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简单钢架薄膜大棚养蚕方式在本市得到较快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受到新型规模养蚕户的青睐,有效地解决了养蚕用房不足的矛盾,而且省工、省力,节约成本.一般春期饲养5张以上蚕种的养蚕户都要搭建1~2个大棚,规模经营户搭建5个以上大棚.大棚养蚕普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何解决好上蔟室、蔟具及上蔟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本市传统采用的蔟具是蜈蚣蔟和伞形蔟为主,养蚕大户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二大缺陷:一是大棚内使用蜈蚣蔟,因湿度较大,稻草杆受潮后极易倒伏,减少营茧位置,不结茧蚕及次下茧增加.采茧后不能再次使用,材料浪费较大.二是制作蜈蚣蔟不仅费工费力,而且堆放蔟具需要占用大量室内空间,与蚕争房争棚,增加了养蚕户用工、用房压力.  相似文献   

2.
大棚养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周金钱 《中国蚕业》2002,23(3):35-38
大棚养蚕是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扩大、蚕农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有:①建棚容易有利规模经营发展.扩大蚕桑规模经营,养蚕用房是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建造专用蚕室或扩大住房养蚕投资大,而且受到建房政策的约束;而建大棚可利用田头地边、宅基空地等,解决经营大户养蚕面积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王明霞 《江苏蚕业》2006,28(1):58-58
<正>近年来,随着蚕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养蚕技术要求是逐渐趋向省力化方向发展,由条桑育、砖池育到现在的大棚养蚕,既节省蚕室蚕具投资、又减少劳动力投入,操作方便,关于大棚养蚕的技术关键已有报导。本试验就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霞 《蚕桑通报》2005,36(4):33-33
近年来,随着蚕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养蚕技术的要求是逐渐趋向省力化方向发展,由条桑育、砖池育到现在的大棚养蚕,既节省蚕室蚕具投资、又减少劳动力投入,操作方便,关于大棚养蚕的技术关键已有报导.本试验就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塑料拱型大棚养蚕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实行规模经营 ,是推进蚕业向高效、优质、产业化发展 ,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现蚕业现代化的关键。蚕桑生产由于其生产属性及生产要求的特殊性 ,在推进规模经营 ,提高规模效益的过程中 ,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尤其是在养蚕用房、养蚕劳动力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在前几年多点试验的基础上 ,2001年春我们在富仁镇富三村张富金户 ,进行了塑料拱型大棚养蚕技术试验研究 ,获得了初步的成功。现报告如下。1塑料大棚的建立1.1地块的选择选择地势平坦、高燥 ,排水通畅、交通方便、四周无污染源、桑园边的地块。1.2搭建大棚用料…  相似文献   

6.
大棚省力化养蚕配套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蚕农对养蚕技术、养蚕条件要求的不断提高,塑料薄膜拱形架已逐步被淘汰,代之以土墙木顶或砖墙木顶或木墙木顶等型式各样的大棚作为饲养大蚕的场所.大棚养蚕的优点有:一是通风透气,优化蚕儿环境;二是可以稀放饱食,蚕茧单产得以保证;三是可以实行条桑育--省力化养蚕,劳动效率显著提高;四是给方格蔟室外预挂腾出了空间.正是具备了以上优点,大棚省力化养蚕呈现强大的生命力.为了让农民兄弟更好地使用这项技术,淮安市农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3年共同下达了"大棚省力化养蚕配套技术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示范基地为金湖县金南镇和塔集镇.  相似文献   

7.
三种不同类型大棚家蚕室外育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蚕业生产是湖州农业的主导产业.在传统蚕业生产中,桑园零星分散、小规模经营是影响蚕业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成为制约蚕业现代化的一个瓶颈,因而必须推进桑地流转,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从而提高蚕业的比较效益,进一步确立蚕桑生产的优势地位.而专业化、规模化养蚕必须首先解决适应规模养蚕的场所.为此,本所2001年开始了室外大棚养蚕试验,并对塑料大棚、稻草大棚和活动蚕室3种不同类型大棚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8.
实现省力规模化养蚕的关键措施,是实行壮蚕地面条桑少回育,但随之带来的是需要解决扩大蚕室面积和蚕室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为此,近年替代蚕室的多用塑料养蚕大棚便应运而生。养蚕大棚的构建技术尚处在初级阶段,缺乏科学规范的建造技术标准。为此,我们于1996年开始对多用塑料养蚕大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睢宁县从2001年开始,在蚕桑重点镇村开展大棚条桑一日两回育省力化养蚕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目前该项技术已在重点镇村全面推广,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蚕农好评,并被称之为“快乐养蚕法。” 1 大棚的建立大棚应选在地势高、排水方便、易通风的地方搭建,大棚四周挖排水沟,防止阴雨天棚内湿度过大和  相似文献   

10.
<正> 利用塑料大棚养蚕是临朐县近两年在桑蚕生产技术方面的一个突破。它解决了房屋窄小、人蚕共室、扩座困难、茧质上不去的问题,具有不用房屋养蚕,投资省,保湿好,升温快,易通风等特点。利用此法养蚕,效益有较大提高,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现将塑料大棚养蚕技术介绍如下:(一)大棚建造大棚要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桑园地头、场园、院内或大门口两侧等建造,以座北朝南为宜。1.建造大棚:建一处大棚一般用砖  相似文献   

