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蹄病是指以牛、羊、猪的蹄间皮肤和组织的腐败、恶臭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引起腐蹄病的病原很多,细菌、病毒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2008年12月份,河北省某奶牛场发生了以蹄部溃烂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一部分未成牛死亡,大部分育成牛耐过,但有的牛仍表现为蹄部溃烂、泌乳停止,经多方治疗仍不见好转,遂进行了病原的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2.
腐蹄病又称蹄间腐烂或趾间腐烂,是一类引起反刍动物蹄部感染的传染病,以跛行、指(趾)间皮肤肿胀和炎症为主要特征。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羊腐蹄病发病率日益增加,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养羊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对羊腐蹄病的诊断与防治方面总结性的报道较少。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快速诊断和防治方法显得非常重要。论文以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为基础,从羊腐蹄病病原、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羊腐蹄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腐蹄病也叫蹄间腐烂或趾间腐烂,秋季易发病,是羊、牛、猪、马都能够发生的一种疾病。羊腐蹄病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是由坏死杆菌侵入羊蹄缝内,造成蹄质变软、烂伤流出脓性分泌物。其特征是局部组织发炎、坏死。因为病常侵害蹄部,因而称“腐蹄病”。此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尤其在西北的广大牧区常呈地方性流行,对羊只的发展危害很大。本文主要从羊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上详细地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通过中医方法治疗羊腐蹄病的方法,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羊腐蹄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和结瘤偶蹄杆菌感染,引起以蹄部组织发炎、坏死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笔者在我县黑山羊项目技术指导工作中,对羊腐蹄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奶牛腐蹄病的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部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性、坏死性炎症。它能引起牛蹄真皮坏死、化脓,角质溶解及蹄间肉芽增生。反刍动物特别是牛、羊较常见,北方地区的春季和夏季,在某些牛群中可引起地方性流行,其发病率高,一般约为8%~20%,有的高达30%-50%。  相似文献   

6.
羊腐蹄病牧民群众称“唐查”,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羊表现跛行,蹄部肿痛或溃烂流脓,恶臭,严重者蹄部深层组织坏死,蹄壳脱落,消瘦甚至死亡。笔者在拉加地区用食盐水治疗羊腐蹄病14例,全部治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羊腐蹄病是由于受到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梭杆菌的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羊蹄部的蹄冠、蹄匣以及蹄间隙出现溃烂、病羊行走困难和跛行等。本文介绍了羊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可对患蹄部进行药浴,对发病较急的病羊,需要防止发生败血症,并及时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抗菌素进行全身治疗,根据病情情况还可以配合使用强心或解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腐蹄病是由于羊的蹄部受到外伤后,被病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蹄部疾病,常会导致病羊发生跛行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养殖场受到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羊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应急处理和中西医治疗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腐蹄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和节瘤拟杆菌协同感染引起的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创伤性传染病。牛、羊、鹿等反刍动物常见且发病率较高,以侵害反刍动物趾间皮肤及深层软组织为主。该病的特征为动物蹄部组织化脓、坏死、腐败以及角质层破坏。目前,在我国牛、羊饲养场中,腐蹄病的发生率可达到50%,是牛、羊,尤其是奶牛养殖业中危害性最大的传染病性疾病之一。患腐蹄病的奶牛,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繁殖能力降低,严重者被迫淘汰,从  相似文献   

10.
锌制剂防治牛羊腐蹄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蹄病是牛、羊的常见蹄病。兽医临床上,通常采用修蹄、硫酸铜或甲醛溶液浴蹄和抗菌治疗等措施防治腐蹄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兽医工作者采用锌制剂防治牛、羊腐蹄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涉及到的锌制剂有硫酸锌、氧化锌等,采用的方法有将锌制剂添加在饲料中饲喂或含锌盐砖舔食、含锌溶液浴蹄或浸蹄、肌肉注射等。现就锌制剂对牛、羊腐蹄病的防治作用及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要综述。1对牛、羊腐蹄病的防治作用1.1口服补锌的防治作用1973年,Demertzis和Mills报道经口给予硫酸锌减少了青年公牛蹄皮炎的发病率,每日每公斤体重饲…  相似文献   

