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杂交稻稻米品质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用7个米质有明显差别的不育系与7个恢复系组成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杂交水稻碾磨品质与外观品质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粒长、整精米粒宽、整精米长宽比、垩白度以基因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而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大小这些性状中遗传变异则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狭义遗传力以整精米粒长、整精米粒宽、整精米长宽比较高,这些性状可作为早代选择的问接指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这3个碾磨品质性状之问都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整精米率影响起着首要作用的为精米率,其次为整精米粒宽;对垩白率只有糙米率和整精米长宽比起显著作用;整精米粒宽对整精米长宽比影响最大。选择整精米长宽比大的材料对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份和类型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3~2005年来自福建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282个早籼、中籼和晚籼杂交稻品种的12项稻米品质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稻作类型12项品质性状两两间均表现正向和负向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各有3组:糙米率与精米率、垩白粒率与垩白度、胶稠度与质量指数和垩白粒率与透明度、垩白粒率与质量指数、直链淀粉含量与质量指数.不同年份和稻作类型12项品质性状两两间均表现正向和负向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各有1组:早、中型杂交稻的垩白粒率与直链淀粉含量;早、晚型杂交稻的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中、晚型杂交稻的整精米率与粒长.研究结果还表明这9组性状间的相关极明显和稳定,不因年份、稻作类型和品种的不同而有变化,可直接应用于杂交稻优质育种中. 相似文献
3.
4.
稻米品质遗传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稻米品质性状测定的方法、品质性状遗传特征特性和遗传分析模型等稻米品质遗传研究方法,旨在为水稻遗传基础研究和品质育种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早籼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12个早籼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品质指标的相互关系复杂,绝大部分指标对其他品质指标既有正作用又有负作用。只有粒长对其他品质指标基本没有负作用,稻米品质综合表现(Y)与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稻米种植大省,在保证粮食供给和粮食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贵州省农业部门在提高稻米产量,提高稻米品质方面下了大气力,整体上丰富提升了稻米的品质。特别在优质稻米的研究生产方面,积攒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优质稻米是指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以及营养品质4个方面达到有关标准指标以上的稻米,决定稻米品质优劣主要是品种,生态环境,栽培管理以及收获干燥,贮藏加工四个方面的因素。了解品种,环境与栽培因素对优质稻米品质的影响对我们种植优质水稻并获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提出了优质杂交稻的亲本选择与组配策略。同时,对广东近年水稻优质化育种进展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