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9 毫秒
1.
煤矿塌路地水域试养建鲤鱼种,成鱼及大坑塘网箱试养尼罗罗非鱼。1991年建鲤成鱼平均亩产583kg,亩盈利824.22元,鱼种池平均亩产672kg,亩盈利2232.00元,网箱罗非鱼单位产量25kg/m^2,盈利50,35元/m^2,折合亩盈利3.36万元,1992年建鲤成鱼平均亩产612kg,亩盈利1184.20元,鱼种平均亩产676kg,则平均亩盈利为2543.00元,网箱罗非鱼27.5kg/m^2,折合亩盈利为3.74万元.  相似文献   

2.
大港区中塘公社中塘大队过去成鱼养殖周期一般为2-3年,亩单产水平比较低。83年该大队五月中旬从万家码头罗非鱼越冬试验场购进3000尾罗非鱼种,投放在一口面积为13.6亩水深1.8米的池塘内,与鲢、鲤、鲫等鱼混养。经精心饲养管理,当年获得成鱼总产3641斤,平均亩产267.7斤较好收成。并向国家交售平价商品鱼2451斤。他们具体做法是,春季池塘经过清整后,3月25日投放规格为2.7寸的鲢鱼种1500尾,5月下旬投放罗非鱼种3000尾,其中规格15尾/斤的鱼种375尾,2寸以下的鱼种2600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出一条新的罗非鱼越冬繁殖技术,1989年以来,中捷友谊农场水产养殖公司鱼种场利用地热温水井塑料大棚进行罗非鱼鱼种越冬和繁殖试验。1989—1991年培育出罗非鱼早春(6月10日前)鱼种976.64万尾,培育夏花和秋片鱼种1161.3万尾,越冬出池罗非鱼种3.17万公斤,335.3万尾。一、鱼种越冬利用鱼种场的温井水为热源,塑料薄膜大棚和太阳能为增保温设施,对尼罗罗非鱼种和“奥尼”杂交鱼种进行越冬。该地热塑料大棚为永久性钢制结构,每个越冬池的面积为867米~2,共有大棚30个。  相似文献   

4.
根据尼罗罗非鱼繁殖生物学特点,结合本地区养殖季节,采用驯化养鱼技术,使尼罗罗非鱼在整个养殖中无法繁殖后代,从而解决静水池塘养殖尼罗罗非鱼的繁殖过剩,商品规格小的问题。9.8亩池塘投放春繁平均体重5克的尼罗罗非鱼鱼种132.3公斤,饲养95天,平均亩净产526公斤,每尾平均体重250克,增重倍数40倍,饵料系数1.29。  相似文献   

5.
<正> 饶阳县姚庄鱼种场今年在成鱼池进行尼罗罗非鱼养殖已获得好收成,初步显示了该品种的生长快、生产周期短、群体产量高、肉味鲜美的优良特点。为大面积推广该品种的养殖生产。我们把一年来的试养情况报告如下: 一、尼罗罗非鱼的选育: 80年8月4日姚庄鱼种场在省、地、县领导的支持下,从邯郸引进规格为10毫米的尼罗罗非鱼苗1500尾。通过当年的培育,经鉴定,尼罗罗非鱼纯种只占13%,其它为莫桑比克非洲鲫鱼。为使纯种在姚庄鱼种场进行繁殖生产,今年5月初对尼罗罗非鱼进行了选种,从1500尾鱼中选出3—4寸200尾,投放在鱼种场的成鱼池中进行试养。以后又  相似文献   

6.
<正> 福州市近几年采用网箱培育尼罗罗非鱼夏花鱼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培育方法简述如下。一、选择放养亲鱼池塘条件和放养数量、规格。1.在近郊选择肥塘混养尼罗罗非亲鱼。2.为早孵苗,选择0.1—0.5斤提纯复壮  相似文献   

7.
对比亮甲山水库是我县的一座大型水库,养鱼水面2.1万亩.从1968年建成到1980年,12年共投放鱼种3,581万尾,平均每年亩投量142尾,鱼种规格都在2寸左右,其中三分之二是南方鱼种.平均年产鱼量只有51,660斤,亩产2.5斤. 沙河子水库是我县的一座中型水库,养鱼水面2,100亩,他们从1972年开始投放自己培育的3寸以上规格的鱼种,亩投200尾,11年来平均亩产始终保持在50斤以上. 沙河子水库是怎样自育大规格鱼种的? 培育大规格鱼种,最基本的设施是培育池,没有一定规模的培育池,要想生产一定数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以奥利亚罗非鱼(♂)作父本,尼罗罗非鱼(♀)作母本,于1991年早春比自然繁殖时间提前50~100天配组杂交,繁育出三批雄性化奥—尼鱼种。到5月14日验收,数量为38.8万尾,三批鱼种的规格分别达到6.01、2.05、0.61克;同年9月13日验收养成雄性化率,当年养成平均规格454克,雄性化率达到92.7%。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在平原地区利用塑料薄膜覆盖深井水越冬试养罗非鱼,鱼苗及养殖配套技术的研究。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借太阳能保温,深水井又是水源又是热源,越冬尼罗罗非鱼,可取代其它形式的消耗能源的温室,使水温冬季保持在15—19℃,能使尼罗罗非鱼亲鱼安全越冬。来年培育出大量鱼苗,在坑塘中饲养当年的鱼苗,经78天、138天亩产成鱼370—800斤。尾重2.5—5两。该方法解决了在平原地区没有自然热水源的地方越冬尼罗罗非鱼的难题,对解决尼罗罗非鱼越冬提供了一条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乡的水产干部邱少益,屋前有一个水面0.3亩、水深2米的凼洞。去年6月20日,他在凼里放养了3.200尾夏花鱼种,其中草鱼1,000尾,鲢鱼2,000尾,鲤鱼200尾。利用鱼种“暴长”机会,经过65天的强化饲养,至8月24日,共育成秋片鱼种2.722尾,平均成活率为85.06%。总重量390.6斤,折合亩产1.302斤。分别计算,草鱼684尾,重272.5斤,0.3—0.5斤/尾,  相似文献   

