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以毯苗机插水稻为对照,探讨不同机插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毯苗机插相比,采用钵苗机插方式,水稻缓苗时间短、分蘖发生快,平均可增产4.8%,适当密植产量增幅可达5.4%.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水稻钵体毯苗机插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机插秧模式之一,详细介绍了水稻钵体毯苗机插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为验证钵毯苗技术在"稻虾共作"模式下机插秧技术优势,验证水稻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稻虾共作"水稻栽植环节机械化技术模式。2019年,安徽省滁州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在定远县桑涧镇河北村开展"稻虾共作"模式下钵毯苗机插秧+同步侧深施  相似文献   

4.
淮北地区水稻高产机械栽植方式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粳稻"甬优2640"、"甬优1640"和常规粳稻"连粳7号"、"徐稻3号"为试验材料,于2011年和2012年研究了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直播3种机械栽植方式的秧苗素质、生育进程、光合物质生产、温光利用、产量组成及品质。结果表明,移栽时钵苗机插方式秧苗素质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毯苗机插方式。与钵苗机插稻相比,毯苗机插稻、直播稻各生育时期均推迟,全生育期分别缩短8~10 d和20~22 d,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积温、光照时数以及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显著降低。钵苗机插方式水稻产量最高,毯苗机插方式次之,直播方式最低,各栽植方式间差异显著;相同栽植方式下杂交粳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粳稻。钵苗机插稻单位面积穗数较少,但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显著提高,最终籽粒产量显著增加;杂交粳稻钵苗机插方式产量分别比毯苗机插、直播方式显著提高10.2%和23.4%,常规粳稻分别显著提高5.6%和19.3%;直播水稻的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钵苗机插方式水稻籽粒品质较好。在淮北地区钵苗机插稻生育期提前,成熟早,提高了温光资源利用率,比毯苗机插和直播方式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水稻机械化栽插方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规格大钵育秧盘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钵苗机插有利于机插高产,以甬优538和中早39为材料,分别设计不同钵深(4mm、8mm、12mm、16mm)处理的钵形毯状秧盘,研究不同钵深大钵秧盘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钵碗深度可降低钵外根重和钵外根比,使水稻秧苗的根系很好的被保护在钵内,有利于秧苗根系生长发育,同时提高产量,其中甬优538和中早39的16mm钵深处理的产量分别为7.95t/hm~2和7.53t/hm~2,比4mm处理高出17.26%和10.74%;但钵深过大则会取秧困难,成毯质量变差,不利于机插。钵碗深度为8mm或12mm能够保证秧盘取秧顺利且秧苗成毯质量高,进而保证大钵苗机械插秧质量,同时有利于机插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连云港市水稻机插面积逐年增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但由于连云港地处江苏的北部,稻麦作物轮作时换茬时间紧张,同时普通毯苗机插技术应用于生产中时,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低播量、成毯性差、伤秧伤根严重、漏秧率较高、每丛苗数不均匀及返青慢等问题,无法发挥机插水稻增产潜力,制约了我市水稻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水稻钵苗机插技术是采用水稻钵苗插秧  相似文献   

