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阎淑琴 《玉米科学》2001,9(4):089-091
1 玉米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1 1 玉米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在我国谷物生产中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 ,总产和单产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 196 5~ 1995年 ,30年间玉米的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提高了 2 35 %、187%、4 4 0 %。1997年玉米占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总产均达到2 1 1%。同期黑龙江省的玉米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也分别提高了 147%、36 2 %、5 33%。近年我省玉米年播种面积在 2 4 0万hm2 左右 ,占粮豆总产量的4 5 %左右。我省粮食总产量的几次突破 ,玉米都建立了功勋。可以说没有玉米生产的大…  相似文献   

2.
金昌市于1995年引进杂交玉米制种技术.当年种植效益明显高于同类地区其他作物。随着农民群众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及种业市场的不断成熟.2006年玉米制种面积达1万hm2,占片肃省玉米制种面积的7.5%,产量达5.5万t.占全省杂交玉米种子产量的10.5%,实现产值1.3亿元,玉米制种已成为促进本市农业结构调整和部分乡镇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3.
我国玉米产量变化及增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对1949~2006年玉米产量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我国玉米单产提高了4270.5kg/hm2,增幅为380.1%,年均增加101.85kg/hm2;总产由1175万t提高到14548.5万t,增加了12.4倍,其中单产增加的贡献占82.1%,种植面积扩大的贡献为17.9%,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产的增加。在总结分析不同年代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技术特征和增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玉米生产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半个世纪以来,丹东农业科学院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良玉米自交系,这些自交系组配的玉米杂交种仍在生产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年种植面积大于6.67万hm^2的品种有50个,年种植面积大于6.67万hm^2的品种占我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平均比例为14.71%。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山东沿海地区6个市29个县1975~2010年玉米总产量、栽培面积和栽培品种的变化情况, 探讨山东省第二大作物玉米栽培品种与生产状况的变化特点, 为玉米优良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表明山东沿海地区的玉米栽培面积在1975~2010年表现弱增的趋势。由于玉米单产量的提高, 玉米总产量在1975~2010年得以较大幅度地稳步提高。玉米的总产量主要集中于大产量栽培种(总产量≥105 t), 与中、小产量栽培种(总产量< 105 t)的品种数目多但产量所占比例小不同, 大产量栽培种品种数目少但产量所占比例大(从1975年的61.0%增长至2010年的93.7%)。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在粮食作物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从2003年开始,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呈直线上升趋势,2003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2 406.8万hm2,2011年达到了3 354.167万hm2;2003年全国玉米总产量11 583万t,到了2011年达到了19 278万t。同时,玉米单产也呈逐渐上升趋势,2003年全国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7.
蔡明 《杂粮作物》2000,20(2):41-42
玉米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 ,年播种面积达 14 7万hm2 ,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6 0 %左右。繁种面积约 8万hm2 ,主要供省内播种。近年随着辽宁省玉米繁种量不断扩大 ,亲本来源复杂 ,品种间交换增多 ,种子调入、调出途径难以控制 ,特别是国外引种、南繁回调更易引起检疫对象及危险病虫传播和扩散 ,例如曾在瓦房店市发现过玉米疯顶病 ,在本溪市发现过玉米干腐病。这些病害一旦传入 ,将直接威胁玉米生产安全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玉米病害识别和检验工作十分重要。本文着重介绍 3种玉米检疫性病害和1种玉米危险性病害的田间为害识别特征及…  相似文献   

