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施肥水平下泥沙中氮、磷流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色土坡耕地"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对照处理、复合施用农家肥和化肥、单施化肥、单施化肥增加施肥量、单施化肥横坡垄作5种施肥水平,采用径流小区定点监测的方法,研究了紫色土坡耕地不同施肥水平下泥沙中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各施肥水平下土壤表层养分质量百分比有一定程度增加,泥沙养分均发生富集现象,横坡垄作养分富集比小于顺坡耕作,复合施用农家肥化肥有效养分富集比大于全量养分,单一施用化肥全量养分富集比明显大于有效养分,且养分富集比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大;各施肥水平下,泥沙流失仅占0.34~6.21%;磷素流失中泥沙流失占78.80~84.83%,磷素流失以泥沙为主.从相对流失系数来看:氮的流失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施化肥、横坡垄作、单施化肥增加施肥量、复合施用农家肥和化肥;磷的流失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单施化肥增加施肥量、横坡垄作、单施化肥、复合施用农家肥和化肥.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污泥堆肥在铬污染耕地上的资源化合理利用,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空白对照、常规施肥、单施污泥堆肥以及不同比例污泥堆肥替代化肥配施处理,并将其与有机肥替代化肥进行效果对比,从玉米生物量、铬吸收、土壤铬含量及其有效性等方面探讨污泥堆肥施用对作物生长和土壤铬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不同用量污泥堆肥均能促进玉米生长,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产范围为15.24%~36.65%,其中污泥堆肥替代20%化肥配施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最好,相较于常规施肥增产了7.16%。各替代化肥处理下玉米籽粒中重金属铬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的限值,其中污泥堆肥30%替代化肥处理玉米籽粒降铬效果最好。污泥堆肥施用量在750~1 500 kg·hm-2时玉米地上部分对铬的携出量大于污泥铬的携入量。当季施用污泥堆肥对土壤总铬含量无显著影响,且各替代化肥处理下土壤有效态铬含量相较对照降幅为5.59%~12.68%。施用污泥堆肥不会对作物产生盐害并且能够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速效氮磷钾含量。综合来看,在铬污染耕地,污泥堆肥替代化肥施用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还能显著降低籽粒铬含量,并且施用量为1 500 kg·hm-2时即能保障玉米安全、高产,且不会对土壤造成富集铬的风险,并能有效提高土壤各养分指标。  相似文献   

3.
在玉米-玉米-大豆的轮作周期中,施等NPK养分的条件下,连续20年施用氯磷铵钾(双氯)复混肥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氯磷铵钾复混肥对玉米的肥效与尿素 普钙 KCl(单氯),尿素磷铵钾(无氯)处理基本相当;对大豆作物,比尿素 普钙 KCl、尿素磷铵钾处理产量分别降低了12.8 kg/667m2和10.4 kg/667m2,均达到了5%显著水准;施氯磷铵钾处理比施尿素磷铵钾处理的玉米、大豆籽粒纯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了8.0 g/kg和19.2 g/kg.对玉米淀粉和大豆脂肪含量无不良影响.连续20年施用氯磷铵钾复混肥处理在0~60 cm土层中氯的积累量为19.1 kg/667m2,0~20 cm土层中最高含氯量为75.0 mg/kg土,未达到玉米、大豆作物耐氯临界值.pH值由6.37下降到4.80,土壤出现明显的酸化现象.施氯磷铵钾复混肥处理土壤交换性钙、镁和盐基饱和度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定位监测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有机肥,副区为无机肥,计24区,14年(1980-1993)试验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区和无肥区,土壤耕层有机质呈缓慢下降趋势,年公顷有机质矿化量为270-480公斤,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耕层有机质呈增加趋势,年化顷有机质生成量为420-640公斤,并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土壤养分的贮备和供应强度,与单施化肥区比,土训氮磷钾养分增加5-28%,土壤物理性状趋势于好转,总孔隙度、田间持水孔隙,通气孔隙增加4-22%,容重下降10-22%。土壤微团聚体发育良好,呈松散柔和的絮状分布,土壤生化性状趋向改善,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增加25-124%,微生物总量高8-27%,玉米高产稳产、公顷产玉米14年平均为8200-8800公斤,比单施化肥区提高10%左右,籽粒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也有所提高。公顷就有机肥30吨,配施N150公斤,玉米产量达8200公斤,比较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过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马铃薯块茎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各处理产量均高于100%化肥的处理(T2),以200kg/667m2普通有机肥替代10%化肥处理(T3)的增产幅度最大,为12.6%;单施有机肥在短期内不能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提高N肥利用效率,以200kg/667m2普通有机肥替代20%化肥处理(T5)最高,比T2提高了24.8%.与不施肥的对照(T1)和单施有机肥的处理(T9和T10)相比,施用化肥能明显提高0~40cm土层硝态氮的含量.不同处理未对土壤铵态氮含量造成显著影响.0~40cm土层矿质氮变化量与化肥施肥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够保持(提高)产量,其中以200kg/667m2有机肥替代10%~30%化肥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沃根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采取随机区组对比方法,对玉米进行微生物菌剂和化肥减量田间试验。[结果]当地常规施肥量+75 kg/hm~2固体微生物菌剂处理和当地常规施肥量减量20%+75 kg/hm~2固体微生物菌剂处理与对照相比,株高分别增加了0.9、0.3 cm,茎粗分别增加了0.3、0.2 cm,产量分别增加了7.4%和0.1%。[结论]施用"沃根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增产作用显著,用其替代20%化肥增产不显著,此外施用该菌剂对增加茎粗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和作物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11  