7.
正钵苗机插水稻是稻作生产方式上的重大技术革新,集水稻抛秧和机插的双重优势,具有秧苗素质高、秧龄弹性大、机插无植伤、基本无缓苗期、产量潜力高等优点~([1-2])。近年来,在江苏、黑龙江等省、市的部分地区部分水稻品种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探索其在东台及相应生态区栽培综合表现,笔者于2017年进行了钵苗机插秧与毯苗机插秧苗优势比较和适栽密度的探索,为钵苗机插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选择适合本地区水稻农艺、农机相关要求的种植方式对水稻单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组在洞口县明友农机专业合作社选取相邻的3块面积进行对比试验,其中毯苗机插面积为2.87亩,钵苗机面积为2.61亩,抛苗面积为3.04亩。现就试验流程及相关技术、数据做一小结,同时也就试验的结果多角度进行全程、全面综合分析。一、试验设计项目组选取田块统一机耕、统一育秧、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收,栽培方式分别为毯苗机插、大钵苗机插、有序机抛苗。参试品种为中组143。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稻密苗育秧及配套机插技术在常州市金坛区大面积水稻生产中的适用性,以"南粳5055"水稻为试验对象,开展常规机插秧技术与密苗播种机插技术对比试验,分析两种机插水稻在相同肥料运筹和水分管理条件下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肥水管理条件下,密苗机插水稻的茎蘖数、穗数、每穗粒数均低于常规机插...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水稻机插秧作业时,通过侧深施肥装置将肥料按照农艺要求精确定量的施用在苗侧靠近根部泥浆中,并由浮船刮板覆土,实现秧苗根系对肥力的精准吸收,避免肥料随水流漂移,具有显著的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水稻生长、缩短秧苗返青时间、降低成本等优势,实现减肥不减产的目的,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水稻钵育秧苗机插技术特点及其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特点水稻钵育秧苗一般采用抛秧或摆栽的方法移植到水田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抛秧机或摆栽机,而传统的插秧机适用于盘式秧苗。这里介绍一种新插秧技术,就是用传统的水稻插秧机插栽钵育的水稻秧苗。这种技术不但保留了钵育秧苗栽植的优点,还增加了水稻插秧机的优势,可以说,水稻钵育秧苗机插技术开创了水稻插秧生产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插侧深同步施肥技术是在插秧机机插水稻的同时,利用插秧机配套施肥设备,一次性将基肥、蘖肥定位、定量、均匀地施于距稻苗基部3 cm、深5cm的土壤中,改变了水稻种植基肥、蘖肥的常规施肥方式,有效地将两次粗略施肥变成一次精准施肥。试验结果显示,其具有省工、增产、节本及增效等优点,极具推广潜力,且连作晚稻机插侧深同步施肥量以45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状钵苗较毯状苗返青  相似文献   

14.
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稻栽植机械化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要方向,也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与装备、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秧盘育秧是实现水稻机械化移栽的前提,重点分析了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作业自动化技术和精密播种智能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毯状苗机插秧和钵体苗机栽插是水稻机械化移栽的2种主要方式,移栽机械控制技术是移栽机械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分析我国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与装备的基础上,对毯状苗机插秧技术和钵体苗机栽插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对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加强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解决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双季晚稻和连作晚稻机栽植问题是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重点,提升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的播种均匀性、解决低播量下精密播种育秧、毯状苗插秧机纵向送秧的精准性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突破毯状苗机插秧技术的关键,研发经济高效、轻简型的钵体苗栽插装备是发展钵体苗机栽插技术的核心,加强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是栽植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水稻钵育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提质增效机械化技术在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应用基础上实现了水稻种植技术的又一次创新。该技术可提高水稻产量,提升稻米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达到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高效绿色农业发展。一、技术要点1.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规范全喂入(半喂入)收割机收获,全喂入收割机收获时将秸秆均匀抛洒覆盖地表,秸秆不积堆,秸秆长度8~10cm.  相似文献   

16.
水稻钵苗移栽是一种利用钵盘育秧的水稻移栽技术,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机械替代人工完成移栽是推广钵苗移栽技术的关键。为此,在以五杆双曲柄分插技术为核心的水稻钵苗移栽机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单穴内秧苗拉拔力小于抗拉断力,取苗秧夹夹持秧苗茎秆的取苗方式可行;水稻钵苗移栽机栽深和株距可控,栽植翻倒率为16.7%,漏插率为14.7%,伤秧率为3.4%,栽后第2天长型根,基本无缓苗;由根系生长来看,钵体苗表现更为粗壮,抗倒伏能力强;产量较同期毯状苗机插每穗平均增加4.6%。同时,针对水稻钵苗移栽机试验中所产生的作业质量、效率等问题,分析了农机和配套农艺问题,旨在对后续机具的研发提供参考,为水稻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  相似文献   

18.
正一、技术概述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就是采用安装有侧深施肥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同步将基肥或基蘖同施肥施入到水稻秧苗的侧深部位,使肥料成条状施入地表以下能够减少常规撒施底肥的人工和肥量,降低生产成本,做到避免肥力流失,提高肥效利用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目前,水田施入底肥的常规作业方式是全层施肥,就是在春整地(机翻地或水耙地)之前,用动力撒肥机或人力撒肥机将底肥撒入水田,再通过翻地或水耙地将底肥翻拌到耕作层内,期间肥料经过风吹、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就是在进行水稻机械插秧作业的时候,同步用插秧机上配置的施肥机向水田内施入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底肥,使肥料成条状施入地表以下,能够减少常规撒施底肥的人工和肥量,降低生产成本,做到避免肥力流失,提高肥效利用率和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机械化插秧及钵苗移栽技术的优势及前景,通过对比分析钵苗移栽技术与传统毯状苗机插,总结了水稻钵苗栽植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