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油菜抗倒伏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邑 《作物研究》2014,(2):216-220,225
倒伏是油菜高产栽培的主要障碍因子。油菜抗倒伏性研究一直是油菜及其栽培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油菜倒伏的分级与诱因、油菜茎秆抗倒性的测定方法、油菜倒伏指数和倒伏系数的计算、油菜抗倒伏性与植株农艺性状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病理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韬 《作物研究》2014,(3):316-320
油菜菌核病严重威胁我国油菜生产,防控油菜菌核病对于保障我国油菜生产至关重要。就油菜菌核病病理机制、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展望了油菜菌核病病理、防治等相关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油菜抗菌核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核病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开展油菜菌核菌致病机理研究可为选育高抗菌核病油菜品种提供理论基础。综述了油菜菌核菌的病原学特征、菌核菌致病机理、寄主应答以及油菜抗菌核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油菜菌核菌致病机理所面临的问题和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目前油菜叶片和角果光合作用研究概况,包括油菜叶片的光合特性、微量元素对油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油菜角果的灌层结构特点和角果的光合特性,并对油菜光合特性研究做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5.
多室油菜具有多室多粒的特性。本文概述了油菜的多室性状,从芥菜型、白菜型和甘蓝型多室油菜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多室油菜的形态和遗传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多室油菜研究中存在心皮数目、多室性状的嵌合性和起源进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多室油菜在高产、抗裂角性及果实发育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油菜多室性状对丰富和充实油菜花器和角果的形态建成理论以及探讨其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多室油菜的开发,也对丰富和充实油菜种质资源以及油菜的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定义了油菜理想株型的内涵,强调油菜的多功能性和理想株型的功能特定性。油菜理想株型是实现油菜某种特定功能,有利于相关经济效益最大化所具备的植株形态。阐明了油菜单株株型和群体株型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梳理了油菜株型研究的基本脉络,提出油菜理想株型研究的四个阶段:初级阶段、成熟阶段、数字化阶段和分子生物技术阶段。系统构建了油菜株型的指标体系,株型指标包括了根、茎、叶、分枝、花、角果以及冠层结构形态等。归纳并提出了形态测量法、经验总结法、试验统计法、数字模拟法、栽培调控法和遗传改良法的油菜株型研究方法划分,提出了光合效能原理,形态结构原理,源、库、流原理,作物生理原理的油菜株型研究基本原理分类。介绍了基于籽粒丰产、基于机械直播、基于菜用或饲用、基于观赏性的四种典型油菜理想株型特征和内涵。分析了油菜株型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油菜理想株型的基本特征、建构策略和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油菜花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色是重要的油菜性状之一,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对油菜花色的种类、来源、遗传、鉴定和呈色机理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油菜花色的研究和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钾素的生理作用、钾素缺乏与营养诊断、钾素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我国油菜种植区土壤钾素概况以及钾肥施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油菜钾素营养研究的状况,并对钾素在油菜上的施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我国油菜生产形势分析及科研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分析了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菜科研对策:(1)加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2)挖掘高含油量油菜资源,加强油脂形成的基础研究,进一步提高油菜的含油量;(3)改善菜籽油脂肪酸组成,改良其营养品质,提高商业价值;(4)加强早熟品种和适合机械化收获品种的培育;(5)加大油菜转基因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芥酸油菜利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芥酸油菜是指油菜的菜籽中芥酸含量达到50%以上的油菜品种。随着芥酸在工业领域内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高芥酸油菜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本文就芥酸的用途、高芥酸油菜利用现状、高芥酸油菜的资源、遗传与选育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当前,油菜种植收益下降成为挫伤农户种植积极性、阻碍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直接因素.油菜多功能开发为提高油菜种植收益提供了潜在可行出路.对此,本研究从油菜观光视角展开了油菜种植收益提升路径探索.利用全国油菜产业经济研究室的油菜固定观察点数据,借助逆概率加权回归调整法(IPWRA)分析发现:油菜观光对我国农户的油菜种植收益具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油菜收获指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是收获指数较低的作物,但材料间差异显著。研究发现,油菜有充足的“源”和“库”,受限因子在“流”,因此,阐明油菜高收获指数形成的遗传机理,可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和方法。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对作物收获指数的研究,较详细地介绍了西南大学近年在油菜收获指数研究方面的进展,其中包括油菜收获指数相关性状的遗传关系、不同环境下高收获指数材料的株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转录组特征、候选基因定位筛选、油菜中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的研究等,可作为开展油菜高收获指数研究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自然条件适合油菜生长。该国从1969年发展油菜生产以来,油菜栽培面积和单产逐年提高,油菜科研工作蓬勃开展,特别在油菜遗传育种方面研究较多,成果较显著。如西澳大利亚大学农学系Richards R.A.和Thurling N.关于两类油菜(B.Campestris和B.napus)对干旱反应的遗传分析,对黑胫病反应的遗传分析,研究比较深入,有一系列报导。在油菜育种方面,主要研究单位有:西澳  相似文献   