11.
羊腐蹄病也叫蹄间腐烂或趾间腐烂,由结节状梭形菌和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每年的7~8月份是红原县的雨季,牧民养殖的藏绵羊易患上羊腐蹄病,给牧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患腐蹄病的羊只进行有效的治疗,并总结治疗与防治的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牛羊的腐蹄病主要是由坏死杆菌的侵入引起的,阴雨连绵季节容易发生,主要表现为皮肤有炎症,具有腐败、恶臭、剧烈疼痛等症状。1发病原因阴雨天气致使大部分草原浸泡在水中,由于长时间的放牧使牛、羊的蹄冠部皮肤极易破裂,当牛、羊碰到石头,树根,铁钉等尖硬的物体,蹄冠的皮肤就容易发生破裂,放牧场和圈舍的土壤中存在的坏死杆菌就会趁机侵入牛、羊的机体内部,导致腐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006年辽阳地区雨水多,导致往年不常见的羊腐蹄病爆发流行。给养羊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腐蹄病是由厌氧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羊的蹄部,在蹄部形成溃疡、化脓、空洞,导致羊跛行。  相似文献   

14.
奶牛腐蹄病又称坏死性蹄皮炎,多由坏死厌气丝杆菌、节瘤拟杆菌引起,是牛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坏死性传染病,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主要特征。脓性棒状杆  相似文献   

15.
山区农村养羊,尤其阴雨天气,厩舍潮湿,长期不垫厩,不除粪,山羊蹄部长期受粪水等脏物的侵蚀容易引起腐蹄病。患羊起初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时就表现出严重的跛行。检查蹄部、趾间皮肤潮红,肿胀,敏感。多数患羊的蹄趾间有小孔流出污灰色或黑褐色腐败坏死物,有恶臭味。严重  相似文献   

16.
耕牛腐蹄病是蹄角质腐败分解、侵害真皮的慢性炎症。笔者在临床中将敌敌畏、醋精等量混合治疗此病16例,均获良效。方法 1.修蹄。将腐败蹄角质及污物除尽,要求平整。  相似文献   

17.
绵羊腐蹄病是由腐败梭菌及坏死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类特殊的传染性疾病,只有在条件有利时才出现传染,各类年龄的绵羊都易感,羔羊比大羊多,但病情轻。蹄部长期潮湿,或趾间皮肤受草籽或尖锐物刺伤,阴雨连绵及地面潮湿、嫩草地有利于本病的发生。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绵羊腐蹄病423例,治愈414例,治愈率为98%。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该病在本地区历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后奶牛的泌乳能力下降。自1992年以来,笔者应用KMnO4外敷治疗奶牛腐蹄病,收到了显著疗效,而且本法成本低疗效高,操作简便,很适合兽医临床应用。经我们治疗的41头病牛,共60只病蹄,用药后治愈率达100%。1临床症状 病初奶牛蹄间裂从后部腐烂,趾间皮肤潮红肿胀,运步时呈支跛,多蹄发病时,因站立和行走困难而卧地不起,长时间可引起褥疮。 患蹄从蹄冠、蹄球至整个蹄底部腐烂分解,引起…  相似文献   

19.
羊腐蹄病是由坏死梭形杆菌和结瘤偶蹄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以局部组织发炎、坏死为特征的一类传染病,因常侵犯蹄部,故称腐蹄病。  相似文献   

20.
动物腐蹄病防治新技术和新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腐蹄病又称动物坏死细菌病(Necrobacteriosis),是危害牛、羊、驯鹿和猪等动物至关重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它是以动物蹄部组织的化脓坏死性分解、腐败恶臭和角质形成受到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绵羊腐蹄病(蹄间腐烂)感染性极强。倘若动物抵抗力下降,常并发蹄冠蜂窝织炎、化脓腐败性蹄皮炎、系部皮炎和败血病等。此病国内外流行均较广泛,给养殖业带来莫大经济损失。1 发病病原体的新确认近年俄学者西多尔丘克等研究确认,牛和绵羊腐蹄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necrophorum)和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