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红嵘 《种子世界》2007,(11):38-39
青海河湟川水谷地和低海拔沟岔盆地农业区,依据其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推广玉米杂交制种项目已经有两年历史,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总结制种工作的实践经验,玉米制种达到了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满足广大农民需求的目的,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技术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玉米制种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青海地区发展潜力做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王显萍 《作物杂志》2003,19(4):28-29
青海省河湟温暖灌区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海拔1650~2400m,≥10℃活动积温在2000~2500℃之间,种植作物一季有余,两季不足。自1990年青海省引进玉米套小麦等带状种植技术以来,中早熟玉米品种适宜在青海省热量条件较好的河湟温暖灌区种植,带田玉米产量在1.2万~1.5万kg/hm2,随着玉米带田技术的引进,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甜玉米也逐渐被科技人员引进种植与推广,甜玉米既可与小麦等其他作物套种,也可以单作。大部分农户采用甜玉米套小麦,极少数农户采用单种甜玉米。甜玉米套小麦可收入1.65万元 /hm2,单种甜玉米可收入1.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油菜在青海省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3200m的区域,是青海省的第一大农作物,也是农村增产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但是由于种植油菜的区域海拔跨度大,气候变幅较大,大部分地区种植生育期较短、抗寒性好的白菜型油菜,而产量较高、品质优的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只有7万hm^2.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新世纪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2003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为450万hm^2,鲜薯产量约为668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和云、贵、川等地,一般在冷凉山区及高海拔地带种植。但是,我国马铃薯单产低、退化重、品种混杂,且多限于鲜贮、鲜食、鲜运、鲜销,  相似文献   

5.
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属西宁市市辖县。总耕地面积为4.7万hm^2,全境海拔2280~4622m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大陆高原性气候。冬季漫长,夏季温凉,热量水平较低,但太阳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2600~2800h,年平均温度5.1℃。绝对无霜期45~110d,年降水量450~520mm。西芹因其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和适应性,在当地蔬菜生产区大面积种植,产品销往当地5个市县区,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不同轮作方式下蚕豆节约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在中国西南地区广为采用的蚕豆—玉米轮作种植体系中前茬种植蚕豆所增加的土壤氮的供给量对后茬玉米生长的影响,设计了田间二因素试验,分别在不施氮、N75kg/hm^2、N150kg/hm^2、N300kg/hm^2四个氮水平条件下,比较前茬小麦单作、蚕豆单作和小麦/蚕豆间作处理条件下轮作玉米的产量。数据表明,在不施氮(N0)和75kg/hm^2(N1)处理时,与前茬小麦单作相比,前茬单作蚕豆和小麦/蚕豆间作处理显著提高了后茬玉米棒子的产量,前茬蚕豆单作时后茬玉米棒子产量提高了21%和33%,而前茬小麦/蚕豆间作时分别提高了7%和30%,因此在外源氮供应低时蚕豆节约氮对下茬玉米的生物有效性高,从而生物固氮残留提供的氮营养增加;但随施氮量的增加,前作不同种植方式下后作玉米产量间差异不显著,表明随施氮量增加蚕豆节约氮对下茬玉米的生物有效性降低。研究认为在蚕豆-玉米轮作体系中进行氮养分资源管理时,要综合考虑轮作方式和施氮水平,以求得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平安县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主要的春小麦种植区,也是青海省河湟谷地重要的春小麦种子生产基地。最近几年来随着本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种子生产基地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少,种子基地建设面临重重困难,如何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春小麦良种繁育面积,提高春小麦种子生产质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1存在问题1.1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目前平安县城市化建设和农  相似文献   

8.
塔额垦区位于新疆西北边境地区,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部边缘的塔额盆地,海拔435~1400m,属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无霜期较短,变幅大,积温不足,大于10℃二的积温在1688~2905℃,较适宜小麦生长,垦区小麦种植面积约1.33万hm^2。  相似文献   

9.
田芳 《种子世界》2005,(7):50-51
种植田必须选择排灌方便,地力肥沃的稻茬地,要求前一年秋翻灭茬,并结合秋翻施农家肥7.5万~9.0万kg/hm^2,冬灌前认真平整土地不留墒沟,冬灌时灌足冬水。  相似文献   

