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现代心理学和宗教女性主义所标举的"双性气质"理论,对理解<红楼梦>主旨及其人物形象有着崭新的意义.以王熙凤和贾宝玉为个案,着重分析了"女性的男性气质"和"男性的女性气质",认为<红楼梦>所塑造的人物具有超越时代超越社会性别的"双性"人格特征,他们集中展现了小说家卓越的艺术追求和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2.
海莲的小说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但其笔下人物毕竟生活在男权社会中,摆脱不了菲勒斯文化的影响,作品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男权思想。文中以《空心梦》为例,从女性经济自立、女性走向社会、女性观念转变、男性理解女性等方面分析了海莲小说中体现的女性意识;从女性依附男性、女性诱惑男性、男子中心思想、推崇男权观念等方面阐述了海莲小说中体现的男权思想;指出了女性解放应注重自身精神的解放,女性解放应走向双性和谐。  相似文献   

3.
男性与女性的言语都明显地反映出其性别特征,本文以莱科夫关于女性语言特点的研究为基础,选取美国电视剧《绯闻女孩》中的人物话语为语料,从结构的角度对比分析当代男女语言特点的变化与趋势。在语音方面,陈述句句尾使用升调已不是女性特有的语言风格。在词汇方面,女性同男性一样趋于使用简单、泛泛的颜色词,并在咒骂语中使用程度较高的词语,女性保持使用夸大性和空泛性形容词,但男性语言中也出现此特点。在句法方面,男性与女性使用反义疑问句的频率相当,女性则多使用复合祈使旬等客气的句式来请求对方做某事。总之,男女语言存在差异,但趋于一致并出现共性。  相似文献   

4.
浅谈导游员对旅游团“中心人物”行为调控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团"中心人物"的出现,是导游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并无法回避的情况,"中心人物"往往会为导游员的服务设置一个个的障碍。如何调整好"中心人物"的行为,将成为导游员必须解决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明白"中心人物"产生的原因、他(她)所具有的作用以及对他(她)的行为进行调控的一些技巧。学会了因势利导,"中心人物"的出现反而对导游工作的顺利开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作品中人物形象具有系列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他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往往是那些面对死亡而毫无惧色的硬汉子,这些硬汉在成长过程中又或多或少地扮演过懦夫的角色。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则往往只是男性世界的陪衬,是作为检验男子气慨的场所,他们或是"妖女",或是"天使"。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集中体现了海明威一贯人物形象刻画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在自然界中,男性和女性相比,往往是强者的代名词。但实际上,在人一生的生理过程中,男性却一直是弱者。在胚胎阶段,男性胚胎和女性胚胎的比例为(120~160)∶100,即男性胚胎数大大地超过女性胚胎。但在这个阶段,男性胚胎要比女性胚胎脆弱得多,期间会大量"夭折"。到达婴儿阶段后,男、女比例降为106∶100。但这还不是最后的结果。随着婴儿的成长,男、女  相似文献   