分析测定黑土、潮土和红壤在20多年不同施肥措施(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下土壤和作物中Cu、Zn、Cd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期单施化肥对黑土、潮土、红壤Cu、Zn、Cd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在黑土和红壤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与对照不施肥相比显著提高Cu、Zn和Cd含量;红壤上有机肥和化肥配施(NPKM和1.5NPKM)处理小麦籽粒和秸秆Cu、Zn、Cd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NPK),而且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与单施化肥相比(NPK)显著提高玉米籽粒和秸秆Zn、Cd含量;在潮土上,NK处理显著提高小麦籽粒和秸秆中Zn含量;黑土上各处理玉米籽粒中Cd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化肥配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显著提高玉米籽粒Zn含量。根据测定数据估算,在目前施肥措施和作物种植体系下,黑土对Cu、Zn、Cd的最高承载年限分别为67年、118年、9年,潮土分别为1042年、2043年、631年,红壤分别为10年、46年、0.5年。假设土地承载年限为45年且有机肥施用量低于10 t·hm-2,黑土和潮土可接受有机肥中Cd的最高限量低于我国有机肥中的平均含量,说明实际生产中施用有机肥造成土壤Cd污染的风险较大。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有机肥中重金属的安全限量标准,以确保土壤和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及施肥对土壤环境和高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633-1637
以高粱、玉米轮作5 a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5 a连续单独施用生物炭及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后,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高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5 a连续施用生物炭后,单施生物炭(B)处理与空白对照(CK)相比,生物炭与化肥配施(OPT+B)处理与单施化肥(OPT)处理相比,施用生物炭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但对全氮、容重的影响不显著;施用生物炭能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的活性,但对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没有显著性影响。与对照相比,单施生物炭能显著提高高粱产量和千粒质量;与单施化肥相比,生物炭与化肥配施能显著提高籽粒千粒质量,但对高粱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生物炭能显著降低高粱籽粒直链淀粉的含量,但对总淀粉含量没有影响;施肥能显著降低高粱籽粒单宁含量。总体来说,生物炭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作物产量,在低肥力土壤上施用生物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适合黑土区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下的施肥方式,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明确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使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缓解土壤酸化,使土壤酸碱度保持平衡。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较单施化肥可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本试验中,以1/3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肥方式在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中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
生活垃圾堆肥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玉米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一定时期内施入生活垃圾堆肥对土壤重金属及玉米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玉米为供试作物,施用化学肥料为对照,通过施用不同量的生活垃圾堆肥和化肥配合,研究连续两年施入垃圾堆肥对土壤和玉米籽粒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通过连续两年试验,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肥力明显提高;而Cd、Pb、As、Hg等4种重金属含量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Cr含量基本不变;玉米籽粒中Cr、Cd含量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土壤5种重金属Hg、Cd、Cr、As、Pb含量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玉米籽粒中Hg、Cd、Cr、As、Pb含量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标准值.当施肥量为30 000 kg/hm2时,玉米产量较对照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一定时期内,适量垃圾堆肥农用短期内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且不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也不影响玉米籽粒的食用,使用多年后应及时监测.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GIS技术的农用地定级研究——以仙桃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技术及模糊物元分析模型的支持下,对农用地定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区的农用地被划分为6级,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4.62%、28.52%、21.66%、22.80%、14.12%、8.28%。  相似文献   

13.
