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明清时期的仿竹文化是我国民族竹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文章从我国竹文化的角度总结了明清时期仿竹文化的根源、特点,分析了传统竹文化和明清时期仿竹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仿竹文化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原因;实证研究了明清时期的仿竹家具和仿竹器具的形制、种类以及特点,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明清时期仿竹文化提供相关资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明清竹家具设计风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是我国传统家具生产的鼎盛时期,其中融合了很多人文因素。因此无论是在当下的艺术品拍卖上还是在仿古家具的设计与生产上,都能充分体现出明清家具的艺术性价值。相较宋代初期刚刚兴起竹制家具明显不同的是,明清时期作为我国传统中式家具的鼎盛时期,其家具器型和设计使用风格都已经较为成熟,所蕴含的人文文化元素能与艺术元素相契合。概述了明清家具艺术特征,简析了明清竹家具特点,为人们更深入了解明清竹家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高峰,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传统竹家具包括明清竹家具的研究则相对较为薄弱,而传统竹家具特别是明清竹家具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传统竹家具艺术将有助于中国家具事业的全面发展。文章在梳理竹家具形制和编织工艺的基础上,考察、分析了明清竹家具的造型、结构和装饰的艺术特征,总结出明清竹家具造型具有简练淳朴的线条之美、结构具有顺应材性的实用精巧之美、装饰具有天然与人工相融合的自然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竹家具嬗变过程的梳理和对明清竹家具艺术特征的归纳总结,将有助于完善中国传统家具艺术风格的整体面貌,也可以为中国新中式竹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提到我国的传统家具,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以硬木为主材的红木家具,因为我国传统家具主要是以明清家具为主,而明清家具的主要用材是以红木为主,所以在研究传统家具时容易忽略一些利用其他材料制作的传统家具,竹类家具就是其中的一类。文中从传统竹家具的造型特点、传统竹家具结构中线的种类和传统竹家具中"线"的形态特征3个方面对其性质、特征、变化以及延伸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拟得出传统竹制家具在造型形态上"线"元素应用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规律,以期为现代竹家具在线的设计应用上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巅峰之作,其中的竹藤家具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类型,蕴含着中国延续至今的竹文化。中国的竹文化包括实用性和艺术性2个方面的内涵,尤以艺术性的竹文化更为人们所看重。明清竹家具以其简洁、实用又不失精美的造型艺术,在明清家具甚至中国传统家具历史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而明清竹家具所内涵的"人格特征"、"清净无为"、"自强不息"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被世人所崇拜和追求。  相似文献   

6.
竹藤家具及其保养与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竹藤家具是指以竹材或藤材为主要基材加工而成的家具。竹藤家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具之一,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唐宋时期就已有竹家具,而明清时期竹家具在民间非常流行。藤艺家具是17世纪由欧洲开始广泛流传,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  相似文献   

7.
明清竹家具是中国传统竹家具发展的高峰期,在当前“以竹代塑”背景下,其优秀的造型艺术,尤其是有别于硬木榫卯结构的结构形式为竹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文化源泉。文章依据组成家具的结构部件是否必要的原则,梳理归纳出明清竹家具结构形式可以分为主体结构形式和辅助结构形式2类。同时,从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外延/内涵”二元理论出发,论述了明清竹家具主体结构形式符号以外延意义为主、辅助结构形式符号以内涵意义为主,进而总结出主体结构形式符号的外延意义是实用功能性的、辅助结构形式符号的内涵意义是审美装饰性的。对于明清竹家具结构形式符号学视角的考察,一方面丰富了明清竹家具研究的理论系统,另一方面可以为当前竹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造型意义传达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刘国苹 《林产工业》2020,57(2):95-97
近年来,我国竹家具的内销与外销量在显著增加,竹家具创造的市场价值也迅速提升。传统的竹家具制造工艺,对于现代生产工艺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在生产工艺、材料结构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从不同的层面介绍了传统竹家具制造工艺对现代生产工艺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竹家具工艺,对于推动新时期竹家具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竹材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绿色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家具设计和室内装饰领域。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下的新中式家具,在国内家具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发现:具有东方美学效应的竹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新中式家具所追求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然而,目前我国家具市场上的新中式竹家具种类和数量并不多。简要阐述了新中式家具特点、竹材单元种类、家具构件连接方式、竹文化内涵,探讨了竹材与新中式家具相结合的可能性,并分别以红竹、筇竹、竹集成材和竹弯曲胶合材为基材,辅以竹编和丫花工艺,设计了三套新中式竹家具,以期弘扬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新中式竹家具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竹材的利用可追述至新石器时代,因便于取材加工以及古人对于竹文化的喜爱使得中国竹作工艺不断发展进步。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园主对植竹和竹作设施的喜爱使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整理中国古代诗词、农书、竹谱、技术书籍、绘画、晚清摄影作品及考古实证材料中的园林竹作设施,分析了明清时期园林竹作设施的审美思想、设计样式及制作技术,以期为中国传统园林竹作工艺的传承以及现代园林竹作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程晓晓 《林产工业》2020,57(1):82-84
基于明清家具设计方案及图样,从不同层面对其设计风格进行分析,阐述其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深刻影响,这对加快我国现代家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开拓现代家具市场,为我国现代家具产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从多个方面对明清家具设计风格进行分析,总结明清家具图案,并阐述将其应用于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传统家具和传统木建筑共生传承为出发点,基于《营造法式》和建筑木雕实物,提出明清苏作家具木雕装饰题材与部位、装饰题材与技法之间均存在偏好使用特性的假设,利用SPSS软件对明清苏作木雕样本库进行定量分析,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总结明清苏作家具木雕装饰题材与部位、装饰题材与技法之间具体的偏好程度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从实践操作角度,围绕雕刻技法和雕刻工具阐述明清苏作家具木雕传统手工技艺特色,旨在基于苏作家具木雕现有传承方式和生产现状,为苏作家具木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保护和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中国竹刻艺术在明代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嘉定竹刻和金陵竹刻的风格特色和表现技巧以及竹刻艺术给予后人的影响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