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植物造景为侧重点,从文化基础、功能作用、表现形式以及展现的重点等几个方面,对中外园林艺术造景文化的差异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物造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受传统文化思想和审美观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和与之相应的造景艺术手法。所有这些特点构成了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独特的文化理念。通过回顾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的历史,剖析了植物造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的广泛性,对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作用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论述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特征与手法,园林意境的创造与植物造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独具特色,对营造现代园林景观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为出发点,系统阐述了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特点,对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影响,并给出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以期营造出更具特色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4.
太原碑林公园是以书法篆刻为主题内容,通过改造地形、营造建筑、布置园路和种植树木花草等途径,采用中国式的园林造景艺术,以综合法造景的混合式文化园林。该文对太原碑林公园的主要景观的造景方法及如何突出主景进行了分析,该园林作品主景表现突出,景观错落有致,总体设计风格古朴庄严,典雅别致,精致协调。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植物造景强调植物景观的视觉效应,但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赋予了其更多更广的内涵。从植物造景的概念出发,结合菏泽市实际,探讨了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植物造景的概念、要求、功能、植物多样性以及植物造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等方面内容,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造景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阐明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含义入手,剖析目前存在的一些误区,重点论述城市广场植物造景设计中的生态、景观及文化原则,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在海洋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园林中的植物体现海与岛的特性。日本园林植物造景以常绿树、红叶树、整形灌木、苔草等为主要元素,植物用量不多,却很精致,运用修剪、吉配等手法,创造独特的日本园林植物景观,给予中国园林的植物造景以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造景手法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及哲学思想的智慧,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经常应用传统的造景手法,增加了现代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该文就传统造景手法中的主景手法、层次手法、借景手法、分景手法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运用作出了分析,以为现代园林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黄海玲  龚本海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1):1378-1381
【目的】分析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现状及特点,为茶花专类园植物景观及造景特色的营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对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茶花配置形式不够丰富、特色文化不够突出等问题。【建议】在增加植物季相变化、丰富茶花配置形式、突出文化特色方面加强植物造景建设,营造别具特色的公园自然环境景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遂宁圣莲岛植物提升方案为例,在分析项目背景的基础上评价了植物现状,进而从植物景观主题优化、空间布局优化、植物景观分区优化方面探讨了"文以明道"在优化方案中的应用,强调要充分考虑从植物造景的角度展示文化内涵,进而更好地将"文以明道"运用到现代植物造景中。  相似文献   

11.
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海玲  龚本海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1):1378-1381
[目的]分析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现状及特点,为茶花专类园植物景观及造景特色的营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对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茶花配置形式不够丰富、特色文化不够突出等问题.[建议]在增加植物季相变化、丰富茶花配置形式、突出文化特色方面加强植物造景建设,营造别具特色的公园自然环境景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梅文化及梅花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梅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梅文化深厚的意蕴对梅花造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梅花与园林要素结合,可形成"情"、"意"、"景"、"趣"交融的环境;此外,梅花与雪、月、鸟禽等结合,更能烘托梅花的清新明艳,提高园林审美情趣。在现代园林中,梅花应成为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园林造景中应借鉴和发扬古典园林中梅花造景的优良传统及其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广东梅州梅花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状况,通过调查梅州城区的公园、景区现有的梅花造景方式,介绍了梅花在园林造景中的主要方式,包括作为主景、配景、用于水域景观、用于公园点缀等。从梅州现有的梅花种植方式出发,结合梅州经济、文化发展实际,提出了梅花在梅州园林造景中的存在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校园环境意蕴。【方法】对广西区委党校的各功能区植物造景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并对绿化现状、植物种类、植物配置进行等现状,分析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造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植物造景特色有坚持环形、带状、多层的绿化理念,立意高;绿化率高;注重植物造景与建筑风格融合;植物造景存在绿化养护质量有待提高,植物配植不够科学,植物造景立体层次欠缺,植物造景文化内涵不够突出等问题【对策】优化绿化队伍结构,提高养护水平;合理配种植物,营造立体植物景观;突出校园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围绕董妃墓的保护、展示、开发、利用为主题,采用规划式与自然式的造景手法,突出植物造景,通过地形处理,景点合理布局,体现生态性、地域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挖掘了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形成的主要要素,阐述了水口林树木配置的种类和形式,概括了水口林景观与环境的相融性、造景树种的乡土性和群落景观的朴素性等特点,总结出水口园林树木造景树种选择的地方文化渊源,旨在通过徽州古村落水口林树木造景特点的研究,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徽州文化,对现代园林造园和徽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绿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住区绿化中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传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6):128-130,134
从居住区绿地的分类及功能的角度出发,遵循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浅谈居住区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形式,并利用上述理论对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天鹅湖畔小区的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现状做出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景观的发展,墙作为景观造景语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传统园林之墙和现代景观之墙为切入点,阐释传统园林之墙的形式多样、建造空间、分割渗透、造景手法和文化内涵等内容;通过案例的分析探究现代景观之墙的材料、色彩、形式的创新、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多重功能的承载。  相似文献   

19.
将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通过科学、艺术的手段进行组合来创造景观被称为植物造景。指出植物造景应遵循生态与生活相结合,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按照园林植物特征,营造植物生长环境;根据公园绿地功能,做好园林植物配置;突出植物景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内涵;保持总体与局部协调,近期与远期一致等原则。提出重庆公园植物造景的基本方法,并以重庆市两处公园植物造景为切入点,对重庆公园植物造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杭州园林以植物造景取胜,植物造景特点明显,其中植物种类丰富、造景手法娴熟和景观风格多样是其主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