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药剂试验,筛选出防治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较好的药剂和药剂使用方法,20%盐酸吗啉双{胍*胶}铜可湿性粉剂、3.85%三氯唑核苷*铜*锌水乳剂、含氨基酸叶面肥巨创、18%丙多*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对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喷雾处理20%盐酸吗啉双胍*胶铜可湿性粉剂、3.85%三氯唑核苷*铜*锌水乳剂、含氨基酸叶面肥巨创、18%丙多*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平均防效分别是56.42%、{54.15%}、52.11%、52.62%.1 a内随着防治次数的增加,防治效果也随着增加,结合该病发生规律,提出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春油菜菌核病田间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北安农场管理局菌核病病菌子囊盘于6月中旬始见,子囊盘数量与3日内大气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R=0.657),与3日内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0.604)。大气中病菌孢子于6月中旬始见,7月中下旬出现高峰期。花朵于6月下旬开始发病,7月上旬出现发病高峰期。花朵带病率与3日内的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显著相关(R1=0.95;R2=-0.857)。叶片于7月初开始发病,7月中旬达到高峰期,以后逐渐下降。茎秆于7月上旬开始发病,为土表菌核直接侵染造成,发病率低,增长慢,7月下旬快速增长(为病叶再侵染造成)直至收获。  相似文献   

15.
普洱茶多糖抗疲劳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普洱茶多糖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10只/组,雌雄各半):对照组(Ⅰ组)、普洱茶多糖水溶液处理组(Ⅱ组)、普洱茶水浸液处理组(Ⅲ组),连续饲喂14 d,检测其运动耐力和血清尿素氮含量。[结果]Ⅰ、Ⅱ、Ⅲ组小鼠运动耐力分别为(187.2±4.7)、(438.5±20.3)、(270.3±7.8)min,血清尿素氮值分别为(8.168 7±0.194 4)、(1.680 6±0.156 8)、(4.231 0±0.349 2)mmol/L。可见给小鼠饲喂普洱茶多糖和普洱茶水浸液都能显著降低其血清尿素氮形成,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延长其游泳时间,且茶多糖效果比茶水浸液效果好。[结论]茶叶多糖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中林46号杨树枝条做接穗嫁接在北京杨品种上进行生长及投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杨树伐根嫁接苗比苗圃育苗和苗圃平茬苗的高生长及粗生长均高,而且比更新植苗造林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语义分析法,在总结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及其变化、司法审判实践情况以及理论界有关该问题的争议的基础上,分析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特征及其与鉴定行为的区别,得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应是公安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应该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的结论。从立法、司法、理论方面全面研究该问题,意在充实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并希望通过本文论述推动有关立法,实现行政实务和法律规定的衔接,制约公安交警部门的行政权力,促使交通事故当事人权益得到充分维护,实现真正的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无线网络的概述出发,阐述了无线网络的优势、传输方式、组成、拓朴结构、标准、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无线网络将是今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在水稻苗期和秧田期使用该水剂,探讨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分蘖;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对恶苗病防效达48%。其较佳使用方法为苗期浇灌,移栽返青后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20.
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春阳  葛新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716-8717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若想在竞争中取胜,先得征服消费者;欲要征服消费者,先得征服消费者的心。因此,研究消费者心理对企业的营销决策乃至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在综合国内外这一领域发展里程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心理学在营销活动中的表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以期对企业经营决策和良性循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