14.
1962年刘后利教授曾对日本油菜遗传育种工作的历史和成就作了比较全面的报道,使我们对当时日本的油菜遗传育种研究有很好的了解。1986年秋季我应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到日本进行学术访问。访问期间我参观了几个油菜研究机构,并与一些油菜专家交换了意见,收集了许多油菜资料,从而对日本的油菜遗传育种研究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这次访问我感觉到,自1962年到现在,日本的油菜遗传育种研究有了很大的变化。总的说来,由于近年来日  相似文献   

15.
对西藏野生油菜资源进行了考察、整理和研究,发现西藏野生油菜资源地理分布有藏中白菜型、芥菜型 油菜分布中心和藏东白菜型油菜分布中心,其分布的区域性和规律性极为明显;分析了野生油菜的生殖生物学、生 态学特征和传播方式及濒危机制,讨论了西藏野生油菜收集与保存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西藏野生油菜资源保护 性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6-2010年在四川丘区多个油菜制种基地连续开展定点试验和调查,研究了油菜制种产量随蜜蜂放置点的不同而变化的情况,对不同油菜制种田块与蜜蜂放置的直线距离和制种产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油菜制种田块的制种产量与蜜蜂放置的直线距离存在显著差异。四川丘区油菜制种生产主要依赖蜜蜂辅助授粉,近几年,油菜花期灾害性气候频繁发生,对蜜蜂授粉影响很大,油菜制种产量普遍降低。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如何在油菜制种区合理摆放蜜蜂点,最大限度地提高蜜蜂的使用率,降低灾害性气候对油菜制种产量的影响,为创新和优化油菜制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苏油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油菜种质资源征集,整理,分类及其基本特性的研究,油菜种质资源在高产育种,品质改良及杂优研究上的应用,以及油菜特异种质资源筛选和创新研究等方面综述江苏油菜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提出油菜资源研究的今后发展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淀粉凝胶平板电泳法,对新疆野生油菜、黑芥、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芽期的酸性磷酸化酶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野生油菜与黑芥的同工酶谱有明显的差别,各条带的迁移率也不相同,酶谱相似度指数极小,(2)从酶谱带的数目、宽窄、迁移率和酶谱相似度指数分析,芥菜型油菜与新疆野生油菜亲缘关系最近,与白菜型次之,而与黑芥最远。新疆栽培芥菜型油菜可能起源于新疆野生油菜。  相似文献   

19.
不同颜色油菜种皮含有不同类型的色素,研究种皮颜色与其色素之间的关系能够为黄籽油菜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介绍油菜种皮中色素种类、主要色素的含量及测定方法,为黄籽油菜的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的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双低油菜生产的成效、面临的挑战,对双低油菜品质育种和综合加工利用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加快双低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