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水稻的低温冷害有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三种。所谓延迟型低温冷害是指因气候条件差,生育积温满足不了作物需求,作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生育延迟.抽穗开花延后,成熟度差,而对作物产量造成的危害。障碍型低温冷害是指作物进人生殖生长期后,因低温穗尖退化,花粉发育不良,开花受精受到障碍,产生空壳粒而对作物产量的危害。两种冷害并发叫混合型冷害。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属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大豆生育前期受延迟性低温影响,生育后期受早霜影响,某些年份生育中后期受障碍性低温影响,常抑制大豆生长,推迟生育期,造成贪青,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抗低温冷害、促熟增产要采用综合措施,从种到收采用一切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措施,不能单纯依赖某种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农作物在0℃以上的相对低温下受到的伤害或不利影响称为冷害。耐寒作物、喜温作物都有可能遭受冷害。蔬菜冷害往往加剧病害的发生,菜农对蔬菜冷害的认识不足,不把冷害当回事,往往仅喷药防治,因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蔬菜作物春季低温冷害往往发生在3~4月春播期间。一、冷害对番茄的影响番茄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差别。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2℃左右。苗期对低温适应性较强,经过锻炼的幼苗可忍受0℃甚至-3℃的短暂低  相似文献   

4.
低温对玉米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喜温作物,各生育时期对温度的反应都较敏感。在我国北方玉米种植区,温度常常是制约玉米生育及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年份由于低温时常导致冷害,造成玉米严重减产,降低品质。因此研究低温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找出其冷害指标,对于更好地开展玉米冷害发生规律分析和开展冷害农业气象预报服务、在冷害之年夺取玉米  相似文献   

5.
冷害对黑龙江克拜地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防御低温冷害,通过对受冷害与未受冷害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冷害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害使大豆减产,百粒重减轻,差异达1%显著水平;同时大豆成熟期延后,生育日数增加;此外,冷害还可使大豆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主茎荚数、全株荚数、全株粒数、完全粒率变小。通过毁种试验得知,为挽回冷害损失,当遭受中度或者重度冷害时应该毁种。  相似文献   

6.
<正>低温冷害是影响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灾害之一。它具有大尺度性、综合性及地区差异性等特点。现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将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低温冷害的概念农作物在零度以上相对低温受到的伤害,可使作物生育延迟,或使生理活动受阻,造成减产。延迟型冷害作物外观常无明显变化,故有"哑巴灾"之称。二、形成冷害的原因春季冷空气入侵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常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引起早稻烂秧死苗。一般在东亚槽深厚、副热带高压  相似文献   

7.
水稻低温冷害是指水稻遭遇生育最低临界温度以下的低温影响,从而导致其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的灾害。根据嘉禾县1981—2013年气象资料,运用灰色关联理论系统分析了冷害与水稻生育各因素之间的动态关联,并阐述了水稻低温冷害类型、特征、影响及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8.
低温冷害致灾机理研究进展及东北抗冷害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作物低温冷害研究,实现东北地区作物抗冷害减灾保产,探讨了低温对作物细胞分裂期到灌浆期的影响,以及不同生殖器官的冷害敏感程度。低温引起作物不孕,花粉和胚珠不孕,导致无法受精,进而影响籽粒灌浆。总结分析了低温胁迫的生理学原因,即:植物激素、糖类的变化。根据东北地区低温冷害的致灾机理,从筛选适宜作物品种、培肥地力、可降解地膜及秸秆覆盖、化学调控等方面入手,对东北地区作物抗冷害减损保产策略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水稻生产中对低温冷害的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较高的最适温度下生育最好。在水稻各生育时期,低于最低临界温度,种子发芽不齐,出苗晚幼苗不健壮,降低田间保苗率和成活率;分蘖晚有效分蘖少不能保证足够穗数,并会推迟抽穗,产生延迟型冷害;孕穗期低温,则大量枝梗和颖花退化,甚至花粉不能正常发育而发生障碍型冷害,减少每穗粒数,降低结实率;后期低温,影响开花受精和有机物质转运,造  相似文献   