8.
采用农户随机抽样调查和统计资料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南部塬区典型旱作塬区长武县的农业生产和农户春玉米生产养分资源投入和生产效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近15年来,长武县主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基本稳定,化肥施用总量显著降低。春玉米种植面积在2008、2009年增加显著,分别较前一年增加9.4%和17.2%,2009年以后变化较小。春玉米生产以平作覆半膜栽培为主,平均产量水平在6.4~8.4 t/hm~2,不同年际间波动较大,年均最高产量较最低产量增加31.6%,约75%的春玉米产量都处在中等及偏低以下水平。农户春玉米年平均N、P2O5和K2O平均投入量分别为375、150、75 kg/hm~2,存在氮肥施用量过大问题,57.1%春玉米种植户过量施氮,氮肥利用效率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9.
山东、辽宁两省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玉米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良种面积大,单产高。辽宁省1990年玉米种植面积2111万亩,良种面积占95%以上。其中丹玉13号达1500多万亩。沈单7号、铁单8号等良种面积近500万亩,平均亩产370kg左右。山东省1990年玉米种植面积3597万亩,杂交一代种植面积达3442.3万亩,占95.7%。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东北地区玉米生产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庆龙 《玉米科学》2006,14(2):175-177
东北是我国重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26.8%,总产量占全国的32.3%。进一步发展玉米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是:调整玉米产业布局,迅速提高单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玉米产业化进程,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发展很快,从1993年的343万hm2发展到2005年的488万hm2,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5%,总产量约7000多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19%。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在未来几年会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耐密植玉米的推广现状及推广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前程  张红 《杂粮作物》2009,29(3):201-202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辽宁省粮食的丰欠严重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玉米高产性能和增产潜力居谷类作物之首,为辽宁省第一大作物.目前,辽宁年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213.3万hm^2,约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5%;年玉米总产量1350万~1450万t,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76%左右。去年,农业部就加快玉米生产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内容就集中体现在“一增四改”。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东北地区玉米丝黑穗病发生情况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2年9月中旬,对东北三省玉米丝黑穗病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发现,黑龙江省发生玉米丝黑穗病面积约44万hm^2,主要感病品种有白单31号、龙单19号,平均发病率分别为70%、57%;吉林省发生玉米丝黑穗病面积约60万hm^2,主要感病品种有吉单209、掖单44、登海1号、东单60、丹638、丹639等,其中一些品种平均发病率达50%以上,个别地块高达90%;辽宁省发生玉米丝黑穗病面积约3.3万hm^2,主要感病品种有沈单16号、丹638、丹639、丹3040等,沈单16号在本溪市卧龙镇平均发病率达57%。东北三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生面积累计107万hm^2,以产量7500kg/hm^2计算,直接损失玉米1.2亿kg,农民减少收入9600万元(按玉米收购价0.80元/kg计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品种的增多,玉米瘤黑粉病在许多地方严重发生,区域不断扩大,损失日益增加,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武威市2005年玉米瘤黑粉病发生面积达2.98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70.5%,重发面积达到1.58万hm^2,  相似文献   

15.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玉米主产区之一.2008年玉米播种面积达到38.7万hm2.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8%。多年来,由于当地农民受“稀植结大穗,一穗顶两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选用的玉米品种以稀植高秆大穗品种为主.667m2留苗一般为3000~3500株.密度普遍偏低。大量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表明:改种耐密型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是当前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667m2增苗500株.产量可增加50kg左右。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马莺 《中国马铃薯》2001,15(2):123-125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种主要作物。就单位面积出产的干物质而言 ,它高于小麦、大麦和玉米 ,就单位面积出产的蛋白质而言 ,分别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 2 0 2、 1 33和1 2 0倍。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为 32 0万hm2 ,鲜薯产量约为 4 0 0 0万t左右 ,目前处于世界第一位。马铃薯产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云、贵、川等地 ,一般在寒冷和高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的产量高、质量好。所以 ,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是我国主要商品马铃薯供应基地 ,而且是我国马铃薯种薯的供应基地。1 国内外加工业现状1 1 国…  相似文献   

17.
石桂春  赵明 《玉米科学》1993,1(1):076-078
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约234万公顷,总产量达125亿公斤。相对集中分布在四平、长春、松源三个市,具有明显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特点。我省近十年来玉米面积的迅速扩大,单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主要原因在于社会需求、科技进步、适宜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投入的增加四个方面。当前省内各方面对发展玉米生产的看法不一,认识分歧较大。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玉米是形成农业大省、  相似文献   

18.
牛峰  马广明  郑军  潘志金 《玉米科学》2007,15(Z1):150-151
阜阳市位于我国黄淮海平原的最南端,跨湿润半湿润气候交界线,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渐变的气候过渡带。玉米种植面积达20万hm2,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0%,是我国黄淮海夏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之一。由于该区独特的地理生态区位和自然气候条件,近年来多数玉米品种在该区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差,缺乏有突破性的品种应用于生产,给玉米生产和育种研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概述了阜阳市玉米生产现状,对今后该区玉米育种工作设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了我国玉米当前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即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玉米年总产量;改善玉米品质,从而提高玉米用途多样化的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一、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基本情况及其优势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种植大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主要生产国之一,总产量曾居世界第一,后来由于多种原因退居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而居第四位。世界大豆产量1992年为11,240万吨,我国大豆产量为995.4万吨。黑龙江省是国家主要商品大豆产区,面积约占全国大豆面积的30%,产量接近全国总产量的30%。从“七五”期间大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单产、总产数量逐年提高,从而为外贸出口提供了越来越充足的资源,年出口数量稳步增长。“六五”期间共出口大豆56亿斤,平均年出口11.2亿斤,在1985年以来出口均在20亿斤上下,约占全国出口量80%~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