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之新  武婷 《农家顾问》2007,(10):24-26
冬枣栽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鉴于它的生物学、植物学特征,全年栽培管理技术性较强.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采收后的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中心产区到各地栽培的情况看,冬枣园坐果不太理想,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花期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树的花期管理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冬枣栽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化期坐果和幼果期更应加强管理.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树的幼果期(7月上旬至7月底)的管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鲁北冬枣的栽培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津地区冬枣产量偏低问题,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本文从冬枣品种的选择、土壤要求、苗木要求、栽培技术、整型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地介绍了冬枣丰产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提高冬枣品质的综合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静海县枣树栽培面积近1.33万hm2,其中冬枣占0.33万hm2,随着冬枣产量的逐年增加,出现品质普遍较低的问题。为有效地指导冬枣生产,通过调研分析,结合多年的管理实践,提出提高冬枣品质的综合性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天津市冬枣生产中坐果率低的问题,结合多年科研和生产实践,从冬枣生产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期管理以及绿盲蝽防治等关键环节,分析影响冬枣坐果的原因,并详细阐述了提高冬枣坐果率的相关技术,对冬枣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冬枣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东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8):112-112,167
冬枣是我国鲁北地区的优质晚熟鲜食品种,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种植冬枣的农户日益增多,加强冬枣的栽培管理,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从选择适宜的土地建园、培育优质苗木、科学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方面简述了无公害冬枣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冬枣在正常情况下种植三年就形成一定的产量,但天津大港区存在这栽植三年的冬枣还没有结果或结果很少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近年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试验研究。本文分析了影响冬枣坐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冬枣坐果率的技术措施,为今后加强冬枣管理、提高产量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冬枣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其周年栽培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离开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就无法实现高产优质。为此,现将冬枣生长关键时期的病虫防治技术阐述如下。1发芽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冬枣树的树皮裂缝、树洞、病虫枝和摘心残  相似文献   

10.
冬枣栽培从冬枣树萌芽至果实成熟,需要许多管理技术,其中,冬枣树萌芽、展叶期是冬枣管理的重要时期。冬枣树萌芽、展叶期(华北地区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的生产管理主要有虫害防治、夏剪及调整树体结构,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穴贮肥水技术是省水节肥、见效快、简单易行的果园土壤管理新技术,应用于冬枣因管理中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枣园土壤环境条件,同时对增加冬枣园产量,提高果实品质有积极作用。因此,该技术在冬枣树的水肥管理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枣树寿命长,在枣区常见树龄二三百年的枣树依然结果良好。成龄金丝小枣或其他大枣树改接冬枣,不仅可以延续枣树的经济寿命,而且嫁接投资少、树冠恢复快、早果丰产,较利用冬枣幼树建园可提早2~3年见效益,是冬枣快速建园的一个好方法。但是成龄枣树高接冬枣不仅要求科学的嫁接技术,而且要通过3年连续不断的规范管理,才能使嫁接树树型稳固、结果稳定,接后2年长成新树冠,3年恢复树体原产量。文中阐述了冬枣高接换头技术(包括接穗选择、采集、接穗封蜡处理、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剪砧和嫁接方式等)和接后3年的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抹芽、放芽、新梢绑缚、土肥水管理、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3.
穴贮肥水技术是省水节肥、见效快、简单易行的果园土壤管理新技术,应用于冬枣园管理中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枣园土壤环境条件,同时对增加冬枣园产量,提高果实品质有积极作用。因此,该技术在冬枣树的水肥管理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莱阳市自2002年引进冬枣进行种植,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较准确地确定了沾化冬枣在莱阳市的物候期及生长发育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总结出了“冬枣丰产栽培周年管理技术规范”,采用该技术,冬枣病虫危害减轻,优质果增加。现将冬枣各月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冬枣是一个优质晚熟鲜食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陕西、河北、新疆等地,因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以及独特的口感,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此外枣树易于栽培和管理,产量和市场占有率较高,效益显著,受到广大种植户的喜爱。目前,保鲜技术应用水平是制约冬枣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研学,结合实地调研和项目研究,归纳总结冬枣保鲜技术,并进行系统论述,旨在为冬枣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为冬枣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冬枣栽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花期坐果和幼果期更应加强管理。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树的幼果期(7月上旬至7月底)  相似文献   

17.
汤阴县大力发展冬枣产业,冬枣种植面积大大增加。该文介绍了冬枣幼树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配置与栽植密度、栽植技术、幼年树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等要点,以期提高冬枣的种植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8.
冬枣树要求栽培技术严格,管理不好或一些技术配合不好就不结果。为了解决多年生冬枣树不结果的问题,在天津市静海县、西青区、宁河县等地对多年不结果的冬枣树进行了技术示范,达到了优质高产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多年不结果冬枣树的肥水管理、提高坐果率的技术措施、冬季修剪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冬枣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而传统育苗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为快速繁育大量的优质壮苗来扩大生产,采用嫁接育苗技术,从育苗前期准备、砧木苗和接穗准备、芽苗砧嫁接、嫁接后的苗木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阐述,该技术具有成苗快、成本低、成活率高等优点,为冬枣良种壮苗培育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冬枣优质大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响冬枣果重的原因以及提高冬枣果重的技术措施,以期提高冬枣品质,促进冬枣的科学栽培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