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梅冻害调查及其挽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巧琴 《西南园艺》2006,34(5):32-33
杨梅是义乌市特产水果,栽培面积300hm2,年总产量900t。2004年冬至2005年春,义乌市多次持续几天大暴雪,山区积雪30~40cm,并经常持续低温数天,致使义乌市的杨梅树压伤、压断,枝干遭受冻害,严重的整株死亡。为此笔者进行了杨梅冻害程度调查,并分析了杨梅遭受冻害的原因,同时实施补救,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调查方法在受冻杨梅树中,幼龄树冻害较严重,15年生以上成年树基本上没有受害。故主要抽样调查地点设在义乌市大陈镇婆母村及赤岸镇山盆村、羊印村幼龄杨梅园,前者位于义乌市东北角的山区,海拔高度70~120m,中基性岩土,pH值6.…  相似文献   

2.
杨梅树冻害的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梅MyricarubraSieb.etZucc.是我国南方的特产珍果,浙江省的第二大水果与区域优势农产品。2006年栽培面积6.67万hm^2,年产量30万t,产值20亿元,分别占全省水果面积、产量和产值的21%、10.6%和28%,是我省山区农村致富、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重要树种。但2004年冬至2005年春以及2006年春,我省许多杨梅产区,多次持续几天大暴雪,山区积雪30~40cm,并经常持续低温数天,致使杨梅树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冻害。为此,我们于2004年12月起对我省义乌市2镇3村10多个杨梅园的冻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主要病害,在湘中地区杨梅树上普遍发生.常导致杨梅树大量落叶,并使花芽、小枝枯死,对树势和产量影响极大。下面特将杨梅褐斑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以利果农识别并进行综合防治,确保杨梅丰产。  相似文献   

4.
杨梅树介壳虫近年来为害加重,严重影响了杨梅生产,针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防治杨梅树介壳虫的药剂进行药效比较,客观科学评价其防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台风灾后杨梅树危害症状,分析了对杨梅生产带来的伤害程度,提出了杨梅园的具体补救措施和防控对策,以期为杨梅生产者提供参考,最大程度地减轻损失。  相似文献   

6.
金龟子对杨梅的危害及其防治近几年,瑞安市杨梅遭到各种金龟子严重为害,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据笔者在高楼乡调查,一些未投产杨梅春梢嫩叶被吃光,有的嫩梢也被啃掉,影响树冠扩大。结有果的杨梅树,金龟子则成群啃食果实。一户果农有50株杨梅树,一年就损失杨梅果...  相似文献   

7.
白蚁对杨梅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庐县江南镇窄溪村的前村老年协会杨梅基地有杨梅树近2000株,种植于1992年,多年前就已进入结果盛期。几年来发现有许多杨梅树长势越来越弱,枝叶越来越少,枯枝越来越多,在台风季节经常有被风刮倒的树。现已有30%的杨梅树死亡。经检查,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白蚁蛀蚀了杨梅树的根皮。危害杨梅树的白蚁主要有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黄翅大白蚁Macrto-ermes barneyiLight、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和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eratusKolbe等4种,以黑翅土白蚁、家白蚁危害杨梅树最为常见。据调查,白蚁不…  相似文献   

8.
覃曦静 《广西园艺》2009,20(1):29-29
东魁杨梅树性强健,易于栽培,经济寿命长,经济效益高,是时令的新鲜水果之秀。但由于东魁杨梅生长过于旺盛,顶端优势明显,往往造成上强下弱、内膛空虚、表面结果、产量低,大小年结果明显。秋冬季是杨梅树进入休眠期前的最后一次管理,管理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杨梅次年的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现将东魁杨梅秋冬季的管理整理如下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兰溪市有部分杨梅树受到"柏牡蛎蚧"的为害,造成落叶绝收甚至死亡现象。2008年该虫的危害面积急剧扩大,涉及马涧、柏社杨梅主产区;据初步调查,该虫发生面积有逐年以5%速度扩大蔓延为害的趋势。为安全、高效、科学防治杨梅柏牡蛎蚧,我们进行了"绿颖"矿物油防治杨梅"柏牡蛎蚧"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0.
杨梅因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管理水平,栽培方式的不同,其衰老期的迟早也不一样,一般盛果年限可维持40~50年,如培管得法其结果年限可增强1倍。从生产的经济效益来讲,对未老先衰的杨梅树除需加强肥水管理外,还要采取采后相应的修剪措施。以利加强树势的恢复。现介绍衰老杨梅树更新复壮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泰顺县东魁杨梅矮化技术和早结丰产技术的经验,主要通过对幼龄和成年杨梅树采取不同的施肥、整形修剪、化学调控、保花保果、疏花疏果等措施,来达到东魁杨梅矮化和早结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黄瑛  叶元根 《浙江柑橘》2000,17(2):42-43
为了改造低劣杨梅,建立更多的良种基地,错开上市供应期,从而提高杨梅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在杨梅小苗留叶嫁接成功的基础上,干1996~1997年进一步探索研究杨梅多头留叶高接换种的新技术,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l试验材料与方法本试验设在瓯海泽雅和龙湾瑶溪山上进行。选择3~4年和8~10年野生、低劣杨梅树进行搞接,接穗采用苍南生态场的荸荠种、东魁、丁香、晚稻等四个优良品种结果树上的二年生枝,分别于1996年3月25日和1997年4月11日在两个点进行切口下留下6~7叶或留分水枝劈接和空档处切腹接(穗长为6~8cm,削面为2.5~3cm)…  相似文献   

