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洲鲥鱼养殖的瓶颈和对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从美国引进近千万粒受精卵,形成了养殖美洲鲥鱼的热潮。尽管养殖面积和数量逐年扩大,但事故频频发生,鲥鱼养殖成功率很低,给养殖广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我们对美洲鲥鱼的养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培育出鲥鱼苗种80多万尾和6万条商品鱼,育苗成活率高达80%以上,养殖成活率为60%左右。本文总结了笔者的养殖实践经验,列举了养殖户失败的教训,对目前鲥鱼养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基于对美洲鲥鱼的养殖技术方面不断的探索,结合3年来的养殖经验,就养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美洲鲥鱼养殖技术的提高有所裨益。一、养殖密度鲥鱼的集群行为决定着它非常适合用高密度集约化模式进行人工养殖。鲥鱼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的摄食率显著高于低密度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死亡率较低。鲥鱼的集约化育苗经验表明,育苗早期(体长小于15毫米)的养殖密度可维持在1万~3万尾/米3;但需要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3.
美洲鲥鱼苗种繁育与工厂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晓燕 《水产养殖》2013,(12):29-31
美洲鲥鱼与长江鲥鱼的外形基本一样,二者DHA的营养价值相同,在市场上既可作为资源奇缺的中国鲥鱼的替代品种进行养殖、推广,又能成为泰州市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为高效渔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2010年6月,泰州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开始在泰州市长江名贵鱼类产学研中心开展了美洲鲥鱼的亲体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探索,同时开展了温室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2011年至2012年共生产商品鲥鱼11 804 kg,平均每平方米年产量10.14 kg.2013年繁育美洲鲥鱼鱼种65 000尾,其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美洲鲥鱼,又称美国鲥鱼,是在长江鲥鱼(又称中华鲥鱼)濒临灭绝的情况下,作为替代种于2003年引入中国。已在全国12个省市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成为国内最珍贵的养殖种类之一。目前,我国美洲鲥鱼的养殖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随着养殖规模逐年增长,养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逐渐显现。本文结合多年来在美洲鲥鱼养殖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美洲鲥鱼养殖现状和产业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多年来在鲥鱼养殖专项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的实践经验,对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在我国的养殖现状,尤其是对目前鲥鱼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失败教训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开展品系遗传改良、生产全雌鲥鱼、优化养殖技术和工艺等突破鲥鱼养殖产业发展瓶颈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美洲鲥养殖以工厂化温室养殖为主,然而温室造价大,产能低,养殖成本高,因此尽管美洲鲥引进我国已经近20年,但养殖产量依然没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本试验利用工厂化温室和室外土池塘、室外网箱相结合进行美洲鲥"两段式养殖"模式的探索,在工厂化温室进行美洲鲥鱼苗阶段的培育,经过越冬后放至室外土池或  相似文献   

7.
本项目组于2004年至2007年间在工厂化养鱼车间成功进行了美洲鲥鱼的商品鱼养殖,总结出如下养殖经验,以供参考。一、养鱼设施要求高密度条件下,美洲鲥鱼通常集群摄食,且对周  相似文献   

8.
美洲鲥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又名美国鲥鱼,目前,华东地区受地域气候的影响,多采用设施养殖,成本较高,使得美洲鲥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泰州市秋雪湖渔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摸索,建立了采用地下水及塑料薄膜保温大棚的美洲鲥集约化养殖技术,2010-2012年,试验了5个专用养殖池、总面积约300米2,配套微孔增氧技术,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相关的技术模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美洲鲥,学名Alosa sapidissima,又名美国鲥鱼、美洲西鲱。美洲鲥以其肉质细嫩、丰腴肥美而著称,深受消费者青睐,经济价值极高。由于美洲鲥的受精卵引种孵化、池塘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亟待形成一套受精卵孵化、苗种人工培育驯养技术。美洲鲥鱼苗摄食早,基本上在水温20℃左右、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美洲鲥鱼在崇明区的池塘养殖情况。经过16个月的养殖,美洲鲥鱼从4-5cm的鱼苗生长到平均体重584g的成鱼;美洲鲥鱼整个养殖过程的成活率达88%;在崇明区具有良好的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11.
美洲鲥鱼工厂化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美洲鲥鱼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名贵水产品,但是美洲鲥鱼具有"触鳞即死"和"离水必死"的娇贵习性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养殖难度,因此泰州市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成功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鲥鱼工厂化养殖技术。美洲鲥鱼(又称为美国鲥鱼)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极高,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名贵水产品,市场需求量较大,近年来逐渐形成了养殖热潮。尽管养殖面积和数量逐年扩大,但鲥鱼"触鳞即死"和"离水必死"的娇贵习性增加了鲥鱼的养殖难度,部分养殖户多年养殖仍不得其法,事故频频发生,给养殖户带  相似文献   

