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嘉早17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联合选育的高产抗病专用型早稻品种。2007年,参加浙江省早籼稻区域试验,表现高产、抗病、穗大粒多,对稻瘟病的抗性明显,得到了广泛推广。基于此,针对中嘉早17做了一套栽培方案,下面是栽培方案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水稻种植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尤其在温州市乐清市地区,不仅重视水稻高产技术的应用,还创新出较多的水稻品种,其中,早稻有中嘉早17、中早39等,晚稻有甬优15、甬优17、中浙优8等。此类水稻的创新,不仅可以提升水稻种植效率,还能促进水稻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中嘉早17株型适中,稳大粒多,丰产高抗,分蘖力中等,谷粒椭圆形,落粒性中等,后期转色好,青秆黄熟,通过观察中嘉早17生育特征和综合性状表现,总结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密度与氮肥水平对早籼稻中嘉早17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中嘉早17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30万·hm^-2,氮肥施用量195 kg·hm^-2时,产量最高。在施足基肥和氮磷钾相配套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和适施穗肥,可确保嘉早17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农业部组织遴选了2015年170个农业主导品种,其中水稻品种30个,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嘉早17、中早39、内5优8015、中浙优1号、天优华占等5个品种入选,这5个品种都是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其中,中嘉早17已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稻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中早39适  相似文献   

6.
早晚稻两季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晚稻两季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品种以中嘉早17和浙408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二者植株中等,结实率高,产量高,且有一定的增产潜力,适宜推广种植;晚稻品种浙优12植株中等,抽穗早,产量高,是双季稻搭配种植的首选良种;嘉优2号和绍粳18的熟性、经济性状和产量等表现中等,可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7.
中嘉早17是超级稻专用型常规早稻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适宜加工、适合机械栽培等优点。福鼎市于2011-2017年累计推广约800hm~2。总结该品种在福鼎市进行机插栽培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机插生育动态变化特点、机插育秧技术和本田期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两优早17是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福建省福鼎市作早稻种植,表现生育期适宜、高产、矮秆、抗病性较强、高产等优点,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籼稻金早47和中嘉早17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早47和中嘉早17为研究材料,采用4种不同的栽培技术(旱育移栽、直播、抛秧和机插),以探讨早稻种植的最佳的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品种产量均为,旱育抛秧直播机插;以旱育移栽最高,金早47产量为6.223t/hm2,中嘉早17达到6.574t/h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龙游县双季稻机插主栽品种搭配试验,经机插适应性、丰产性等性状比较,选择出适宜本地机插的双季稻搭配较佳组合7组,即中嘉早17-甬优9号、中嘉早17-甬优15、中嘉早17-秀水134、中嘉早17-绍糯9714、金早47-甬优15、金早47-甬优9号-金早47-浙优18。  相似文献   

11.
杂交糯稻新品种——嘉糯1优3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檑1优3号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研究所、用三系不育系嘉农wxA1与嘉糯恢3号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糯新组合。该组合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前期早生快发,后期转色好,熟期适中,米质优于当地主栽常规糯稻荆糯6号等特点,适宜于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其在龙岩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嘉33”(原名“嘉04—33”)属中熟晚粳品种,于2001年由嘉兴市农科院和苏州市种子管理站以“嘉991”/“单测56”杂交育成。我区于2006年引进,经试验示范种植,表现较好。一般亩产500~550kg,高产田块亩产可突破600kg,2007年百亩高产示范田,实收亩产605.7kg,其中2.18亩高产田,亩产621.5kg。该品种适于苏州、嘉兴等地栽培种植,在大面积推广种植中,  相似文献   

13.
对10个早稻品种(组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适合益阳种植的早稻品种(组合)有4个,分别为中嘉早17、株两优早22、陵两优211、株两优819。  相似文献   

14.
"嘉67"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选育的常规单季晚粳稻,具有稳产、高产、米质优等优点,是海盐县优质晚稻"五优联动"指定品种,2020年在海盐县的种植面积达5 427 hm2。为促进"嘉67"在海盐县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现对该品种在海盐县的种植表现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以供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7月8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联合选育的超高产抗病专用型早稻新品种中嘉早17,2011年在江西推广面积达8.7万hm2,鄱阳县珠湖农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经专家组现场抽样测产,实际每667 m2达到653 kg。专家组认为,中嘉早17田间表现株型松散适中,茎秆粗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32-33
总结光身软香稻品种嘉58在苏州地区的种植表现,并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杂交糯稻新品种嘉糯Ⅰ优2号在闽北作再生稻的种植表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嘉33"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优质等优点。为促进其在上海市的推广种植,简要介绍了其在崇明农场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介绍了该品种的机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早籼稻中嘉早32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合作选育的常规早籼新品种。根据2007年、2008年的试种和示范推广工作实践,总结了中嘉早32在瑞安所表现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嘉优中科1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选育的早熟、超高产三系籼粳杂交稻新组合.2017年-2019年,"嘉优中科1号"在江苏省沭阳县进行试种展示,表现出超高产优势,且连续两年达到"吨粮田"高产水平.为促进"嘉优中科1号"在沭阳县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在总结其种植表现的基础上,从田块选择、播种、肥料运筹、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