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胫病或赤星病菌接种到试管烟苗基部进行培养,定期观察病情,结果表明:(1)高抗黑胫病而高感赤星病品种G140的幼嫩试管苗能被黑胫病菌侵染,接种病原菌30天病指100;但赤星病却与烟苗共生,病指为0。(2)接种黑胫病菌后,高感品种小黄金1025较G140凋萎死亡迅速,二者差7~10天;同一品种内单倍体较二倍体凋萎死亡迅速。(3)试管烟苗继代后7天内,极易遭黑胫病菌侵染,抗感品种间无差异;继代后10天,抗感品种间差异显著;继代后时间继续延长,烟苗抗病性有增加趋势。(4)28℃左右黑胫病菌侵染能力强而稳定,15℃能够侵染,8℃以下失去侵染能力。  相似文献   

2.
2011年昆明市烟草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昆明市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中烟草病毒病、黑胫病、赤星病、炭疽病、白粉病、野火病的发生观测研究,浅析了2011年昆明市6种烟草病害的发生趋势和发生特点。结果表明:2011年昆明市烟草赤星病、炭疽病、白粉病、野火病的发生较为轻微。  相似文献   

3.
烟草一生中从育苗到收获 ,往往会遭受多种真菌病害的危害 ,国内有记载的烟草真菌病害近40种 ,其中危害重大的有10多种 ,主要包括烟草黑胫病、烟草赤星病、烟草炭疽病、烟草低头黑病、烟草白粉病、烟草蛙眼病等。有些病原可在烟草生长的各个时期危害其各个器官 ,也有些病原只在烟草生长的某些时期危害某些器官。有些烟草病害如青枯病、白粉病、曲叶病等有一定的区域性 ;另一些病害如黑胫病、赤星病、炭疽病等危害几乎没有区域限制 ,常随不同年份的气候而发生。随着烟草专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 ,对品质、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加强研究和防治…  相似文献   

4.
在4年烟草连作的黑胫病高发地块,施加水杨酸、核黄素以及活性硅3种诱抗物质,并用枯草芽孢杆菌灌根,探究烟草免疫诱抗物质与微生物菌剂协同作用条件下,对烟草生长和黑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处理虽在某个时期的某些单项指标上有一些差异,但各处理农艺性状与其他处理没有显著差异;添加菌剂处理的黑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较低,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对黑胫病的控制效果明显。其中,添加诱抗物质核黄素和水杨酸菌剂的处理对黑胫病的控制效果优于单纯施用菌剂的处理,可见这两种诱抗物质可以与菌剂协同作用于黑胫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K326的病虫害发生种类和流行规律,通过在重庆武隆白马基地建立病虫害监测点,结合烟草病虫害系统调查方法,对武隆白马烟区的主要有害生物进行了调查,初步掌握了武隆白马烟区K326品种的病虫害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地下害虫、野蛞蝓等主要在烟草生长早期为害,在烟苗移栽过程为害较为严重,连续的阴雨天气会导致为害进一步加重;打顶期过后,底部烟叶出现了气候斑点病,通过8月20日调查显示,气候斑点病的发病率维持在2.25%.调查发现,K326品种对烟草根茎病害具有一定的抗性,而对后期的叶部病害如赤星病、野火病则属于感病品种.目前,白云烟区已经零星发生赤星病、野火病,发病率在5~8%左右.鉴于烟草生长后期降温、降雨天气较多,容易造成以赤星病、野火病为主的叶部病害的大面积爆发,因此,建议进行叶部病害防控全程植保专业化服务,减少后期叶部病害的发生、为害.保证武隆白马基地的K326品种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烟草是江西境内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江西烟草上病虫害种类多,分布面积广,对烟草生产的影响大.[方法]根据烟田调研和文献记录,总结江西烟草病虫害种类、分布危害、传播规律和防控技术.[结果]江西烟草常见病害19种,其中烟草黑胫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青枯病、烟草野火病、普通花叶病毒病和烟草气候型斑点病等6种病害发生严重;常见虫害9种,其中烟青虫和烟蚜发生严重.[意义]针对江西烟草病虫害发生现状,提出田间管理、黑光灯诱杀、黄板和性信息素诱捕和生物农药应用等防控措施,为江西烟草病虫害管理提供有用、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周兴华 《广西植保》1997,10(4):20-22
根据调查和记载,广西烟草侵染性病害计34种,其中烟草青枯病、赤星病、蛙眼病、黑胫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气候斑病为广西烟草大田期,炭疽病为烟草苗床期的主要病害;广西烟草生长期的害虫有171种,其中主要害虫是烟蚜,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烟草夜蛾、棉铃虫、稻绿蝽等。  根据烟叶生产的特殊性和烟田生态系及烟草病虫的发生为害特点,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使用化学农药。采取“抓前控中,注意后期”的策略,即选用抗耐病的优良品种,严格苗床和种子消毒,培育无病虫壮苗;合理轮作,特别是烟稻轮作;加强苗床…  相似文献   

