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或合作社在稻田中进行小龙虾养殖。本文总结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主要包括田间工程建设、虾苗种投放与管理及"稻虾共作"水稻种植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稻虾种养,是中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第一大模式,在稳定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中国稻虾种养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稻虾种养产业发展模式,分析稻虾种养产业面临困境,提出促进稻虾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稻虾种养仍然处于政策环境良好、发展动力很足的战略机遇期,稻虾种养面积和产量稳步增加,区域稻虾生产方式特色明显,稻虾米和小龙虾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稻虾种养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江环湖平原和低山丘岗库区的周边。中国稻虾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稻虾“双水双绿”发展、稻虾米产业链发展、小龙虾三产融合发展、无环沟稻虾生态种养发展等为代表的五种产业发展模式。但也存在着水稻与小龙虾发展不协同、理论技术落后生产实际、稻虾产业体系有待健全、政策保障举措亟需完善等问题。因此,推动中国稻虾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需要以科学规划引领稻虾产业规范协同发展、以科技创新助力稻虾产业转型升级、以三产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以政策完善保障稻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二虾一稻综合种养模式的各个技术环节,具体包括田块准备、龙虾养殖、水稻种植等,分析了其经济效益,与一虾一稻种养模式相比,二虾一稻综合种养模式可以增产小龙虾26%以上,该技术适宜在低产、低效、低洼田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人间四月天,油菜花儿黄。对安徽农垦华阳河农场公司的农人来说,正是投放小龙虾虾苗的旺季。在刚刚建成的万亩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区里,虾苗成了香饽饽。稻虾种养大户汪景东算了一笔账:“今年虾苗卖得很火!去年这个时候虾苗才十几块钱一斤,今年卖到了34元,价格翻了一倍”。毋庸置疑,稻虾综合种养已上升为华阳河农场公司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名为“首位产业”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5.
<正>安徽省自2016年实施亩收千金稻、亩均增收1000元的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使得稻渔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尤以稻田养殖小龙虾发展迅速。寿县地处皖西,稻田资源丰富,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不仅速度快,同时潜力巨大,为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总结,现提出稻虾(小龙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稻田选择及田间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无为市洪巷镇稻虾综合种养环沟模式和平田模式,具体阐述了稻田改造、小龙虾投放、稻虾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稻虾综合种养实现一田二用,达到增产,增收效果,改变生产模式,由一虾一稻调整为二虾一稻,小龙虾产量可增加26%以上,效益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垦》2023,(11):4-5
<正>江西省国营恒湖综合垦殖场(以下简称“恒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鄱阳湖畔,距南昌市中心50公里,占地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万余亩,以水稻、小龙虾为主要产业,拥有江西省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基地。近年来,恒湖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神,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思路,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特色产业。2022年恒湖稻虾综合种养面积4万亩,年产稻谷8000万斤,小龙虾年产量超1000万斤,稻虾产业附属产品(黄鳝、泥鳅、甲鱼、杂鱼等)年产量140余万斤,产值达1.68亿元,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稻虾高效绿色种养模式发展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浙江稻虾(小龙虾)模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也存在产品产量低、重虾轻稻、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根据浙江省稻作制度的特点,创新了一种不开挖环沟、不破坏稻田结构和土壤耕作层的稻虾高效绿色种养模式,该模式增加了一季小龙虾的收入,不影响水稻产量,且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配套开展了“公司+农户+季节性流转”的发展经营模式,以县(市、区)域为单位,按共生与轮作面积1∶4~5的配置发展稻-小龙虾种养,实现了稻虾模式稳定的苗种供应,提升了稻虾种养的技术到位率,推动了稻虾产业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稻虾高效绿色种养模式是稳粮增效的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龙 《中国农垦》2019,(2):36-36
近日,安徽华阳河农场与中化化肥安徽分公司签订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依托中化稻虾种养技术力量,助推农场稻虾产业发展。华阳河农场稻虾种养发展迅速,面积由2017年的0.6万亩发展到目前的5万亩,稻虾种养技术成为制约农场转型发展的瓶颈。农场一方面利用职业农民培训的政策机遇,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外来先进技术,确保稻虾种养健康发展。协议约定,由中化公司协助农场编制适合本地的《小龙虾健康养殖模式》和《稻虾田水稻绿色种植模式》口袋书,并派驻专人现场指导稻虾种养、提供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1.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基于生态学理论,对稻田内的生态条件进行改善,通过适当稀种水稻,搭配饲养小龙虾等水生动物,利于构建稻渔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的农业生产模式。文章结合青阳县农业发展实际,对稻渔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进行介绍,以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为例进行了技术要点的总结,并结合青阳县明峰家庭农场稻虾综合种养效益进行分析,为该技术在青阳县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会昌县稻虾共作的种养技术,分别详细叙述了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和优质水稻种植要点,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分析了该综合种养模式的效益,以期为推广稻虾共作模式、提高种养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南县好水源南洲,天下好虾出稻里.近年来,南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大力发展稻虾产业,打造了集科研示范、苗种繁育、生态种养、加工出口、健康餐饮、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稻虾产业链,稻虾产业规模和影响力跻身全国三强. 2020年,南县稻虾种养面积达4万公顷,产小龙虾10万吨,稻虾米原粮3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140亿元;稻虾种养每667平方米产值可达6000元,纯利可达3000元;稻虾产业从业人员达12.8万人,18000多名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稻虾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14.
<正>一、基本情况水稻+小龙虾(克氏原螯虾)种养技术,充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发挥水稻与小龙虾共生互利作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岳阳市云溪区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通过试验示范,作为成功经验在云溪区进一步推广,已推广333公顷,且面积还在逐步增加。二、产量效益(每667平方米)种养品种产量(公斤)产值(元)种养成本(元)净利润(元)桃优香占509.4 1375.38 826.98 548.4小龙虾152.3 4873.6 2214.3 2659.3  相似文献   

