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EMS诱变玉米花粉M_2代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EMS玉米花粉诱变的M2代进行了观察、选择和鉴定。结果表明,玉米M2苗期以叶色变异为主,其中黄化苗变异比例最大,而成株期以早熟和雄性不育变异为主。株高、穗位高等性状变异率较高。M2代果穗各性状的变异程度大都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用60Coγ射线与HNO2复合处理辣椒干种子,研究M2代的开花期、株高、单株果数、侧枝数4个性状的诱变效应以及M1代生理损伤和M2代诱变效应相关性.结果表明,诱变剂在辣椒M2代株高,单株果数,开花期性状表现了生理损伤.数量性状变异的最优诱变剂量组合为60Coγ射线30(1×10)Gy 0.05 mol·L-1 HNO2处理70min,质量性状变异的最优诱变剂量组合为60Coγ射线70(1×10)Gy 0.05 mol·L-1 HNO2处理60min.M1代的发芽势,根长,成苗率损伤效应与M2代株高,单株果数突变率相关不显著.M1代的株高损伤效应与M2株高,单株果数突变率的相关性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3.
以唐菖蒲主栽品种超级玫瑰的花瓣及子球为外植体,分别建立了唐菖蒲花瓣、子球无性系,用秋水仙素和EMS对花瓣愈伤组织进行了诱导,对花瓣无性系、半致死剂量下秋水仙素及EMS处理的M1代进行了ISSR标记分析,并在M2、M3代对性状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表明:由花瓣愈伤组织可直接再发育成花瓣,由花瓣诱导的再生植株在幼苗发育过程中明显携带花瓣中原有色素现象;秋水仙素和EMS诱导愈伤组织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0.5、9.0mg/L;M1代ISSR分析表明:花瓣无性系变异率为2.13%,秋水仙素处理花瓣愈伤组织的变异率为57.6%;EMS处理花瓣愈伤组织的变异率为5.15%,子球无性系未获得变异植株;M2、M3代的性状观察结果证明变异单株分别在花色、植株形态、子球形成能力、出苗期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ISSR标记的M1代变异株与M2、M3代性状观察结果符合率为85.1%。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了解辐射对唐菖蒲M2代品质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将5个辐射剂量组的唐菖蒲"豪华"品种M2代种球植入大田,观察测定各种形态指标,并将结果与M1代对比。结果显示,M2代唐菖蒲各主要形态指标继承了M1代的变异特征,各指标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与M1代相比,M2代中低剂量辐射组的各项指标除子球数和新球直径外均未表现出高于对照,表明低剂量辐射对唐菖蒲生长的促进作用仅出现在辐射当代,对其后代影响较小。M1代中的13个具有观赏性状变异的单株,在M2代中有10株保持了变异性状,3株变异性状消失。在M1代未发现变异的群体中,其M2代又出现了11株观赏性状的变异单株。综合M1、M2两代中对观赏性状变异率的统计,变异率最高的剂量组是50 GY组,变异率为27.8%,并且该剂量辐射对唐菖蒲的损害较小,是唐菖蒲辐射育种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5.
用3种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2个玉米自交系种子,对其诱变后代M1生物学效应及其M3株系主要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个玉米自交系M1植株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及辐射损伤,具体表现在,株高和穗位高降低,叶面积减小,并且这种抑制损伤效应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它们的M1雄穗长和雄穗分技数均降低;低剂量处理就能引起RO8的穗长和48-2的穗行数在M1代产生较大变化.②诱变后代M3株系各性状出现不同程度的正向突变和负向突变,其中株高、穗位高及叶面积平均值与对照有显著差异的M3株系频率高于主要雄穗及果穗性状,说明这些性状的诱变效果更好;诱变后代各性状的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增大,表明辐射诱变能扩大玉米主要性状的变异谱,拓宽选择范围.此外,在48-2的M3代还获得了2个籽粒颜色发生突变的株系和2个雄性不育突变株系.  相似文献   

6.
用3种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2个玉米自交系种子,对其诱变后代M1生物学效应及其M3株系主要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个玉米自交系M1植株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及辐射损伤,具体表现在,株高和穗位高降低,叶面积减小,并且这种抑制损伤效应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它们的M1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均降低;低剂量处理就能引起RO8的穗长和48-2的穗行数在M1代产生较大变化。②诱变后代M3株系各性状出现不同程度的正向突变和负向突变,其中株高、穗位高及叶面积平均值与对照有显著差异的M3株系频率高于主要雄穗及果穗性状,说明这些性状的诱变效果更好;诱变后代各性状的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增大,表明辐射诱变能扩大玉米主要性状的变异谱,拓宽选择范围。此外,在48-2的M3代还获得了2个籽粒颜色发生突变的株系和2个雄性不育突变株系。  相似文献   