10.
低温冷害一直是影响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性气候因素.低温冷害是指作物生长发育期间遭遇低温,造成作物不能充分成熟而导致的减产.统计表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的综合发生频率为25.2%,即一般每隔3~4年就会发生1次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农六师低温冷害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农六师低温冷害对棉花生长发育的特点,低温冷害对棉花生育造成很大影响。做了分析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1994~ 2 0 0 2年在东北农业大学校内农学试验田进行了作物定位轮作的长期试验研究 ,分别就不同作物轮作体系的土壤微生物、土壤优质真菌及土壤肥力的演变做了研究和分析 ,现将 1997年大豆、玉米、小麦可生育期间对其土壤微生物环境影响结果加以总结。结果表明 ,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前期较低 ,生育盛期和成熟期较高 ,土壤真菌数量以前期最高 ,生育中后期数量有所减少 ;三种作物相比 ,大豆对微生物的繁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玉米冷害的关键期及生育不良型冷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果是利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形成的垂直气温条件的差异,采取地理播种法和地理移栽法取得的。低温对玉米生育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积累过程。幼苗期低温处理,对抽穗、成熟和产量的影响甚小,随着处理期后延,减产逐渐加重,以灌浆期低温处理为最重。因此,低温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期是抽穗后的灌浆期。玉米早熟种从抽穗到成熟需要积温800℃,还需要≥20℃的高温日数20天以上,才能成熟良好。玉米冷害除了延迟型、障碍型、混合型三种类型外,还有生育不良型冷害。该类型特点是:苗期阶段低温,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减产,但不延迟玉米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1997~2002年在东北农业大学校内农学试验田进行了作物定位轮作的长期试验研究,1997年对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了测定,以探讨轮作与连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在前期数量较低,在生育盛期和成熟期较高,土壤真菌数量在前期呈现较高的水平,后期数量反而较低;大豆对各类土壤微生物的繁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作物生育中后期才有表现;玉米连作使土壤微生物数量略有减少;小麦连作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衍。大豆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与大豆生长发育状况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冷害是指在作物生长季节0℃以上低温对作物的损害,又称低温冷害。冷害使作物生理活动受到障碍,严重时某些组织遭到破坏,但由于冷害是在0℃以上,有时甚至是在接近20℃的条件下发生的,作物受害后外观无明显变化。例如在北方夏季,由于玉米长期以来适应了高温的条件,对稍低的温度不能适应,当日平均气温降低至20℃以下时,便影响正常生长。1冷害对玉米的危害1.1冷害指标玉米的日平均气温15~18℃为中等冷害,13~14℃为严  相似文献   

16.
低温冷害对我省棉花生产是个严重威胁。一九七七年我们开始对棉花的低温冷害及其防御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调查总结,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一、花棉的低温冷害棉花产量的高低固然与品种、栽培技术有密切关系,但气候条件的优劣,特别是温度的高低影响极为明显。因为棉花是喜温作物,各个生育阶段的起点温度高,全生育期需要的积温多。如发芽的起点温度一般需12℃,早熟品种最少的也得10.5℃,现蕾的起点温度为19℃,棉纤维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5.6℃。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免耕(5 cm)、旋耕(15 cm)、浅耕(22 cm)、深耕(32 cm)4种耕作方式以及在免耕基础上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花生3种不同轮作方式对河南省褐潮土区作物主要生育时期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碱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作物主要生育时期内,不同耕作方式和轮作方式下的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与作物的生长及需肥规律基本一致;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较大,免耕的酶活性最高;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在小麦生长前期不明显,在小麦灌浆期脲酶活性依次为:免耕>旋耕>浅耕>深耕:对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明显.不同作物对土壤酶活性影响不同,小麦-玉米的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较花生和大豆高,而3种磷酸酶在小麦-花生处理中更活跃.  相似文献   

18.
为黑河地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黑河市1960-2015年6个气象台站作物生长季的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黑河地区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1960-2015年5-9月黑河地区平均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9℃/10a,作物生长季发生低温冷害呈逐年代减小趋势,一般冷害发生率为西多东少,严重冷害发生率为北少南多,其空间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因子和地形与地势因子综合作用的影响;黑河地区发生低温冷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受气候变化背景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前ENSO事件年是黑河市低温冷害的多发年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ENSO事件影响而低温冷害的发生率减小。  相似文献   

19.
水稻上的低温冷害,是指在水稻生育期间,因气温比平常年显著降低,影响水稻生育而造成减产的灾害。导致水稻冷害的低温,并不是使水稻植株冻结的低温,与单纯霜害或园艺作物受冻害的性质都不同。  相似文献   

20.
低温灾害是呼伦贝尔市农牧林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包括生长季节的冷害春末秋初的霜冻以及冬春季的寒潮等。1低温冷害指标的确定各种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及每个生育阶段,需要一定的热量和适宜的温度,如果生长的环境温度低于其下限,则引起作物生育期延长导致秋霜前不能成熟,或直接危害结实器官,造成减产歉收。这种以低温为特征的灾害称为"低温冷害"。在生长季节里,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比树木和牧草尤为明显而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