11.
推广省力化大棚养蚕技术是解决农村养蚕设施不足、劳动力紧张的一项有效措施,目前大棚养蚕在棠张镇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近年来,棠张镇蚕桑技术人员和养殖科技户一起,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利用养蚕塑料大棚种植农作物和反季节蔬菜新技术,并在后谷堆村200余户示范推广,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蚕农将闲置期的养蚕大棚,见缝插针,种植蔬菜、食用菌,通过对大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养蚕大棚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使大棚养蚕新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薛志成 《蚕学通讯》2003,23(4):28-29
每年 4月下旬至 1 0月下旬 ,是冬暖式大棚菜生产的淡季 ,却是养蚕的高效期 ,大棚养蚕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试验成功的一项养蚕技术。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和整体效益 ,而且与室内养蚕相比 ,节省投资 ,控温灵活 ,消毒方便 ,并能使种菜与养蚕形成良性互动 ,是一项有推广价值的新技术。大棚养蚕在消毒方面与室内养蚕完全一样 ,给桑标准、药物使用也完全相同 ,以下所述是不同之处。1 造设蚕床所谓蚕床就是在大棚内地面堆起的高畦 ,再加铺地膜。床高 1 0~ 1 5cm ,宽 1 .3m ,床间走道4 0~ 50cm。整平床面后铺 90cm宽的地膜两幅 ,中间接头…  相似文献   

13.
大棚养蚕是在传统养蚕技术上的一次革新,是为了适应我县蚕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省力化发展而被重点推广的一项新的养蚕技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传统养蚕基本上是在室内进行,户平饲养量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近年来建湖县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加剧,蚕农迫切需要一项省工、省力、方便、高效的养蚕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运而生,并通过不断的完善、探索、总结,大棚养蚕技术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4.
大棚养蚕是对传统养蚕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介绍了养蚕大棚的建立、养蚕物资的准备、大棚养蚕技术措施、养蚕空闲时期利用大棚开展食用菌栽植,养蚕种菌复合经营可获纯收入3.0万~5.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并展望了"一棚两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大棚养大蚕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茁萍 《广西蚕业》2006,43(2):35-36
大棚饲养大蚕作为一项省力化养蚕技术颇受欢迎,与传统养蚕法相比,具省投资、省桑叶、省工等优点,但由于大棚养蚕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不良气候的侵袭和天敌为害会减少收成。本文分析了用大棚饲养大蚕生产中造成减产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棚养蚕是在传统养蚕技术上的一次革新,是为了适应建湖县蚕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省力化发展而被重点推广的一项新的养蚕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传统养蚕基本上是在室内进行,户平饲养量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近年来该县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加剧,蚕农迫切需要一项省工、省力、方便、高效的养蚕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由于有上述的优点而深受蚕农的欢迎,通过不断完善、探索、总结,大棚养蚕技术日趋完善。根据笔者的多年经验,结合建湖县地理、气候及该县目前大棚养蚕的现状,将大棚养蚕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归纳,供同行及蚕农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大棚养蚕系列技术中,养蚕密度的控制是获得优质高产蚕茧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大棚养蚕,由于棚内温度变化及其它气象因子与蚕室养蚕环境有一定差异。蚕在大棚内的食桑、生长速度、昼夜活动等情况与蚕室内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韦茁萍 《广西蚕业》2007,44(1):19-20
实践证明,户养蚕达3张/批左右才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大棚养蚕作为省力化养蚕的一项新技术,可解决蚕室、蚕具和劳力不足的矛盾,可节省养蚕投资40%~50%,操作便利,提高养蚕工效,适合规模化养蚕。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跟上,大棚省力化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蚕农不懂技术而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大棚养蚕失败的原因1.1大棚建造过于简陋。建棚地点地势不够高,造成雨季排水不通畅;大棚保温、隔热不好,夏秋季往往棚内温度太高,早春和晚秋棚内温度过低;大棚过于敞开或过于封闭,导致天敌为害和受不良气候的影响。1…  相似文献   

19.
大棚养蚕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棚养蚕是适合蚕桑规模化生产的一项新技术.一年来通过5期蚕的大棚养蚕试验,取得了蚕茧产量高、质量好,管理方便,省工省力的好成绩.本文概要介绍桐乡市5期蚕试验的主要结果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千阳县自2000年起引进大棚养蚕技术,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大棚养蚕规范化管理及配套利用的高产高效技术.止2001年全县示范推广养蚕塑料大棚116座,全年养蚕1044张,生产鲜茧3.65万kg,张产茧比普通蚕盘育增产5kg,增值80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2年计划推广200座.大棚养蚕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适应蚕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新形式.大棚保温、保湿性能好,既可节约升温费用,又可延长桑叶保鲜时间,减少给桑次数,提高食下率,节约桑叶.与普通养蚕相比,大棚养蚕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