7.
EMS诱变玉米花粉M1代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含有甲基磺酸乙酯(EMS)的石蜡油溶液处理玉米自交系910,7019,齐319,丹340和联87的成熟花粉,研究了经EMS处理的花粉离体萌发率与处理当代结实率的相关性及M1代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花粉离体培养后萌发率随EM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与处理当代的结实率呈正相关;EMS处理的M1代引起了较大的生理损伤和生物学变异效应,主要表现为结实率低、出苗率低、出苗持续时间长、出苗迟缓、成株率下降、M1代群体的抽雄期表现提前和延迟等特性;M1代苗期变异以叶色变异为主,其中条纹叶变异最大,而成株期以雄穗变异为主,其中雄性败育变异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60)Co-γ射线辐照冬小麦花粉、子房及合子突变频率高(17.6~77.8%),M_1代既表现损防效应,又产生广泛变异,并能遗传,M_2代一般不产生大突变,只在个别性状上出现微小变异,M_3代可出现60%以上的性状趋于稳定的株系,从而大大简化了育种程序。细胞学观察表明,辐照单细胞的各处理,M_1、M2代的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高于对照,畸变率的高低与田间性状突变率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60Co-r射线对3个小豆品种的干种子加以辐照处理,其剂量分别为0(CK)、100、200、300、400、500、700Gy,研究了不同辐射剂量处理M1、M2代5个农艺性状的诱变参数.结果表明:(1)M1代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受抑制,其平均数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且M1的变异是多方向的,对剂量的敏感程度也因品种、性状而异;辐照处理致变力(h12)京农2号在400~500Gy剂量处理下综合5个性状为最大,而冀红四号在200Gy剂量处理下综合5个性状为最大.(2)M2代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的平均数在400Gy处理时均比对照显著增高,从变异系数的大小来看,M2变异范围较大的剂量株高为400~500Gy、单株美数为300~400Gy、荚长为400~700Gy和单荚粒数为300Gy左右.(3)诱导变异遗传力(h22)反映了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遗传变异方差占总方差的比率,单株荚数在辐射剂量为300~400Gy、株高在400Gy时的h22、GS、RGS较大.  相似文献   

10.
谷子航天诱变后代的农艺性状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选用冀谷12号干种子搭载第20颗返回式卫星进行处理,对诱变后代的农艺性状进行观察。结果显示:SP1代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势受到一定抑制,但拔节后植株生长势增强;SP1代出现的株高、穗长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变异,SP2代仍得到充分表现;SP1代入选株系各性状基本稳定,株高、穗长和单株产量平均值与SP2代相近,但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均较SP2代明显减小。表明诱变处理可使谷子产生丰富的变异,各性状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明显增大,而且正向变异较多,株高降低,穗长和单株产量增加。SP3代各性状基本稳定。空间诱变缩短了谷子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11.
辣椒炭疽病Collectotrichumspp.是韩国及中国辣椒的重要病害.比较了韩国炭疽病茵3个茵株和中国炭疽病菌3个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并进行了致病性鉴定.结果如下:(1)根据形态学特征,K1和C1,K2和C2及K3和C3分别鉴定为ColletotrichumgloeosporloideG类型,C.gloeosporioidesR类型和C.coccodes;(2)韩国茵株与中国菌株的致病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3)RAPD-PCR分析结果表明K1和C1,K2和C2,以及K3和C3的相似率分别为85.71%,71.43%,和50%.  相似文献   

