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桑树新品种鲁插系列(鲁插1号、鲁插2号、鲁插3号),不定根发根力强,适于硬枝扦插,创新点显著[1-2],不仅可减少桑园建园成本,提高育苗效率,而且不需砧木,能缩短育苗期限,降低了育苗风险,可有效地解决苗赚伤农、苗贵无砧木的问  相似文献   

2.
许永  李芬 《蚕学通讯》2009,29(2):21-23
本文介绍了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有关技术并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技术具有温床内扦插发根率高,土团苗移栽成活率高,当年成苗,当年建园等优点。在蚕桑生产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技术并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具有扦插发根率高,土团苗移栽成活率高,当年成苗,当年建园等优点,在蚕桑生产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宁南山区桑苗嫁接成活率低,出圃率低,生产用苗主要靠外调的现状,2008年春,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蚕桑课题组进行了桑树桑树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生根剂GGR、ABT、GGR、吲哚丁酸处理桑树硬枝插条,能显著提高桑树硬枝愈合生根率,其中使用吲哚丁酸的愈合生根率达90%以上,解决了宁夏桑树育苗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技术的应用与生根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相关技术,并对不同生根粉和不同直径插穗生根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试验表明: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技术具有温床内扦插发根率高,土团苗移栽成活率高,当年成苗,当年建园等优点,在进行扦插时要选用桑树专用生根粉,插穗直径应不低于1.1cm。  相似文献   

6.
桑树地膜覆盖硬枝扦插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桑树硬枝扦插育苗法,曾有多人搞过,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方法上来看,还存在着技术要求高,实用操作麻烦等问题,难以被农民接受,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受到了限制.受前人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的启发,1995、1996年,我们采取地膜覆盖、桑树硬枝直插法进行了育苗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高产、发根力强、抗寒、耐旱为桑树新品种的选育目标,选择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鲁诱1号为母本,二倍体桑树品种育2号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新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是:中生中熟,节间较密,叶片肥大,长势旺盛,全年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提高18.21%;叶质优良,万蚕收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6.5%;有较强的抗寒耐旱性能;发根力强,适宜硬枝扦插。新品种已通过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桑树品种审定,在农村中试和扩大试验中均表现出突出的丰产性能,并可扦插育苗,适合在黄河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8.
桑树硬枝温床扦插技术的改进与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桑树硬枝温床扦插方式、幼苗移栽方式、生根剂研制和桑苗管理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提高桑树硬枝扦插育苗发根率和一步建园成活率,达到育苗快、建园时间短、效果好、成本低、技术简易、便于推广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自1988年以来,在他人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于1991~1992进一步在唐楼乡吴楼村蚕户进行对比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1991年分别以吲哚丁酸100ppm液、ABT1号生根粉100ppm液、浙江蚕研所的桑树发根剂330倍液处理的湖桑32号插穗。其扦插成活率均达67~68%(清水对照区仅为2%)。1992年进一步进行实用试验,扦插4500株,成活率达56.3%。  相似文献   

10.
<正>富阳市新登镇现有桑园面积190.4公顷,2010年生产蚕茧241.5吨,该镇是富阳市蚕桑重点乡镇之一,每年因发展新桑园和改造老桑树需要桑苗50~60万株,本地因无嫁接技术,主要靠桑枝扦插育苗来解决(少量桑苗靠外地调入)。桑树硬枝扦插育苗成活的诸多因素中,扦插适期是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桑树温床硬枝扦插一步建园效果与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笔者在2007年《江苏蚕业》第4期介绍了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技术。在育苗的同时我们又以土团幼苗为材料,进行了一步建园试验与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温床硬枝土团扦插幼苗一步建园效果与技术,探索新建桑园的捷径新法,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激素对桑树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时期(绿枝、硬枝)、不同部位(上部、下部)、不同品种(育151、湖桑32号、桐乡青、新一之濑)枝条为插穗,对扦插生根技术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激素在扦插生根中的重要作用。湖桑32号经150mg/L IBA处理后,产生的不定根最多。为完善硬枝扦插育苗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桑树硬枝扦插繁育能力,使用实验室的可移动植物LED光照循环水培装置,以珍珠岩为基质对涠盛2号、桂桑优62、涠城1号、桂桑优12、涠荔1号及强桑1号等6个不同的桑树品种进行扦插种植试验,发现地方品种涠盛2号、涠城1号、涠荔1号扦插生根率和长叶率均达到了100%,较其它品种表现出了较强的生长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枝条根系生长情况和枝叶总量方面,品种涠盛2号、涠城1号、涠荔1号亦表现出明显优势,综合比较后认为,涠盛2号、涠城1号、涠荔1号属于扦插繁育能力较强的桑树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地条件,对桑树硬枝扦插进行了实用性试验,以探讨徐淮地区进行桑树扦插育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桑树硬枝扦插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试验成功以来,泰兴市开展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的教训。近两年来,我们通过进一步简化和完善技术措施,创新推出了桑树简易硬枝扦插法,受到了蚕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桑树硬枝扦插温床育苗技术,风险小,投入少,最大的优点是当年成苗,当年建园养蚕. 1 育苗情况 泰兴市共建温床70个,育苗约48万株.其中珊瑚镇蚕桑专业户丁雪龙有温床28个,古溪镇有13个,张桥镇有11个,横垛镇9个.  相似文献   

17.
影响桑树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很多,有外部因素如天气、扦插季节、土壤、基质、水分、温湿度等,也有内在因素,如桑树品种、插穗的老嫩等。我们通过2002年夏季在湖州南太湖育苗基地进行的利用桑苗嫩枝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的生产实践,初步总结出桑树全光照喷雾枝扦插育苗的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并对影响最终成活率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比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为以后该项技术在各地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为提高桑树育苗效率,我们引进了全光自动喷雾绿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湖桑育苗的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种方法大大缩短了育苗时间,一年可育苗2~3次。我们设置了直径20m与直径8m的大小扦插育苗圆盘各4个,共1756m~2,移栽面积31亩。1993年共扦插育苗2批,第1批于5月28~29日扦插,共插湖桑32号76.37万株(尚有其它品种3000余株),成活70.03万株,扦插成活率为91.3%;移栽成活61.4万株,移栽成活率为80.4%。第2批于7月21~22日扦插,共插48.3万株,成活44.2万株,成活率91.5%,因生长期短,直接留床不移栽。当年育成甲级苗6.6万株,乙级苗30.5万株,丙级苗59.4万株,丙级以下苗8.65万株。  相似文献   

19.
采用地膜覆盖平床扦插技术进行红柳硬枝扦插育苗,操作简单、成本低,当年即可出圃,大大缩短了育苗 周期,质量也显著提高,是一项简单实用的育苗方法,值得在沙化治理和生态建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几种植物激素处理对桑树硬枝扦插成活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几种植物激素处理对桑树硬枝扦插成活率的试验表明 :不同激素处理桑树品种扦插成活率有较大差异 ,成活率由高到低的处理依次为 :ABT1号 10 0 mg/ kg>NAA10 0 mg/ kg+IAA10 0 mg/ kg>IAA10 0 mg/ kg≌ NAA10 0 mg/ kg>CK(清水 ) ;同样的激素处理 ,不同的桑品种间也有差异 ,以杂交桑 (桂桑优 62 )的扦插成活率最高 ,扦插时期以 7月份 (夏伐前后 )成活率最高 ,当年生枝条比隔年生枝条扦插成活率高 ,枝条基段比中段和稍段扦插的成活率高。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很多 ,扦插的最佳时期 ,激素处理的浓度和时间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