10.
孙芳兰 《种子》2006,25(2):68-69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拔2225~4488m,全县土地总面积2700km^2,耕地面积60066hm^2,种植农作物五大类,其中马铃著种植面积8126hm^2,占耕地面积13.5%,由于受病毒危害,高产品种相对变低产,自从脱毒技术应用于生产后,加强脱毒种薯质量检测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扩大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全县马铃薯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花椰菜制种基地主要在浙江温州、上海和福建等地,但这些地区种子成熟期,气温越来越高,呼吸作用增强,所结种子千粒重较低,而且单产较低。青海东部河湟灌区海拔较低(2100~2300m),气候温和,年均气温在5℃左右,7~8月份平均温度为16~19℃,最高温度26~28℃,极适宜花椰菜开花期15~20℃的温度要求,而且该地区8月份后气温逐步降低,种子灌浆较慢。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在2521h以上,适宜花椰菜长H照的要求。昼夜温差大(相差10~15℃),所制种子籽粒饱满,千粒重较高,是花椰菜等十字花科作物较理想的制种地区之一。2003年在互助县红崖子沟乡白马寺村制种0.6hm^2,品种为常规种荷兰83,平均产量达820.8kg/hm^2,最高产量达1014.8kg/hm^2,2004年制种2hm^2,平均产量达825.0kg/hm^2,最高产量达975.kg/hm^2。  相似文献   

12.
潍坊市寒亭区是山东省著名的西瓜生产基地。该基地利用拱圆大棚空间大、保温性能好、升温快等特点.进行西瓜早熟栽培。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45天左右,2月上中旬定植.4月底至5月上旬采收第一茬瓜.6月初采收第二茬瓜.666.7m^2产量一般为4000~5000kg。大棚西瓜早熟栽培面积已达13300hm^2。  相似文献   

13.
梁仕红 《耕作与栽培》2010,(4):F0003-F0003,63
小麦是兴义市下午屯街道办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00hm^2左右,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氮肥施用量和小麦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主要病虫有小麦白粉病、锈病和麦蚜,尤以小麦白粉病、麦蚜发生面积广,危害重。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m之间,青海省冬小麦种植区域范围在海拔1600~2300m之间.由于高原气候和地域分布的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农业种植结构.近几年受国家政策和气温变暖的影响,青海省黄河、湟水流域冬小麦种植面积年年在递增.加之冬小麦具有抗性强、成熟早、口感好的优势深受当地农民群众的喜爱.因此,引进冬小麦新品种,进行评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在青海省推广种植的冬小麦品种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应用种衣剂能达到良种标准化、加工机械化、播种精量化、栽培管理轻型化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廊坊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种衣剂.在玉米、小麦、棉花和蔬菜上见到成效。玉米种植面积17.8万hm^2.种衣剂应用面积8万hm^2.占46.2%.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达80%以上。小麦种植面积约11万hm^2,种衣剂应用面积约1万hm^2.占9.1%.对小麦锈病防治效果达80%.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为6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须宁  张顺 《中国种业》2004,(10):47-48
马铃薯是青海省湟中县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具有适应冷凉气候的特性,因而成为全县六大作物(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油菜、马铃薯)之一,年种植面积8000hm^2并成为山区农民喜爱的主要食品。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平原县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采取旱作综合配套措施,较好地利用自然降水,挖掘出旱地小麦的增产潜力,通过开发的旱地小麦产量达到5295kg/hm^2,有133hm^2产量超过6000kg/hm^2,其中0.15hm^2产量7595kg/hm^2。  相似文献   

18.
郑麦9023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选育的小麦品种,洪泽县于1999年引进试验示范种植,2001年成为洪泽县主栽品种.该品种在鄂豫皖苏4省常年播种面积约为170万hm^2.为全国播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在洪泽县近几年来种植面积占小麦播种总面积的95%以上。该品种为优质强筋小麦,弱春性,抗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发病率很低,抗倒性较强,为穗粒并重型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成熟期在5月底6月初,腾茬早,有利于下茬水稻种植。  相似文献   

19.
安阳市地处豫北,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8万hm^2左右。建国60年来,小麦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国初期单产645kg/hm^2左右,2008年达到6075kg/hm^2,增长9.4倍。60年间,我市小麦经历了10次大范围的品种更换,平均每6年更换一次。由于品种的优良性状不断得到改进提高,配合以栽培条件的改善,每次更换都使小麦单产递增1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戴维蚕豆是青海省农科院从法国引进的小粒饲用型蚕豆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高大,株型紧凑,高抗倒伏,结荚多而集中,生育期适中,适宜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种植。为了研究、探讨戴维蚕豆在青海省湟水谷地的最佳施肥水平、合理的播种日期、适宜的密度,2008年在湟中县川水地区安排了该品种不同密度、播种期、施肥量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