12.
The semiconductor liquid junction cell n-GaAs/0.8M K(2)Se-0.1M K(2)Se(2)-1M KOH/C has been shown to attain 9 percent photovoltaic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in sunlight. Accelerated tests under 3100 degrees K light sources of several solar intensities indicate very low photocorrosion currents and high output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3.
彭家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88-1788,1799
对油菜品系优3进行了N+诱变处理研究,结果表明:N+诱变处理后,油菜品系优3 M2代产生1株乳白花突变体(正常黄花突变为乳白色花),自交后M3代表现白花∶乳白花∶黄花为1∶2∶1的分离比;用白花个体测交,后代表现白花∶乳白花为1∶1的分离比;用黄花个体测交,后代表现乳白花∶黄花为1∶1的分离比,表明油菜白花性状和黄花性状均受一对纯合基因控制,白花对黄花为不完全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4.
 内流型钾离子通道是植物钾离子吸收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已从多种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得到多个内流型钾离子通道基因(如AKT1, KAT1, SIRK和KST1等)。从内流型钾离子通道基因的分类、结构、生理功能及在植物的应用等4方面综述了关于植物内流型钾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烤烟品种K326、云烟85及云烟87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使烟草生产向最适宜区和适宜区转移。[方法]在贺洲、百色、河池种植K326、云烟85、云烟87,观察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分析各品种的稳定性及适应性。[结果]同一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在不同地区有一定差异,云烟87比云烟85的农艺性状好。云烟85的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最高,分别为1 947 kg/hm28、829元/hm2和75.3%,云烟87的最低。云烟85和K326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较强。云烟87的原烟外观质量最好。K326的化学成分相对最协调,云烟87的评吸得分最高。[结论]品种不同适应性也不同,烤烟的产量、质量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鄂东南晚稻“3414”试验施肥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浠水县进行晚稻的"3414"试验,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施对晚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晚稻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最大,且氮肥对磷钾肥肥效的发挥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得出,N、P2O5、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69.85 kg/hm^2、36.84 kg/hm^2和80.94 kg/hm^2。  相似文献   

17.
设置3种木薯花生间作模式(1行木薯间作2行花生(M_1H_2)、2行木薯间作3行花生(M_2H_3)、2行木薯间作4行花生(M_2H_4)),以木薯和花生单作为对照,研究作物对N、P、K的吸收与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3种间作模式在作物产量、磷钾吸收和氮磷钾利用效率上均具有显著间作优势,M_1H_2和M_2H_4模式在产值上具有显著的间作优势,M_2H_4模式的系统产量当量比和产值当量比显著大于M_1H_2和M_2H_3模式的,系统产量当量比与系统磷钾利用效率、系统氮吸收当量比、木薯磷钾利用效率当量比、木薯氮吸收当量比呈显著正相关;2)与木薯单作相比,3种间作模式木薯在产量、产值、磷钾吸收、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上均具有显著优势,木薯产量当量比与系统磷钾利用效率当量比、系统氮吸收当量比、磷钾利用效率当量比、氮吸收当量比呈显著正相关;3)与花生单作相比,M_1H_2和M_2H_3模式花生在产量、产值上劣势显著,M_1H_2模式花生在磷吸收、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上具有显著的劣势,M_2H_3模式花生在氮磷吸收上具有显著优势;花生产量当量比与花生氮磷钾利用效率当量比呈显著正相关。推荐选用产量和产值优势最佳的M_2H_4木薯花生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02年田间鉴定评价,从167份烤烟种质资源中初步筛选出的10个综合表现较好的种质进行进一步研究,筛选出抗(或中抗)TMV、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等3种主要病害的种质5个,抗(或中抗)其中2种和1种主要病害的种质分别为3个和2个;筛选出尼古丁含量低于1%和1%~2%之间的种质各4个;筛选出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较好的种质H80A432、Islangold、潘圆黄等。鉴定出现蕾期比K326早6~8d的种质Carifoniavalle、潘圆黄、台烟7号和台烟5号等;现蕾期比K326晚5~12d的种质CokerTobacco、落地黄和H80A432等。这些优质抗病的种质推荐给育种者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氮量对几个烤烟品种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云烟97、云烟99、K326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云烟99+135 kg/hm2施氮量处理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K326+75 kg/hm2施氮量的处理表现较差,云烟97+135 kg/hm2施氮量处理的纯收入最高,达36338.4元/hm2;K326+75 kg/hm2处理的纯收入最低,为20864.85元/hm2,其他处理的纯收入均在25500~30000元/hm2之间,投入产出比达1∶3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项目是为筛选出更多的品质优良和抗主要病害的烟草种质资源推荐给育种者利用而设立的。通过田间鉴定,从125个烤烟种质资源中初步筛选出11个综合表现较好的种质资源,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开展主要病害抗性鉴定;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以K326为对照进一步进行田间鉴定评价。结果表明:福泉大鸡尾、筑波1号等种质抗TMV;Cg7900454、6251、金烟6号、革杂基、津引1号等种质中抗TMV;有3个种质抗其它主要病害。有7个种质尼古丁含量较低(0.74%~2%);津引1号、筑波1号和85-5006等种质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较好。福泉大鸡尾和窝里黄0782等种质的现蕾期比对照K326早8d;革杂基现蕾期比K326晚5d。这些具有特异性的种质,特别是低尼古丁含量的种质直接推荐给育种者选择利用。而T51、窝里黄0782、6251和福泉大鸡尾经济性状较差,但有一定的抗病性的种质进行种子繁殖并保存,可供今后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