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3.
4.
5.
根据当前国家支持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在传统蚕桑业生产效益下滑的情况下,经过分析考察试验,选择了薄壳山核桃产业作为新的发展方向。针对新出现的问题,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对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提出了一地二园三区四游的总体布局,即一个良种繁育基地,两个园区(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园),三个分区(核心区、辐射区、发展区),四种旅游方式(农家休闲游、生态餐饮游、自助采摘游、山地消暑游),以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带动山区经济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20年的引种观察认为,薄壳山核桃在红河州生长结果正常,栽培效益好,嫁接苗种植第三年开始挂果,10年进入盛果初期,8a生最高株产达13kg,每树冠投影面积平均产量0.17kg,种实饱满,取仁容易,味道香纯,品质优良,适宜在红河州海拔800~1600m的区域栽培。对红河州种植该树种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只要科学规划、种植、管理,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美国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 1998年 ,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漾濞研究站从浙江引种的美国山核桃林内 ,对金华 1号、绍兴 1号、山站 2号、长林 13号 4个品种的果实发育进行了观测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 ,这 4个品种都具有明显的缓慢生长期、迅速膨大期、硬核期、果仁生长期 4个发育期 ;果实的体积和重量生长速率有 3~ 4次高峰 ,并与各发育期吻合 ;胚在硬核期出现 ,经历 18~ 19天基本定型 ,胚出现果实到采收需经历 5 2~ 5 9天 ,研究为正确制定丰产栽培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气温和降雨量的分析认为 ,美国山核桃为喜热树种 ,漾濞引种的美国山核桃发叶开花时间比浙江早 10天左右 ,果实进入迅速膨大期反而迟 10~ 15天。 相似文献
12.
13.
薄壳山核桃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不同种子培养的砧木,采用不同的砧木和接穗处理方法及不同的嫁接方法进行的连续5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薄壳山核桃规模化扩繁的成套技术。这套技术包括选用大粒饱满种子,施足基肥,培育壮苗,壮苗于年前断根移栽,提前采集接穗并低温保存,用切接或劈接法嫁接,嫁接后增温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实生砧木的培育周期从2~3 a缩短为1 a,1~2年生砧木嫁接成活率稳定在80%左右;繁育出了良种嫁接苗1.5万株;建立了早实丰产示范基地6处34.67 hm2,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其中"马汉(Mahan)"嫁接苗造林后,2~3年始花,3~4年可挂果。 相似文献
14.
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的引种适应性报告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1974~2000年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省漾濞、永平、昌宁等地进行引种试验和扩大引种试验表明,该树种生长量以第7年最大,金华和绍兴品种结果多,产量高;山站2号和兴林13号各项丰产指标均低,株产量少;结实大小年明显,金华品种为2年一周期,绍兴为3年;与原产地浙江相比,品质较好;在中亚热带生长和开花结实表现很好。美国山核桃与国内外在良好管理条件下的产量和质量基本相同,适宜于云南省栽培。从而为云南省增添了一个新的经济林木树种,填补了核桃分布下限没有好的油料干果树种可供发展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16.
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的引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总结了云南53a来对美国山核桃引种、选种、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苗木繁殖、丰产栽培、虫害防治的研究进展和示范推广情况。认为美国山核桃市场潜力大,在云南栽培效益高、适栽区域广、符合该省经济林树种结构调整需要,将来定会得到大力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