8.
烟草嫁接苗对黑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嫁接技术是植物病害绿色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探寻抗烟草黑胫病的高抗嫁接组合,本研究以4个高抗烟草品种为砧木,生产上4个主栽品种为接穗,开展了不同嫁接组合烟苗对黑胫病的抗性鉴定。人工接种黑胫病菌后,以‘Florida 301’作砧木时烟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0~4.76%和0~2.86;以‘革新3号’作砧木时分别为0~20.71%和0~15.72;以‘Beinhart 1000-1’作砧木时分别为1.11%~13.18%和1.11~11.47;以‘L8’作砧木时分别为20.02%~65.33%和13.58~60.89,而以接穗品种‘K326’、‘云烟87’、‘NC55’和‘红花大金元’自根苗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K326’,39.98%和35.46,‘云烟87’,45.81%和39.18,‘NC55’39.33%和35.93,‘红花大金元’,74.67%和65.48。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Florida 301’、‘革新3号’和‘Beinhart 1000-1’品种为砧木的嫁接苗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均极显著低于接穗品种自根苗(P0.01);‘L8’品种为砧木时,只有‘云烟87’作接穗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云烟87’自根苗(P0.01)。采用平板涂布计数法,对抗、感黑胫病烟草品种根际微生物数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抗、感病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抗、感病品种均是根际细菌根际放线菌根际真菌,且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远多于真菌数量,抗病品种的根际微生物数量整体上多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9.
随着烟叶生产中感病特色品种的持续种植,原有抗病品种抗性丧失,加之烟苗移栽苗龄小、抗病性弱,烟草黑胫病在局部地区严重发生,但其田间诊断技术难以适应防控需求。本文辨析了烟草黑胫病、根黑腐病和青枯病的区别,提出了还苗期至伸根期黑胫病与青枯病的诊断和处置方法,分析了整株系统性叶片局部枯斑枯焦的病因以及"黑杆"病症剖析等实例,提出田间症状识别等传统诊断技术与免疫学诊断技术、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专项检测相结合,比对与排除获得诊断结论是烟草黑胫病诊断的关键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和乙烯在烟草抗黑胫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5mmol/L水杨酸或1g/L乙烯外源处理可诱导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推迟植株死亡。不能积累水杨酸的转nahG基因植株和不表现乙烯应答反应的转etr1-1基因植株对黑胫病的抗性显著弱于野生型植株。组成性积累高水平水杨酸的转entC和pmsB基因植株对黑胫病的抗性明显强于野生型植株。这些结果说明水杨酸和乙烯增强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减缓黑胫病的扩展。0.5mmol/L KCN连续浇灌植株4天或浸溃叶片2,4h均不能恢复转nahG基因植株丧失的对黑胫病的抗病性。此结果进一步支持关于KCN处理不能恢复转nahG基因植株丧失的对真菌病害抗病性的假说。  相似文献   

11.
以青霉菌灭活菌丝体(Drymycelium of Penicillium chrysogenum,DMPC)作为有机肥进行了诱导烟草抗黑胫病的温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烟草经青霉菌灭活菌丝体诱导处理后,其黑胫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明显降低,防治效果明显,而且防治效果与青霉菌灭活菌丝体浓度及处理时间有关;烟草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等2种细胞防御酶活性提高,对黑胫病的抗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赤星病属真菌类病害,是烟叶成熟期的主要病害,在国内各烟区普遍发生,危害较大。病害先从烟株下部成熟老叶开始,逐渐向上扩展蔓延。受害叶初现黄褐色或褐色园形小斑点,有明显轮纹,病斑边缘明显,外有淡黄色的晕环。赤星病导致烟叶叶片破碎,降低烟叶等级,烟叶品质下降,甚至丧失经济价值。近几年由于没有较好的抗赤星病的品种应用于生产等原因,赤星病日益严重。中国烟草总公司  相似文献   

