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e)是全球性的入侵物种,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人居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危害,温度、盐度、溶解氧等环境因子影响福寿螺的生存、生长与繁殖。本文研究广州、上海、成都三地的福寿螺在不同温度、不同盐度、不同溶解氧环境胁迫下,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阐明环境胁迫对福寿螺生理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溶解氧、盐度单因子胁迫下,福寿螺肝胰脏的SOD活性、MD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24 h~48 h达到最大值,在72 h时恢复到初始水平。在温度-盐度复合胁迫下,福寿螺肝胰脏SOD活性及MDA含量高于单因素胁迫,温度和盐度表现出协同作用。单因素或复合胁迫下,福寿螺肝胰脏SOD活性及MDA含量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
福寿螺作为一种世界性入侵生物,侵入浙江已近40年,由于其繁殖快、易扩散、适应性强和危害大,给全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灾害。福寿螺在浙江省的入侵扩散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迅速扩张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前后扩散渗透期;第三阶段为2010年至今多点爆发期。福寿螺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扩散,但扩散蔓延具有明显的局域性。福寿螺已由过去的点状分布发展成现今的片状分布,且入侵蔓延到全省11个地级市的所有县(市、区)。目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但尚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为应对福寿螺入侵危害的严峻形势,未来需加强福寿螺生态学、行为学、入侵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同时开展福寿螺危害的及时预测预警、应急防控、综合防控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逐步建立全方位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广东农业科学》2009,(5):106-108,110
福寿螺入侵是目前农作物生产及水产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概述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征.对其入侵分布情况、危害及防治措施做了详细介绍,展望了福寿螺系统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福寿螺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笔者调查了福寿螺在海南的入侵方式、现状、特点,以及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并提出了海南省防治福寿螺的建议:组建风险评估、早期预警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加强综合治理研究,形成一套可持续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层次综合技术体系,控制福寿螺的漫延。  相似文献   

5.
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危害与防治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寿螺入侵是目前农作物生产及水产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概述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征.对其入侵分布情况、危害及防治措施做了详细介绍,展望了福寿螺系统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福寿螺天敌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寿螺是中国首批公布的16种重要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本文概述了福寿螺的主要天敌种类,并重点介绍了6种有防治意义的天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浏阳市福寿螺的入侵形势、防控情况,并借鉴近年来湖南省其他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工作的经验,从增加投资、强化宣传教育、加强有害生物识别、防治技术、风险评估技术、风险管理措施的培训和加大物种引进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力度等方面给出了福寿螺的防控建议。以期减少水稻等农作物的经济损失,为保护生态环境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入侵物种福寿螺在武汉地区的繁殖情况,探索其生物防治的新途径。[方法]采用肉眼观察法和望远镜、数码单反相机等工具辅助观察法,调查武汉园博园福寿螺的繁殖时间和天敌捕食情况。[结果]福寿螺在武汉地区已实现全年繁殖。黑水鸡是捕食福寿螺的一种鸟类新天敌,平均每小时捕食1只福寿螺,但不捕食其卵块。[结论]黑水鸡繁殖率高,且其自然分布区与我国被福寿螺入侵的区域重合,可作为防治福寿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Lamarck,1819)]的世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1819)]原产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及乌拉圭等。在大约40年的时间内,已经在北美洲和亚洲广泛传播,成为主要的入侵生物之一和水生经济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中国,除长江以南地区外,福寿螺还在长江以北许多地区定居并繁衍传播。单纯的防治措施,已经难以有效阻滞或控制其繁衍蔓延。为了有效控制福寿螺的为害,首先要调查清楚福寿螺在国内的现有北缘分布地区,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传播规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也要正确认识其危害性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福寿螺入侵浙西南地区原因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省丽水地区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与区域分布以及入侵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变是福寿螺入侵扩散的根本原因,因而有必要将福寿螺控制在瓯江中下游,使其数量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值,不至于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