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部分晚熟耐密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选用耐密品种并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的主要途径。以6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吉单261、久龙8号、东农253和京单28号在三种密度下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吉单261、东农253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郑单958、先玉335、久龙8号、京单28号适宜种植密度在4.50~6.00万株·hm-2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谷物作物,居三大粮食作物(玉米、小麦、大米)之首。我国是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播种面积、总产量、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均居世界第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玉米消费快速增长阶段。从未来发展看,玉米将是我国需求增长最快、也将是增产潜力最大的粮食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玉米品种京单28在双行种植与传统垄作种植模式下、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施肥条件产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目的是发挥品种最大增产优势,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变动贡献因素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3—2014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相关数据,基于改进的拉氏因素分解方法,建立粮食产量变动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作物单产和种植结构三者的变化对粮食产量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主产区粮食增产同时得益于播种面积扩大、作物生产力提高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贡献率分别为53.92%、32.78%、13.30%。从作物角度看,小麦、玉米、稻谷单产提高是主产区作物生产力效应提高的主体;玉米、稻谷种植比例调增是作物结构效应提高的主体。研究期13个主产省(区)都实现了粮食增产,但增产量及其驱动因素空间差异大,黑龙江、吉林、辽宁等9个主产省(区)的首要增产因素是播种面积扩大;河北、安徽等4个主产省(区)的首要增产因素是作物生产力提高。从作物角度看,各主产省(区)作物生产力效应变化的主要驱动作物差别大,规律性不明显;而作物结构效应变化的主要驱动作物基本上都是相对高产的玉米、水稻、小麦种植比例调增,相对低产的大豆、薯类、杂粮种植比例调减。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9,(19)
<正>玉米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在粮食增产中起的作用高于50%,增产潜力巨大,美国玉米高产纪录1846.5公斤/亩,我国玉米高产纪录1506.5公斤/亩。抚顺地区2018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32.55万亩,玉米面积  相似文献   

6.
邯玉928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自交系H93为母本、自交系H2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邯玉928丰产和稳产性好,早熟,抗逆性好,籽粒品质优良。该品种2015~2016年参加河北省夏播早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0 971.0 kg/hm~2,较对照京单28增产7.7%;2016年参加河北省夏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586.5 kg/hm~2,较对照京单28增产4.9%。2017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适宜在河北省唐山、廊坊、沧州及保定北部等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7.
玉米作物是粮食作物中增产潜力最大作物,玉米作为主要粮食、工业和饲料原料,在我国粮食饲料作物的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玉米育种的物质基础玉米种质资源与玉米品种的选育有关,玉米杂交育种制种的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立足玉米杂交制种育种相关技术问题的探讨,希望能为提高我国玉米粮食产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粮食安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将会面临持续的粮食短缺问题。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是获得粮食增产的两大途径。我国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的短缺和耕地资源的持续减少,所以提高粮食单产是获得粮食增产最为可行的途径。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作为碳四作物,在高光效、生物量大、合理密植的条件下有巨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估计2004—2012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总产量增长中种粮投入因素的影响及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率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生产中,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均远大于物质服务投入强度,劳动力成本强度的影响则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2004-2012年,尽管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产量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逐渐下降,种粮投入对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增产率变化的贡献均在80%左右,播种面积减少是粮食增产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稻谷产量增长率变化中播种面积的贡献比重逐步加大,小麦增产率变化中播种面积的贡献比重则显著下降,而玉米的投入贡献比重变化不明显。促进我国粮食增产,稳定和扩大播种面积是基础,保护耕地是关键,应针对不同作物制定科学合理的粮食生产投入政策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越  郭耀辉  赵颖文 《农学学报》2023,13(3):95-101
深入分析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增产空间格局、作物结构、贡献因素,为维系其增长态势、优化粮食生产布局、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主产区粮食稳步增产提供决策依据。运用LMDI分解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将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分解为播种面积和作物单产2种因素,分析其增产格局及增产贡献因素。从主产区粮食增产量的空间分布来看:北方主产区优于南方主产区,粮食增产重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北移趋势;增产结构上看,玉米为主要贡献品种,其次为小麦,稻谷贡献率最低;主产区粮食增产贡献因素来看,单产的贡献率高于播面的贡献率,且空间差异明显。分作物看稻谷和玉米的播种面积效应为正值,玉米大于稻谷,小麦的播种面积效应产生负向影响;3种作物的单产效应均为正值,小麦的单产效应最为显著,小麦>稻谷>玉米。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都对主产区粮食产量增加产生了积极的贡献。对于主要依靠播面增加来提高产量的地区,应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挖掘优势作物,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土地产出;对于单产贡献显著的地区,要发展特色产业优势区,形成集群化发展,在生产、流通、销售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防止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是全球性的重要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是禾谷类作物中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在我国粮食及饲料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则极大提高了玉米产量。1.紧凑型玉米育种方向1.1产量是衡量品种的重要标准。经多年实践研究证明:玉米杂交种产量最为相关的性状是单穗粒重,其后依次是倒伏、穗位高、生育期、株高、穗长、百粒重、穗行数、出籽率和行粒数。根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对产量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天津蓟州区、宝坻区、武清区等地开展了唐丰3号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7个试点平均单产794.8 kg·(667 m~2)~(-1),均比对照京单28增产,增产5.91%。生育期103~111 d,基本与对照持平。  相似文献   

