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岫粳11号系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合系2号作母本.岫粳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4年12月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抗倒伏、耐肥、品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较适宜保山市中海拔粳稻地区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近几年由保山市农科所选育,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0个常规粳稻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品质均较好的品种是岫粳19号,其次是岫粳21号,影响常规粳稻品种品质提升的主要因子是垩白,建议在进一步的品质改良研究中主攻垩白粒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与恢复系R138配组育成的鄂粳杂2号,是一个高产稳产、米质优、抗稻瘟病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通过了云南省的品种审定。适宜在云南省保山市海拔1450-1700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楚粳29号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4预46作母本、以滇系10号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米质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稻200723;2010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004135E.  相似文献   

5.
楚粳25号是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根据滇中高原自然气候特点和水稻生产现状,用高产品种楚粳17号作母本,稻瘟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合系2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良种。试验示范表现早熟、品质较好、抗逆性强、产量较高,于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该品种适宜于中海拔1500~1850m稻区种植,省外相似生态类型稻区亦可种植。  相似文献   

6.
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粳两优551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粳两优551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5S与R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其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稻米品质好的特点.云南省保山市明光种业有限公司2007年引进试种并申报云南省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适宜云南1700m以下区域作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楚粳25号是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用"楚粳17号"作母本,与父本"合系24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优良品种,已于2002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DS002~2002.  相似文献   

8.
岫粳糯5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1年组配杂交,经连续多代系谱选育出圃的粳型糯稻新品种。按水稻新品种选育试验程序依次完成预备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完成抗性鉴定、品质检测、DNA测定、DUS测试、转基因检测等试验程序,2021年通过云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稻2021037。文章介绍了品种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生产应用及主要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9.
粳两优761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N95076S与R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稻米品质较好、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的特点,云南省保山市明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引进试种,2008年申报云南省区试试验,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特(保山)审稻2011030号,适宜云南省保山市海拔1 600~1 750 m的粳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丽粳314是丽江市农科所以合系35号/合系40//鹤16中间材料为母本,丽粳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耐寒、抗病、高产、广适的粳稻品种。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2100-2500m的高寒稻区种植,2007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11.
岫糯3号是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的粳型糯稻新品种,文章介绍了其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熊守志 《云南农业》2011,(10):38-39
水稻新品种昌粳10号是昌宁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育成的中熟粳稻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口感好。2006-2007年参加保山市中海拔粳稻品种区试,综合年均亩产698.4kg,比对照品种合系41增产99.5kg,增16.6%。、生产示范平均亩产680kg、以上,是适宜温凉地区粳稻推广的主要品种。2010年9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阐述昌粳10号的选育经过及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粳两优5519是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N55S与R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稻米品质好的特点,云南省保山市明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引进试种并申报云南省区域试验,2013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3014号,适宜云南省海拔1500~1850m区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对保山市11个常规粳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岫10鉴20、岫223-7、岫217-15、隆科16号、昌粳15号比对照合系41号增产显著。岫223-7、隆科16号在整个生育期间表现出生育期适中、田间长势、抗病性、抗倒性等综合性状好的优点,可在当地进行扩大示范推广。岫10鉴20不抗倒伏,岫217-15、昌粳15号生育期稍迟,可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5.
保山市隆阳区常规粳稻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保山市11个常规粳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岫10鉴20、岫223-7、岫217-15、隆科16号、昌粳15号比对照合系41号增产显著。岫223-7、隆科16号在整个生育期间表现出生育期适中、田间长势、抗病性、抗倒性等综合性状好的优点,可在当地进行扩大示范推广。岫10鉴20不抗倒伏,岫217-15、昌粳15号生育期稍迟,可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6.
嘉乐优2号是一个优质高产的杂交晚粳品种,系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2001年以不育系151/A、恢复系DH32配置育成的三系晚粳新组合,2005年2月已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为探索该品种的合理群体结构及高产栽培技术,设置有关试验,并对影响高产的因素作进一步分析,系统总结高产群体结构及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粳两优761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95076S与恢复系R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病性较强,熟期适宜,2011年11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滇特(保山)审稻2011030,适宜在云南省保山市海拔1 450~1 750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8.
岫椒6号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特点,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云南省海拔700~1 800 m区域冬季大棚栽培,也可春秋季露地栽培,现为云南省保山市冬早农业开发主推辣椒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云粳39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长粒香型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杂交组合为合系41号、云粳20号。2011~2012年参加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 440.00 kg/hm2,较对照云粳26号增产7.90%。2013年参加云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207.50 kg/hm2,较对照云粳26号增产5.06%。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优点,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450~1 850 m稻区及周边省份相似生态型稻区推广种植。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研究介绍了云粳39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粳稻新品种滇系4号在云南保山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滇系4号在云南省中北部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穗大、粒多、优质、多抗、早熟、耐肥、分蘖强、株型紧凑,具有高产潜力。2001-2002年在保山市隆阳区示范推广滇系4号7593.73hm^2,平均产量11.03t/hm^2,比当地主栽品种对照增产1.48t/hm^2,新增加总产值2476.35万元,投产比1:4.36,并于2001年9月15日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保山市列为重点推广品种,2003年在保山市隆阳区和腾冲、昌宁、龙陵、施甸4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