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永泰县茶园的头号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嫩梢叶片汁液,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一年发生10代,世代重叠。通过多点茶园系统调查,摸清了茶假眼小绿叶蝉在永泰县茶区的发生为害特点,探索了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预测预报方法,为茶假眼小绿叶蝉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茶小绿叶蝉是茶叶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咸宁地区每年发生代次多,且世代交替,为害夏、秋茶,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1形态识别小绿叶蝉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成虫淡绿色或淡黄绿色。头顶中央有一个白纹,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黑点,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腹面草绿色,雄成虫腹面黄绿色。卵为新月形,长约0.8 mm,宽约0.15 mm。若虫共5龄。1龄若虫体长0.8~0.9 mm,体乳  相似文献   

3.
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为害特点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多点系统调查,探讨了茶假眼小绿叶蝉在福建主要茶区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揭示了该虫百叶虫量与百梢虫量及虫梢率的相关性,比较了茶梢不同部位该虫着卵的比率。为茶假眼小绿叶蝉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LED风吸式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的防治效果,室内测定诱虫光源对茶小绿叶蝉卵和若虫生长的影响,温室内测定不同灯高和不同灯距组合下杀虫灯诱捕的茶小绿叶蝉数量,并计算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成虫的有效控制范围、诱杀中距离、诱杀黄金距离,并通过2年田间试验比较杀虫灯有效控制范围内不同灯距处、有效控制范围外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结果显示:诱虫光源对茶小绿叶蝉卵和若虫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若虫生长历期为18.5 d,存活率为46.85%。随着灯距和灯高的增加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捕量下降,灯高20~40 cm时,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的平均有效控制范围、平均诱杀中距离和平均诱杀黄金距离分别为58.17、30.41和23.86 m。茶园内灯距5 m处,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率先达到5个灯距中的最大值,不同灯距下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随时间推移而呈现出显著差异,虫口峰期时灯距25 m内的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为灯距120 m处的49.5%~64.4%。表明LED风吸式杀虫灯可通过诱杀茶小绿叶蝉成虫显著抑制其诱杀黄金距离内茶小绿叶蝉的成虫数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形态特征、寄主范围、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以减轻茶假眼小绿叶蝉对茶树的为害,减少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6.
扑虱灵防治假眼茶小绿叶蝉效果好王亦才(浙江泰顺县茶叶特产局325500)茶小绿叶蝉是泰顺县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通常用40%乐果乳剂进行防治,但防治次数多,劳力强度较大,成本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假眼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1994年我们在产茶乡、镇、茶场...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武汉地区茶小绿叶蝉成虫的消长规律,应用黄板进行了田间诱虫试验,初步分析上板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结果表明,黄板诱集法能有效监测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的变动,应用黄板监测的发生高峰期与检叶数虫法监测的高峰期大体一致,两个发生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份和10月中下旬。黄板诱叶蝉量与振落法调查的叶蝉量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宜宾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四川宜宾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严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构建绿色防控体系,科学、合理使用药剂防治,将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将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间作功能植物对茶园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的影响,于2017—2018年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茶园间作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金花菜Medicago hispida Gaertn.、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 L.,以自然留养杂草茶园为对照,用网捕法采集茶小绿叶蝉并于室内计数,镜检剥查法调查其茶梢着卵量。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生境管理茶园网捕茶小绿叶蝉总个体数及每月个体数均无显著差异;茶小绿叶蝉个体数分别在2017年8月与2018年6月达到高峰。茶梢各节间着卵量不同,主要产卵在顶芽之下第2~5节间,以第4节着卵量最多。间作金盏菊茶园茶小绿叶蝉在茶梢第1节着卵量显著高于间作白三叶和金花菜茶园。不同生境管理茶园茶小绿叶蝉在茶梢第4节着卵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间作金盏菊(8.13)、间作金花菜(7.50)、自然留养杂草(7.17)和间作白三叶茶园(6.57)。不同时间段4种不同生境管理茶园茶小绿叶蝉在茶梢各节之间的着卵量存在差异,且均在9月上中旬着卵量达到高峰。在茶园间作功能植物,短期内未见其显著降低茶小绿叶蝉网捕量和茶梢着卵量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不同色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性信息素黄板诱杀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诱虫色板上加入专用的小绿叶蝉诱芯后,诱虫量能达到单用诱虫板的6倍以上,而蓝色诱虫板加入诱芯后,诱杀效果是单用黄板的2倍以上。因此,在茶园中安插性信息素诱虫色板,可有效提高诱杀效果,减轻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  相似文献   