13.
陈卫民 《浙江柑橘》2003,20(3):34-35
近年来,随着杨梅种植面积的扩大,果农普遍反映白蚁为害杨梅树越来越重,它以啃食杨梅树的主干和根部为害。1 杨梅白蚁的类型 浙江省为害杨梅的白蚁有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黑翅大白蚁 (Odontotermes formosanus)和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三种,以黄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慈溪市是全国名的杨梅之乡,主栽品种为荸荠种杨梅,占杨梅总面积的95%以上。但由于品种单一、成熟期过分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应和采收,也影响了销售和经济效益。为此,我们于1999年春季,对4—12年生的实生杨梅树和部分劣质低产杨梅树进行高接换种试验,高接成活率从传统的20%—30%提高到85%以上,2001年开始投产。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不同药剂对防治和预防杨梅凋萎病的效果,选用7种药剂分别于2014年5-12月的每月20日对广西上林县云城果园的感病杨梅苗木、感病成年杨梅树、健康杨梅苗木、健康成年杨梅树进行喷雾。结果显示,防治杨梅凋萎病最好的药剂是15%苯醚甲环唑,其次是45%咪鲜胺、25%丙环唑和50%扑海因(异菌脲);其他药剂80%代森锰锌、50%多菌灵和75%百菌清对杨梅凋萎病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1风灾情况调查江西省庐山市华林果园,面积为3.33 hm~2,杨梅的品种有东魁、黑炭梅,土壤为红壤,坡向是坐北向南,2011年栽植。2015年5月10日晚上至11日上午,庐山市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全市普降暴雨,局地乡镇出现大暴雨,沿山和沿湖出现7~8级大风,造成5年生的杨梅树从嫁接口折断,受害的杨梅品种为黑炭梅。  相似文献   

17.
各地普遍反映杨梅植株丰产,但出现次年树叶黄化,肉眼看不见虫害影响,又自然枯萎落叶"死亡"。出现这种现象不是白蚁危害所致,果农们都认为盛果期杨梅树结果太多而死,其实造成死树的因素很复杂,只要查明天气、地利、人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相似文献   

18.
杨梅具有实用性强、易栽培管理、生产效益高的特点,因此经常被当作生态经济林主要树种发展。但是杨梅树的成活率不高,通常只有一半左右,这样就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补苗,不但增加了投入资金,而且还不利于树林美观。优秀的造林技术能够有效的增加杨梅的成活率,因此杨梅造林技术就显得极为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套优秀的杨梅造林技术,希望能对该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永福县东魁杨梅栽培面积由2002年的13 hm2,发展到2006年的400hm2以上,由于该年均温18.8℃,年降雨量2 000 mm以上,土壤肥沃,特别适合杨梅营养生长,从而导致8年生以下树龄的杨梅树普遍存在枝梢生长过旺,果梢矛盾突出,生理落果严重,花芽分化难,投产期推迟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永福县水果生产技术推广人员从2008年开展试验研究,实  相似文献   

20.
杨梅是义乌市的特产水果,栽培面积300hm2,年产量900t。但目前在义乌市存在杨梅栽培管理技术较为粗放,成年杨梅树体高大,采收不便,树体表面结果,产量低而不稳定,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制约着杨梅产业的发展。2000年,我们在赤岸镇山盆村黄金坪杨梅园进行杨梅矮化密植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技术总结如下。1根域限制栽植时,将杨梅苗直根修剪掉,在地下深80cm处土层铺1层塑料薄膜(或用栽植袋),限制直根向下生长,从而控制杨梅树体旺长。2合理密植传统杨梅栽植密度一般株行矩4~6m,始果期长,种植以后需经过7~9年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