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力 《绿色科技》2011,(12):48-51
通过对历史地域文化与滨水景观设计之间关系的研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长葛市清潩河景观设计项目,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原则、手法等进行了探讨。从城市风貌建设的角度来探讨滨水景观设计的历史文脉元素对城市风貌特色中的反映,指出了挖掘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印记和文化内涵,尝试解析城市形象的特色,并由此确定城市风貌的定位,为当今城市形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将场所精神引入城市带状公园设计中,可以延续地域文脉,让人们产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对于园林的不同空间营造具有重大意义。从场所精神的基础理论出发,阐述相关概念,总结场所精神理论指导带状公园设计的重要作用,结合西安唐长安城遗址公园、洛阳洛浦公园两个案例,探讨带状公园实际应用中场所精神的表达。在带状公园设计中,场所精神可以通过3个方面来表达:合理利用场地现有元素,尊重场地历史文脉;以园林景物的象征手法再现场地景观元素;注重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3.
王昀  杨利华 《绿色科技》2014,(8):129-131
指出了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及不同阶级留存下的历史印记,是城市的灵魂。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就是在经济发展与城市文脉的对立关系中,建立起一种赋有创造性的关系。城市道路景观只有融入城市文脉才能具有生命力,散发出属于自己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以金华市婺州公园改造提档工程为例,改造后的公园景观个性突出,地方特色浓郁,与城市景观融揉。分析其成功的关键,主要是在设计初期,从整体出发对城市文脉的正确解读,在反映和突出城市个性的基础上,决定设计基调。设计过程中,注重与其它新建绿地的衔接,合理保留利用原有园林素材,图案装饰实现文化包装,节约经济地实现旧景的成功改造。归纳总结其成功经验,对其它城市旧景改造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南京石头城公园的规划设计思路、平面布局和重点景观设计特点。通过对历史文脉的梳理、环境空间的重塑,构建出集“山、河、城、林”为一体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6.
植物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物景观的设计是城市湿地系统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以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和总结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模式与方法,探索生态、文化、景观等理念的现实显现.坚持以生态设计思想为根本,结合人文内涵设计、历史文脉及意境设计等方法,营建具有地域性、乡土性、人文性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7.
将参与性景观设计的概念引入到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中,通过对城市湿地公园参与性景观设计原则与景观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了参与性景观设计在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绵阳小枧生态湿地公园这一实例,分析了该湿地公园在参与性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对类似湿地公园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场所文脉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本文从场所文脉的角度以昆明市呈贡新城春融公园为例进行了论述。春融公园的规划以场所文脉中的"山水文化、青铜文化、农耕文化"为典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运用景观造园的手法在公园中给以集中的回归展示,旨在为游人提供一个可游、可赏、可居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层面的公园规划--浙江温岭锦屏公园的规划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锦屏公园规划运用生态园林规划方法,提出自然生态恢复设计和延续乡土文脉等设计策略,通过还原公园场地的湿地功能、保护或恢复河岸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延续温岭当地的乡土文脉,并在具体内容或细节上采用生态技术和措施,实现支持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琛 《山东林业科技》2010,40(1):54-56,22
通过对重庆市台湾原住民文化广场景观设计项目的分析,总结出将文化信息通过符号学途径应用到景观设计中的方法。寻求当代城市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需要更加关注设计所表达区域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系统地研究其地方历史和民族精神,同时还要发展和突破传统,给传统的设计符号注入新的内涵,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苏引江 《绿色科技》2012,(11):22-24
介绍了柳州园博园城市展园的情况,分析了城市展园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探讨了城市展园文化表达的内容和方式。通过对柳州园博园主要城市展园的调研,认为其城市展园景观设计特征鲜明,为展园设计的地域文化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湿地公园保护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双修”是指导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理念,同时城市湿地公园也是“城市双修”重要实践对象。为此,以“城市双修”理念为指导,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通过对生态环境修复、文化内涵修补、功能空间修补与湿地景观设计等相关概念的诠释,设计了荆州市西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并提出了文化、功能、水体、植被方面的具体修复策略。为“城市双修”在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方面的应用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制度化演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西风东渐的影响和"双城模式"的推动下,广州近代城市公园在多种制度的交替中演绎形成。融合取舍封建宅园和衙署花园与殖民的租界公园中的合理内核,是民主制度表达的物化形式之一,并赋予特有的社会时代价值导向,演绎着城市自身发展的逻辑与文脉。面对当今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可为我们寻求改善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景观设计之魂,景观中文化的充分表达,能够丰富景观内涵,提升景观设计文化品质。本文以永州怀素公园为例,将书法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怀素公园书法文化的特征进行归纳与分析,探究文化表达的认知、载体、源流与方式,总结书法公园文化景观表达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倡导深入挖掘场地文化特色,提炼文化因子,将文化与景观巧妙融合,以期为其他书法公园景观文化表达提供借鉴案例。  相似文献   

15.
乐清市双雁公园是城市发展中的规划城市中心公园,探索了“以人为本”,互动因子与景观要素结合的公园设计理念,并运用城市景观设计和生态学理论,结合当地实际创造了一个具有瓯越文化气息,富有海滨城市特色,充满人性化,集生态与童趣于一体的城市游憩空间。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城市特色的内涵;系统梳理了遵化市城市绿地系统特色要素构成,即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指出遵化市城市绿地系统特色应通过以下6点来塑造,即顺应良好的城市地理环境条件,与城市布局结构形成共轭关系,布局上尊重城市自然肌理,城市蓝脉水系的营构,尊重地方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绿脉特色。  相似文献   

17.
城市面貌国际式的盛行很快导致了世界各地建筑单一、雷同的结果。枯燥缺乏人情味的建筑和城市面貌,使得反对国际式的呼声越来越高。设计师又重新重视人们开始寻求人性化的城市环境和建筑及公共艺术的需求,重拾地方和历史以及强调大众商业文化的设计思想,通过公共艺术来凸现地方文脉。  相似文献   

18.
章青亚 《中国林业》2010,(12):44-44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城市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文脉。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逐渐远离我们,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圣地等等城市形态,作为完整表达建筑和城市意象的文脉,被成片、成街、成坊地拆除,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融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了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基本原则,提出了惠州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惠州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的含义,剖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城市景观设计中文化表达的三种方式:一是视觉符号化表达,二是场景氛围的营造,三是精神与心理的满足。指出了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只有深入理解城市文化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并且有意识地将城市文化融入到城市景观之中,才能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