11.
水产加工     
940910 养殖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加工产量及营养成分比较=Comparison of pro-cessing yieid and nutrient composition ofcultured Nile tilapia(Oreochromio niloticus)and channel catfish(Ictalurus punctatus)[刊,英]/Clement S,Lovell R T//Aquac..—1994,119(2/3).—299~310用同样的商品饵料将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从鱼种养到上市规格。从一个0.04公顷的土地收获的斑点尺尾平均体重为610克,从一个1立方米的圆形环道中收获的罗非鱼平均体重为585克。在180天的夏季投喂期间,两组鱼均被喂到饱为止.从各组鱼中  相似文献   

12.
<正> 张北县水产工作站于1989~1991年在黄盖淖水库,用18只网箱进行了养鱼种试验。累计网箱面积288m~2,投放2.6~3.3cm鲤鱼夏花32万尾,2~2.6cm鲢鱼夏花25万尾,饲养70天左右,人工投喂颗粒饲料,成活率高达80%以上,鱼种规格提高到10cm以上,共生产大规格鱼种48.7万尾,3182.5kg,折合亩产7366.9kg,比从外地购  相似文献   

13.
为亍解决在桂北地区养殖尼罗罗非鱼所需的大规格鱼种,根据尼罗罗非鱼起捕率低的特点,1983年5月15日我们从南宁运回4朝鱼苗15万尾,先后用9只网箱在水色绿豆青色(透明度30厘米)的肥水塘里进行培育。一星期筛选一次,9朝以上的即进入成鱼箱或销售给群众。这批鱼6月17日筛选完,共获九朝鱼种12.1万尾。成活率达80%,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探索尼罗罗非鱼在我市坑塘精养稳产高产的技术措施及增产潜力,我局从八二年开始进行了初试,在此基础上八三年市科委下达市水产局尼罗罗非鱼增产技术研究任务。精养塘于八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放养尼罗罗非鱼鱼种1358尾。最大的16公分。一般的10公分。小的7公分。平均长度11.5公分。称重95尾。净重7斤。平均个体重36.8克。总重量99.6斤。经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月亮泡水库去年利用网箱培育鱼种获得较好成绩,他们共用了十五个网箱,总面积为324平方米,投放花、白鲢夏花110,800尾,经五十天的培育,共育成鱼种79,951尾,成活率达72.16%,规格全部达到3.3寸以上。这个水库利用网箱培育鱼种折合亩产鱼种16.4万尾,相当于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九年十月,河北省保定地区水产研究所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入尼罗罗非鱼寸鱼二百四十一尾,放入保定热电厂一个一百六十二平方米土底水泥池内,利用循环冷却水进行饲养越冬,繁殖育种。两年多来,已繁育苗种四十余万尾,在三亩冷却蓄水池内饲养,每年产鲜鱼万斤以上,商品规格一般三—四两,大的一—二斤,饲养两年多的繁种亲鱼已重达五斤,肉味优于鲤鱼,电厂职工每年可吃到四—五次鲜鱼。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鄂城县黄龙水库管理处于1982年初,将一口面积为三亩的鱼种池以生产大鱼种3万尾的合同包给了两名职工,验收结果为:平时陆续投库的3寸以上的鲢、鳙、草鱼种6.87万尾,1,823.4斤;9月7目因气候突变,泛塘死去0.4万尾,221斤;鱼池尚存0.8万尾;共计生产鱼种8万余尾,2,100多斤,收入3,000多元,亩产达700余斤,为一般鱼种池产量的2~3倍。  相似文献   

18.
我场位于哈尔滨市西郊,建于1961年。现有水面350亩,其中鱼种池200亩,越冬池133亩,亲鱼培育池17亩。全场职工76人,是一个专业化的国营鱼种场。 1979年以前,我场基本上是浅池粗养,生产的鱼种规格小、质量差、产量低,平均亩产不到百斤,每斤平均在百尾以上。因而连年亏损,1972—1977年六年即亏损72万余元,平均每年亏损12万多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了企业的整顿和改革,生产才得以发展。1978年亩产达到181.3斤,62尾/斤,虽有所提高,大部分规格仍在3寸以下。1980年起.技术人员和工人一道,  相似文献   

19.
尼罗罗非鱼原产于非洲,是世界上养殖很广泛的淡水鱼类。移殖到广西后,1980年在比重为1.002~1.008的半咸淡水试养获得成功,当年放养2寸规格鱼种,个体重达0.8斤,最大1斤以上,成为广西海水养殖鱼类的带头  相似文献   

20.
河南焦作电厂,利用发电余热水,进行高密度流水养殖尼罗罗非鱼。采用自动控制最佳水温,运用流水增氧,投喂颗粒饲料,进行密放精养。1982年建池22个(水面1790平方米),两年时间,共产鱼28000余斤,折合亩产鲜鱼10050斤。其中3号圃池19平方米,净产855斤,折合每亩净产30015斤。全厂现有职工2600多人,平均每个职工吃鱼9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