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柑桔:①树脂病,对于较小的病斑,可刮除病部涂药,对于连片的病斑,可纵划病部涂药,8月份进行三四次(每隔7天1次)。可用55%多菌灵100倍液~2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②柑桔潜叶蛾。抹除夏梢,统一故早秋梢,便于集中喷药;多数新梢嫩芽长0.5厘米左右时喷药,每隔7天~10天喷1次,连喷二三次。  相似文献   

2.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是为害柑桔新梢的主要害虫。主要从农业、化学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综述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方法。概述农业、化学防治的主要研究内容;生物防治方面,论述国内外柑桔潜叶蛾的主要寄生性天敌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种类、性引诱剂的使用、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利用、病原微生物的利用等方面在防治柑桔潜叶蛾中的研究概况,并讨论今后持续综合防治柑桔潜叶蛾的发展趋势,以为今后柑桔潜叶蛾持续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柑桔潜叶蛾的效果,以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为对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倍、600倍、1200倍3种浓度防治柑桔潜叶蛾药后7d平均防效均达80%以上,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药后24d保梢效果达76%以上,且对柑桔安全.建议用于防治柑桔潜叶蛾,推荐使用浓度为300~1200倍.  相似文献   

4.
2003年在全州县滕家湾7年生脐橙园进行柑桔潜叶蛾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农家盼”乳油2000、3000、4000倍液药后7d对柑桔潜叶蛾的防效达94.82%、90.47%、83.22%,药后30d的保梢效果达81.51%、75.51%、58.49%,且3种浓度处理对叶、嫩梢和果不会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5.
柑桔潜叶蛾严重危害我县柑桔生产,为有效防治该害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啶虫脒乳油防治柑桔潜叶蛾,具有作用快、药效期长、防效高、保梢效果好等特点.大田用量一般以2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6.
柑桔潜叶蛾在四川仁寿地区发生严重.主要为害苗木、幼树的嫩茎、嫩叶,以秋梢受害最重.此虫以蛹和老熟幼虫在苗圃、幼树晚秋梢或冬梢叶表皮下或茧里越冬.在桔园管理中应坚持农业防治为主,药剂保护为辅,尽量保护桔园天敌的综合防治措施.即统一放夏秋梢,冬季剪除被潜叶蛾为害的嫩梢,初夏早期摘除零星为害的嫩梢,以达到减轻对夏梢特别是秋梢的为害程度.药剂防治重点是保护夏秋梢,根据虫害发生特点,可选用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乐斯本、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农地乐等高效低残留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3%啶虫脒乳油防治柑桔潜叶蛾效果试验情况,结果表明:3%啶虫脒乳油防治柑桔潜叶蛾,具有作用快、药效期长、防效高、保梢效果好等特点。大田用量一般以2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3%啶虫脒乳油防治柑桔潜叶蛾效果试验情况,结果表明:3%啶虫脒乳油防治柑桔潜叶蛾,具有作用快、药效期长、防效高、保梢效果好等特点.大田用量一般以2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9.
柑桔潜叶蛾又名鬼画符,是柑桔类果树新梢上最主要的害虫,也是柑桔类果树最常见的一种重要害虫,但该虫的发生时期、发生量和防治方法都较难掌握。当前果农采取的普遍对策是每隔3~5天喷药一次,连续6~7次直到新梢老熟。而这种盲目用药方法,不仅消耗人力、物力,杀伤潜叶蛾天敌,也  相似文献   

10.
柑桔潜叶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柑桔潜叶蛾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并根据永春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技术,以期为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柑桔木虱是漳州地区柑桔生产上常见的虫害 ,已被确认是柑桔黄龙病的传毒媒介 ,因此当地农业部门与科研机构均非常重视柑桔木虱的防治工作。据观察该虫1年在当地可发生8代 ,冬季主要以成虫密集在叶背越冬 ,3~4月在新梢嫩芽上产卵繁殖 ,若虫集中在新梢为害 ,吸食汁液 ,导致煤烟病 ,成虫平时分散在叶背或顶芽上栖息吸食 ,能飞善跳 ,产卵于嫩芽的缝隙、叶腋或嫩枝上。选用低毒 ,对嫩梢无副作用的药剂。如72%“艾美尔”水分散剂6000倍液在4~8月份嫩梢期喷施 ,可有效杀灭若虫和成虫。当成虫密度较大时 ,可加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施叶背。…  相似文献   

12.
试验表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4000倍液防治柑桔潜叶蛾,于幼虫初期施药,药后30d防治效果为88.5%~91.6%,明显优于杀虫双和氰戊菊酯等常用药剂。  相似文献   

13.
潜叶蛾是垫江县柑桔秋梢的主要虫害,分布广,以苗圃及低龄幼树发生最重,成年树次之。柑桔潜叶蛾严重影响新梢自然生长,影响翌年开花结果,并为红、黄蜘蛛等害螨提供越冬场所,诱发其他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柑桔潜叶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永新  宋志强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143-143,148
介绍了柑桔潜叶蛾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柑桔潜叶蛾是危害柑桔夏、秋梢的主要害虫。为了探求高效、省时、易操作的防控措施,开展了康福多20%可溶性液剂制剂直接涂刷柑桔幼树(3龄以前)树干处理而达到治虫保梢效果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康福多20%可溶性液剂制剂涂干防治柑桔潜叶蛾,具有作用快、药效期长、防效高、保梢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柑桔潜叶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柑桔潜叶蛾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柑桔潜叶蛾又名鬼画符,是柑桔类果树新梢上最主要的害虫,也是柑桔类果树最常见的一种重要害虫,但该虫的发生时期、发生量和防治方法都较难掌握。当前果农采取的普遍对策是每隔3~5天喷药1次,连续6~7次直到新梢老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柑桔潜叶蛾在夏秋梢上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柑桔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而食物条件(嫩梢)是影响潜叶蛾夏秋季发生的关键。尤其是柑桔大量抽发夏秋梢期间,正是潜叶蛾发生盛期,危害更为严重,可见,斩断食物链是防治柑桔潜叶蛾的根本措施。1危害症状柑桔潜叶蛾属鳞翅目、桔潜蛾科害虫。以幼虫在柑桔嫩茎、嫩叶表皮下危害,呈现银白色蜿蜒隧道,受害叶片卷缩或变硬,易于脱落。一年中春梢受害较轻,在夏秋梢  相似文献   

19.
柑桔潜叶蛾又名画图虫、鬼画符、潜叶虫,是危害上海地区柑桔最严重的蛾类害虫。如不加以防治,就可能造成较大危害,严重影响桔园树势及柑桔产量和品质。现将我区10多年对柑桔潜叶蛾发生规律的观察与防治技术报道如下。1形态特征与危害特点柑桔替叶蛾成虫体长约2mm,为小型蛾子,头  相似文献   

20.
广西百色市六沙园艺场柑桔的主要病害有柑桔黑斑病、溃疡病、流胶病、炭疽病;该场柑桔的主要虫害有柑桔粉虱、潜叶蛾、红蜘蛛、锈壁虱、介壳虫.该场防治这些病虫的经验主要是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机,选用阿维菌素等低毒药剂,使该场的病虫得到较好的控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