育人力资本存在滞后的互促影响,脉冲响应显示,城市化进程与农村教育人力资本相互作用强度均表现出先升后降趋势,方差分解表明二者相互贡献度呈增长趋势,城市化进程与农村教育人力资本的动态关系还存在区域差异。因此,须完善城市化发展和农村教育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联动,建立农村教育人力资本积累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制定农村教育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何金莲 《农业考古》2006,(6):404-406
本文主要讨论了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以及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过程中,如何应对发展农村教育时所遇到农村教育资源的显性与隐性流失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极为关注的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剩余劳动力最多的国家,如何进行有效转移,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和经济持续有效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往只主张大力发展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入大、中城市,进而以"城镇化"取代"城市化 ",致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数量的继续攀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本文主要从城市、农村、教育、社会四个方面针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观念也发生着庞大的变动,此外青壮年外出务工或学习致使人员大量外流,使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因此笔者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展开对此课题的研究,并针对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与总结,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