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探讨超宽膜 (膜宽 2 .2 m,下同 )植棉新技术 ,2 0 0 0年新疆喀什地区农三师五十三团进行了超宽膜与宽膜 (膜宽 1 .5 m,下同 )植棉对比试验和示范。试验设在监狱 6中队、7中队棉地 ,供试品种(系 )为新棉 33B和 89- 7,试验面积 1 73.33hm2 。通过大田生产调查 :超宽膜较宽膜植棉 ,棉花生育期提前 ,前期生长快 ,有利早成熟 ,早吐絮 ,增加霜前花比例 ,提高总体经济效益。汇总测产数据 :新棉33B超宽膜种植 8hm2 平均单产子棉 4483kg,较宽膜种植 7.4hm2 子棉单产 3840 kg,每公顷增产5 67kg,增幅 1 6. 2 % ;89- 7棉花超膜宽种植1 66.7hm2 ,平…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宽膜植棉技术的引进、示范及推广,初步探明了该项技术的增产机理、经济效益。其主要栽培要点是:膜幅宽145~154cm,宽窄行种植,选用中熟和中晚熟品种更有利于创高产,加速农机具的配套,提高整地质量和强化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宽膜棉在新疆的应用效果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科技产业的发展,近两年进行了将窄膜(一膜种两行)改为宽膜(一膜种四行)的植棉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宽膜比窄膜植棉更具有播种早、出苗早、结蕾早、开花早、吐絮早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促进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益十分有利。现将宽膜植棉有关技术和增产增收效果进行...  相似文献   

4.
葛统一  刘翔 《中国棉花》2002,29(4):37-38
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是一项关键性增产技术 ,农三师从 1 997年开始进行小面积试验 ,2 0 0 0年示范面积 0 .5万公顷 ,2 0 0 1年推广 3.36万公顷。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表明 ,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 ,合理增加密度 ,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热资源 ,在坚持“密、矮、早、膜、匀”栽培模式下 ,正确处理好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高密度植棉增产潜力巨大。1高密度高产栽培基本模式目前 ,农三师高密度栽培包括宽膜 (膜宽 1 .5 m)和超宽膜 (膜宽 2 .2 5~ 2 .3m)两种铺膜方式 ,高密度主要采取缩小株距或增加行数的方式来提高单位理论株数 ,…  相似文献   

5.
新疆“宽早优”植棉模式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宽早优”植棉模式实现了由“矮密早”植棉模式的“向温要棉”到“向光、温和现代化装备挖潜”的转变,可提高光温利用效率,提质节本增效显著,经推广应用表现出独特优势。概述了“宽早优”植棉模式的概念、特点及优势,分析了发展前景,旨在为提高“宽早优”植棉模式推广效率,降低新疆植棉成本,提高原棉生产品质,增强新疆棉花国际市场竞争力、维护国家棉花产业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53团地处新疆喀什地区 ,植棉面积大。棉花生产从窄膜、宽膜发展到超宽膜植棉 ,产量逐步提高。随着科技迅猛发展 ,精准农业推行 ,种子包衣、精准播种、节水灌溉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棉花生产 ,产量显著增加。经过近两年的示范推广各项农业配套技术 ,棉花大面积高产稳产。 2 0 0 3年该团种植棉花5 133hm2 ,平均单产皮棉 1770 kg,其中 18.8hm2单产达 30 0 0 kg,5连 2号地第一条 2 .13hm2单产皮棉 3111kg。1株行距配置。 2膜 16行铺膜机行株距配置为 (30 10 5 0 10 5 0 5 5 10 65 10 5 5 10 5 0 10 5 0 10 30 ) cm× 11.5 cm。播幅 5 …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宽膜棉增产、早熟、优质的生物学原理,总结了北疆宽膜植棉的几项主要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阿瓦提县自1994年以来(1996年除外),应用了以宽膜植棉为中心、矮密早为特点的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棉花单产连年超过1500kg·hm-2高产目标,并对宽膜植棉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向着2000年的新疆棉花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新疆棉花生产要实现其发展目标,保证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产区,重点应(1)抓好主栽品种的确定;(2)率先推广HVI原棉检测;(3)研究总结宽膜植棉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农二师三十一团棉花产量呈直线上升,主要原因:棉花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由30%提高到80.6%;科技含量增加,地膜植棉由全覆盖人工解放棉苗到窄膜膜上点播。由窄膜到宽膜,由两幅宽膜到三幅宽膜,由棉花单产几十斤提高到113.1kg;使棉田的机械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棉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常年植棉面积10万公顷左右,总产皮棉13万吨左右。在新的形势下,为了继续巩固和发展全市棉花产业优势,市委、市政府及时组织各级农技部门总结群众植棉经验,在全面提高植棉生产水平的同时,积极鼓励...  相似文献   