13.
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是四川省泸州烟区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泸州烟草黑胫病生理小种组成及其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从泸州主产烟区采集样品,分离得到24株烟草黑胫病菌株;通过鉴别寄主法结合TTZ生化反应,发现24株菌株中,0号生理小种15株,占62.50%,1号生理小种9株,占37.50%。对24株菌株进行甲霜灵和烯酰吗啉的药剂敏感性检测,发现甲霜灵对24株菌株的EC50范围在0.052~0.513μg/mL之间,敏感菌株和中抗菌株分别占41.67%和58.33%,未发现高抗菌株;烯酰吗啉对24株菌株的EC50范围在0.110~1.615μg/mL之间,敏感菌株和中抗菌株分别占37.50%和62.50%,未发现高抗菌株。上述结果表明,泸州烟区烟草黑胫病菌同时存在0号生理小种和1号小种,而且该烟区的黑胫病菌已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烟草病害防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烟草病害防治的问题与对策方敦煌白万明李天飞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玉溪653100)一、烟草上重要的经济病害烟草生长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病害。这些病害随地区、年份有较大的变化。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比较重要的经济病害有根结线虫病、花叶病、赤星病、黑胫病。丛枝病...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贵州地区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水平, 从贵州省12个市、县采集黑胫病病株, 经分离纯化鉴定, 获得98株黑胫病菌株,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采自不同地区的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各供试菌株的EC50 值分布范围为0.419 2~20.486 1 μg/mL; 各地区平均EC50 在0.551 9~10.986 0 μg/mL之间; 最低抗药性水平为1.00, 最高抗药性水平为48.87, 相差48.87倍, 各地区平均抗药性水平在1.32~26.21之间。遵义、兴仁、贵定、赫章和兴义有抗甲霜灵菌株出现, 除遵义部分菌株的抗性水平表现为高抗外, 其余菌株对甲霜灵产生的抗性均处于中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华农实验农场设置病圃,分区块重复分别接种大、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褐斑病和自然发生斑点病。从1980~1982年鉴定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和其亲本,以及培育中的材料共260份。其中多数抗3~4种病害;少数不抗到抗1~2病害,以至抗5~6种。湖北省低山地区推广三系杂交种“唐五”中抗到抗大、小斑病、茎腐病、褐斑病、斑点病,感纹枯病;二高山地区推广单交种“恩单2号”中抗大斑,中感小斑,中抗到中感茎腐、纹枯,中抗到抗褐斑和斑点。在培育中的新自交系“唐Mo17Ht_1cms-S”和“77cms-C”中抗到抗6种病害。根据国内外资料分析了抗小斑病材料“Mol7”含有加性显性抗病基因,并兼抗褐斑病;抗大斑病材料中包含Ht类加性显性抗病基因,以及抗茎腐病的多抗基因。又根据调查,讨论了进一步培育多抗材料,结合宽窄行套种、改夏播为春播、增施氮磷钾肥料、培土作垅等耕作栽培制度,保持和提高玉米品种的多种病害抗病性。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诱抗剂赤·吲乙·芸薹、壳聚糖、芸薹素内酯、香菇多糖对烟草青枯病、花叶病毒病、黑胫病的诱抗效果及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发现对云烟87喷施上述诱抗剂,均可有效降低3种病害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并促进烟株生长。其中,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10 000倍液处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对烟草青枯病、花叶病毒病、黑胫病的诱抗效果分别达78.02%、53.48%、61.63%。  相似文献   

18.
陈发炜 《植物医生》1995,8(1):21-21
全国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烟草的苗期病害已查明有17种,就其为害程度可作下述划分: 主要病害;炭疽病、猝倒病和立枯病; 次要病害:根黑腐病和普通花叶病毒病; 少见病害:菌核病和菟丝子病; 偶发病害;白粉病、灰霉病、角班病、剑叶病、镰刀菌根腐病、黑胫病、蛙眼病、黑霉斑病、根结线虫病和黄瓜花叶病毒病。 就其病原越冬和初染源形成可划分: 病原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者;炭疽病、立枯病、普通花叶病、灰霉病、角斑病、蛙眼病和黑胫病7种;  相似文献   

19.
为寻找有效控制烟草黑胫病发生的最佳用药时期,避免重复多次用药,在烟草生长的3个关键时期,即移栽期、黑胫病发病初期和团棵期,用72%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处理,比较各处理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效。结果表明,移栽期和发病初期用72%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处理,对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34%和96.58%;团棵初期用72%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处理,对黑胫病的防治效果为0。  相似文献   

20.
推进烟草青枯病(Tobacco Bacterial Wilt)和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的绿色防控是烟草绿色防控重大专项实施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本文明确了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绿色防控的指导思想,介绍了监测预警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土壤改良和品种选择的基本对策;系统介绍了以微生态调控为核心,以育苗基质拌菌、有机肥拌菌、抗性诱导和营养平衡为主导的"4个平衡"控制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并配套了精准用药的主要方法,总结出了青枯病黑胫病绿色防控操作规程.对于全面推进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