13.
不同收获期对北京市夏玉米产量及灌浆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田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分别设置9月27日、10月3日及10月9日3个收获期处理,通过结合气象因子对不同收获期京玉11、京单28及郑单958这3个品种夏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夏玉米产量主要受积温及日照时数影响,均随收获期推迟呈极显著增加趋势。3个品种当中京玉11及京单28灌浆活跃期较短,可在10月3日收获,郑单958在进入10月份后仍有很大增产空间,可在10月9日收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资》2012,(47):3
<正>本报讯日前,从国家统计局传出消息,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957万吨,比上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从三大粮食品种看,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增产1534万吨;稻谷产量20429万吨;小麦产量12058万吨。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2012年,我国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高产作物面积增加。201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1267千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粮食、饲料、加工、能源多用途作物,被誉为21世纪的“谷中之王”,2001年后玉米已成为全球第1大作物.在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占作物播种面积第1位,产量仅次于水稻,处于第2位.在中国玉米增产的诸因素中,杂交种的作用占37.1%.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生产资料,使用高质量的种子能为获得较高的产量提供更好的保证[1].  相似文献   

16.
利用河北省1980~2015年粮食生产数据,采用RLI模型对1980~2015年河北省粮食生产变化的贡献因素进行了分解测算,并对比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变动、各作物单产水平变化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对河北省粮食生产变动的贡献。测算结果显示,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是粮食增产的首要贡献因素,其中,小麦和玉米单产水平的提高是影响作物生产力效应的主体,贡献率为101.84%;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中,玉米的贡献率最大;播种面积变化的产量效应为负,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1.69%。粮食产量变化的3个贡献因子,在研究期不同时段的作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曹华 《北京农业》2008,(10):10-11
<正>据农业部预测,如果后期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将超过1998年最好水平,实现连续5年增产。玉米作为重要的秋粮作物,一些地区已陆续开始收获。玉米今年收成如何?我国玉米生产还存在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不同玉米品种性状表现及产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适宜定兴县种植的玉米品种,在河北省定兴县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7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性状和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京单28’叶片光合速率最高,综合性状好,单产达10321.5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74025株/hm2,穗粒数395粒,千粒重353.0 g。参试品种中‘京单28’和‘郑单958’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5个品种。‘京单28’和‘郑单958’适宜定兴县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的玉米高产栽培,对提高单产增总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据农业部预测,如果后期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将超过1998年最好水平,实现连续5年增产。玉米作为重要的秋粮作物,一些地区已陆续开始收获。玉米今年收成如何?我国玉米生产还存在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浅谈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作为粮、经、饲兼用的作物,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江苏省赣榆县粮食生产总量主要依靠玉米来调节平衡,加之玉米增产潜力大,故发展玉米生产对确保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