12.
宽膜覆盖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宽膜植棉已达6.7万hm2以上,但有关其研究报道极少。本文在丰产棉田通过宽、窄膜棉田不同时期生育指标、产量和品质的比较,揭示了宽膜保墒增温作用更好,更有利于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最终宽膜棉田皮棉单产提高12.6%,纤维品质有明显改善,净增纯收入2667.2元·hm-2。分析还表明,在宽膜覆盖的丰产棉田应提前和加强花铃期追肥。  相似文献   

13.
棉花灌水技术是制约世界主产棉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生产的关键技术。新疆地处中亚大陆腹地,干旱少雨,属灌溉农业,多年来灌水方式以畦灌为主。自宽膜植棉技术、高密度植棉技术在新疆棉花生产上推广以来,尽管部分棉田实现了滴灌,但多数棉田仍以常规灌溉方式为主。这种方式多年来坚持“见花浇水”为主的“头水晚、二水赶、三水适时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宽膜畦灌是一项新兴的节水技术,1997年在库尔勒塔里木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农二师33团为基点,通过示范对比田的调查对比,阐述宽膜畦灌的增产、节水及防风效应。同时提出其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由于棉盲蝽发生较重,严重地影响了广大棉农植棉积极性。移栽地膜棉、露地移栽棉、直播地膜棉是目前主要栽培方式,其中移栽地膜棉兼有移栽棉和地膜棉的双重优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植棉效益,进行了移栽地膜棉优质、高产、简化配套技术探索,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认为,该技术省种、省膜、省工,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较常规移栽地膜棉省工30%-40%,增产15%-20%,每公顷产籽棉49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6.
南疆棉区棉花与小茴香间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体国  洪云 《中国棉花》2010,37(2):30-30
棉花与小茴香间作是南疆棉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种植模式。2006年开始示范,2007年推广,2008—200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疆多个植棉团场及部分植棉县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7.
棉花“侧封土”是基于“正封土”技术的播种技术创新,已广泛应用于北疆植棉生产。经5年的示范推广应用,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侧封土”技术应用普及率达62.61%,植棉农户认可度达90.56%。结合5年实践经验,对“侧封土”技术优劣进行分析,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植棉农户对封土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疆普遍应用的地膜覆盖植棉方式对原棉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不利于绿色、协调、可持续的棉花生产。总结了近些年南疆小海子垦区无膜植棉的表现,结合其特性及当地气候条件,提出该区域无膜植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当地棉花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因种植面积减少,单产降低,2013年山东棉花生产持续滑坡。据意向调查,2014年全省植棉面积将继续减少6.6%。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因地制宜发挥植棉优势、抓好高产创建和发展现代植棉业的工作思路,提出制定目标价格,实行补贴、奖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美澳棉花生产的成本和效益与优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三大棉区的棉花生产情况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棉花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特别是在植棉面积、产量、品质、成本构成和植棉效益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表明美国和澳大利亚均在棉花品种、生产技术、机械化和国家政策等方面比中国具有特点或优势,因而,提出了值得中国借鉴的美澳棉花生产经验,为提高我国棉花生产水平及植棉效益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