15.
南县大力发展稻虾共生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几年来,南县依据县域湖乡优势条件,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强势推进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全县有适合开展稻虾共生的水稻田2.36万公顷,其中低洼稻田1.3万公顷。2015年全县稻虾共生面积达到4866公顷,每667平方米收入4000元以上,其中小龙虾产量突破1万吨,稻虾产值5亿元,综合产值规模突破9亿元,从事小龙虾相关产业的人数达到1.5万多人。2016年南县预计发展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1.3万公顷,为全县  相似文献   

16.
克氏原螯虾稻虾综合种养是近几年全国主推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在该模式中,苗种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之一,本文通过调研和总结提炼,以安吉梅溪草滩家庭农场的稻田苗种繁育为例,对小龙虾稻田苗种繁育技术要点进行阐述,以期可为养殖户及从业者提供指导或借鉴。  相似文献   

17.
赣北地区稻田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水稻和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的试验,总结赣北地区稻田小龙虾养殖技术,分析稻虾种养结合模式下水稻和小龙虾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稻田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小龙虾之乡"是湖北省潜江市的城市名片,潜江市申报的"中国虾稻之乡"近日已通过专家评审。潜江市小龙虾产业链条十分完整,虾稻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潜江市依托水稻和水产两大资源优势,探索出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粮渔双赢模式,开辟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新业态。湖北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已达387万亩,带动农民平均每亩  相似文献   

19.
该文分析了潜山市稻虾综合种养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选用符合稻虾综合种养要求的基地,规范田间工程建设行为,强化大户专业技术培训,跟踪技术指导,创建稻虾名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虾稻之乡”“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让一座城、一只虾一路走来成为了一家人。“潜江龙虾产业起步于2001年。18年来,我们以一只虾、一袋米为抓手,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目前,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育、生态种养、生产加工、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交易仓储、餐饮服务、节庆文化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2018年8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认定‘潜江龙虾’商标为驰名商标,至此,潜江龙虾正式走上了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品牌发展之路。”湖北省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介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