11.
假眼小绿叶蝉生物学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荣灶  樊鹏玉 《江西植保》2000,23(4):105-106
笔者先后对江西30多个县(市)低海拔和高海拔(700m以上)茶园的叶蝉作了广泛、大量的调查与采集,已查明,江西各地害茶叶蝉的优势种为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vitis(Gothe)。鉴于该虫在我省茶园分布广、危害重,省内又尚缺系统研究资料,为此我们对其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 生活年史在江西婺源,假眼小绿叶蝉除少数年份发生10代外,一般每年可发生11代,以成虫在茶树或茶园内外的杂草、作物上越冬。3月中、下旬产卵,4月初第一代若虫发生,若虫终见期为12月上、中旬(见附图)。2 各虫态发育历期在婺源,假眼小绿叶蝉各虫态历期:卵…  相似文献   

12.
不同色板诱杀茶假眼小绿叶蝉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不同处理的诱虫色板进行茶园茶假眼小绿叶蝉诱杀试验.通过田间持续跟踪调查,比较分析3种不同处理的控害效果,再从中筛选出2种防效较好的处理技术,再进行两者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板加性信息素的组合处理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最好.试验结果还显示,色板在挂后30 d左右效果开始减弱.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0.5%黎芦碱SL 500倍液药后3d、7d、14d平均防效分别为94.5%、84.2%,和36.3%;1.5%苦参碱SL 800倍液药后3d、7d、14d平均防效分别为98.3%、67.8%和35.3%。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具有较好的防效,但持效性短。建议用0.5%黎芦碱SL 500倍液、1.5%苦参碱SL 800倍液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4.
茶小绿叶蝉螯蜂是寄生于茶小绿叶蝉成虫的一种体外寄生蜂。茶小绿叶蝉主要为害茶树的嫩芽、嫩叶,严重影响苯叶的产量及品质,是茶叶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目前在防治此虫的手段中,许多茶区主要是采用化学防治,采一次茶喷二次农药,有的在喷农药后,有效期还没有过期,即进行采茶,严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其对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药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10%水剂、印楝素0.3%乳油、联苯菊酯10%乳油、醚菊酯10%悬浮剂、吡虫啉70%水分散粒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印楝素0.3%乳油是植物源生物农药,缓效、低毒、不污染环境,烯啶虫胺10%水剂防效高,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而且对捕食性天敌杀伤较小,可在无公害茶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凌云白毫茶园害虫和天敌优势种群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茶园害虫和天敌的系统调查,明确了茶园主要害虫为假眼小绿叶蝉、茶黄硬蓟马和茶二叉蚜等。以假眼小绿叶蝉的优势度指数最高,达0郾5380~0郾9407;主要天敌为蜘蛛,其优势度指数高达0郾7505~0郾9508。掌握了假眼小绿叶蝉和蜘蛛的消长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为提出防治指标,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0.6%水剂、联苯菊酯100克/升乳油、虫螨腈240克/升悬浮剂、联苯菊酯25克/升乳油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具有较高的防效,同时具有较好的持效性。药后7d,各药剂防效均在71.4%以上,其中虫螨腈240克/升悬浮剂防效最好,达97.8%。各药剂可作为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良好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吴文 《植物医生》2016,(3):77-78
<正>茶叶是崇阳县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栽培模式发生改变,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茶园天敌昆虫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茶叶病虫为害猖獗,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经过多年调查发现,茶假眼小绿叶蝉在崇阳县茶园发生普遍,为害较重,影响茶树的生长,造成茶叶减产。茶树假跟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属同翅  相似文献   

19.
鄂西南茶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分析鄂西南茶区茶树三种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和茶毛虫的危害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茶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主要害虫有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橙瘿螨和茶黑刺粉虱等,影响茶叶生长,造成茶叶减产。为了有效地防治茶树虫害,笔者介绍茶叶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
  1茶小绿叶蝉
  1.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 mm,黄绿色或绿色,头顶中央有一个白纹,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黑点。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腹面草绿色,雄成虫腹面黄绿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