12.
<正>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隶属鲱形总目,鲱形目,鲱科,西鲱属,自然分部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为洄游性鱼类。2000年左右,作为水产良种引入我国开始养殖。大丰珍田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利用旧养鳗池养殖美洲鲥鱼,经过不断的学习、摸索和总结,现在养殖成活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现将2017—2018年的养殖  相似文献   

13.
美洲鲥鱼为人们所喜食的优质水产品,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经过2005、2006年连续两年引进、培育,已能进行规模化培育大规格鱼种和成鱼。美洲鲥鱼生长速度快,易于规模化养殖,但病害亦较多,现将美洲鲥鱼培育过程中发生的寄生虫病害及治疗措施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美洲鲥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洲鲥鱼是我国近年引进的优良水产品种,其生活习性、肉质等与长江鲥鱼相近,美洲鲥鱼的成功驯养,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鲥鱼的需求,而且还可进行放流,补充江河中鲥鱼资源。2005年7月引进500尾美洲鲥鱼乌仔,经过4个月精心培育,全长平均达15cm,成活率达76.3%。根据国内外学者关于美洲鲥鱼的相关报道,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并简要介绍美洲鲥鱼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5.
美洲鲥的生物学特性及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海洋与渔业》2008,(10):35-36
美洲鲥(A losa spidissima)隶属于鲱形总目、鲱形目、鲱科、西鲱属,是一种高档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DHA含量高,深受民众喜爱。加之近年来,随着长江鲥鱼的濒临灭绝,而美洲鲥无论在外形大小还是在营养价值上都和长江鲥鱼非常相似,国内许多地方都将美洲鲥作为优良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并推广养殖。由于美洲鲥具有好动、易集群、对外界刺激应激反应强等特点,使得这种名优鱼类在养殖技术上要求较高,尤其是池塘养殖更应加强管理,做好养殖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工作,作者结合池塘养殖美洲鲥的工作经验,将池塘养殖过程中各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旨在为进一步推广养殖该鱼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美洲鲥隶属于鲱形总目、鲱形目、鲱科、西鲱属,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大西洋东西沿岸的河流和海洋中。美洲鲥是生殖洄游性鱼类,肉鲜味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与濒临灭绝的中国鲥鱼的外形相似、肉质相媲美,在中国鲥鱼濒临灭绝的情况下,美洲鲥的人工养殖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浦东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2—2010年连  相似文献   

17.
<正>为充分利用一龄鲥鱼种对养殖水温适应性相对较强的特点,实施一龄鲥鱼早期在室外土池养殖,到11月下旬再移入室内温室大棚养殖的两段式养殖模式,并在实际试验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就江阴市锦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2022年实施的一龄美洲鲥室外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养殖条件1.室外池塘准备室外养殖试验池选择了温室大棚相邻的室外土塘,水源与生态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18.
美洲鲥鱼安全越冬技术及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和2006年引进2批美洲鲥鱼乌仔,经过前期培育,全长平均为15 cm;11月中旬,水温降至15~20℃时,进入冬季管理,采取升温措施可以保证其安全越冬;并阐述了其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美洲鲥鱼幼鱼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路循环水系统,在生产规模的养殖条件下,对美洲鲥鱼幼鱼的生长率、死亡率、饲料系数和水质进行了观测。经过120d的饲养,鲥鱼幼鱼的平均体重从44.8g达到226.07g,是最初体重的5.05倍,平均日增重为1.51g,成活率为97.6%。在第30d、第60d和第120d的饲料系数分别为1.66、1.73和1.19,随着幼鱼的生长发育,饲料系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是关于美洲鲥鱼幼鱼饲料系数研究的首次报道。在试验后期,氨氮含量升高,高达1.58mg/L,尽管未出现死亡现象,但生长率显著下降。本试验表明,该生产规模的双路循环水养殖系统适合美洲鲥鱼幼鱼生长特点,成活率和生长率均远远高于鲥鱼养殖业的平均值;温度20~23℃时,美洲鲥鱼幼鱼生长迅速;当温度低于18℃时,生长变缓。氨氮含量超过1.00mg/L可能制约美洲鲥鱼幼鱼的生长。该系统的水处理效率和养殖密度的优化管理和研究将进一步推动鲥鱼集约化健康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比较中华鲥(Tenualosa reevesii)和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两种鲥鱼洄游路径中对温度的适应性特征,结合笔者多年来在美洲鲥养殖及技术研发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美洲鲥在繁殖、育苗和养殖阶段的温度适应性变异现象,提出适合美洲鲥养殖的温度和水质管理方案,以期降低高温缺氧综合症(thermal hypoxemia)和低温水霉病引发的养殖风险,促进其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