7.
《京华烟云》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大都外美而内秀,可以看出林语堂有一定的女性崇拜思想,但由于传统男权意识的影响,无论他描写的女性如何优秀,也是他站在男性审美立场上发言的,由此可以看出林语堂复杂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年男演员担当主演的影视剧的热播,引发了一股"大叔"审美热潮。"大叔"审美趋势的形成既有"男色"消费时代女性消费者支持的原因,也是传统男性审美积淀影响的结果,其中"内容为王"的影视剧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在男性形象多元化的时代,"大叔"审美是对传统男性形象的传承与重塑。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我们如果称呼对方为"先生",那么对方通常是一名男性,可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民国时期,女性也可以被称为先生,这样的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女性可以被叫作先生呢?"先生"这一词一般是指男性,这是众所皆知的,但有时却也称女性为"先生",如"庆龄先生""冰心先生"。这种叫法始于中国近代。在我国,上一辈的女性中,有出身书香门第,后来德高望重的,到老年可被尊称为"先生"。这个称谓对一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茨威格笔下塑造了一批性格细腻多情,专一热情的女人们,她们为爱奉献出自己的年华,社会地位,甚至年轻的生命。与当时男性主导话语权的文学创作不同,茨威格站在女性立场描绘情节,生动再现心理变化与立场。与此同时,男性角色很大程度上是缺失的,他们要么出现在女性的回忆中,要么通过女性心理描写予以呈现。茨威格关注女性的原因多重,其中"女性在社会、婚姻、家庭中被损害、不受尊重与无可安慰的处境激起了茨威格对妇女命运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是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独具一格。梅里美笔下描绘出众多充满异域风情的人物,其中嘉尔曼与高龙巴无疑是个中典范。分析这两个经典人物角色,寻找梅里美笔下女性角色特点,对于研究梅里美对男权社会中女性革命的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男性输精管结扎术是最为流行的避孕方法之一.在美国,男性接受输精管结扎术避孕的人数约为女性的一半.但在我国,原先也仅有11%的孕龄夫妇选择输精管结扎术,跟做节育手术的女性相比,比例非常低.随着现在一系列更简单更加人性化的避孕措施如避孕套、女性避孕药的出现,结扎似乎也在逐渐淡出现代男性的视野,每年接受"男扎"的男性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3.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是美国小说家菲兹杰拉德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两部小说。其中的女性角色往往被批评为"拜金","虚伪",或者"吸血鬼",甚至被指责为造成男主人公悲剧的罪魁祸首。本文采用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分析小说中典型的两性关系模式之一——骑士的典雅爱情,来阐释在"男性向女性提供保护"这层浪漫的面纱后是女性被父权制社会统治及贬低的事实,以此唤起读者对于文中女性角色及当今女性更多的理解和关注。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篇目的形成时间在我国古代西周初期至东周的春秋中叶之间,共有305篇,其中有大量描写女性的诗篇。这也是在先秦典籍中唯一的一部如此大量描写女性的一部诗集。在《诗经》时代,女性的地位已经处于男性之下了,所以她们并没有绝对的主导权,一般都是在男性的支配下生活的。即使是处于社会弱者地位的女性们,也涌现出了一批大胆追求爱情,勇敢反抗男性,有独立的审美意识并且有家国大爱的女性形象。也正是因为她们勇敢的形象与当时的社会礼制多有不符,因此形成了"礼"化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5.
胡莹莹 《新农业》2014,(16):50-50
<正>在我的眼里,朱宏威绝对是一个"不安分"的女人。第一次听到朱宏威这个名字,我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一个高大威武的男性形象。通过电话之后,我知道我错了——朱宏威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特别能干的女性。与普通的农村妇女不同,朱宏威的能干不是体现在操持家务、相夫教子等国人对女性的传统要求上,作为思想意识比较先进的女性,她和男人一样为事业打  相似文献   

16.
罗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2156-2160
针对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已婚女性时间配置特点,理论模型采用时间三分法,分析了女性和男性市场工资率对女性市场工作、家庭工作和闲暇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实证分析探讨了劳动力转移数量、是否有16岁以下的小孩、耕地面积、男性以及女性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收入、地理位置等对女性时间配置的影响方向及其程度,并根据估计结果,考察了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即男性和女性受教育程度与女性时间分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付诗淇 《浙江农业科学》2014,1(7):1121-1123
基于对南京市704个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研,运用描述性分析、对比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男女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及住房保障政策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提供住房保障的情况下,男性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稍高于女性;但在提供住房保障的情况下,女性更愿意在城市生活。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住房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呈现差异性,男性了解程度稍高于女性,但整体了解程度仍然很低。  相似文献   

18.
对日语中男性和女性的言语行为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其产生的原因。从人称代词、感叹词、终助词、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日语中男性和女性的言语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女性用语显得更加规范、优雅和标准。  相似文献   

19.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主要代表作,也是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哈代在其作品中表现了他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关注。在他笔下,自然是女性生存的沃土,女性是自然的化身。与此同时有机自然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侵蚀,渐渐失去生机,威塞克斯女性在父权制文明的压制下经历着悲剧。而自然与女性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探讨的焦点。本文试以其视角解读哈代笔下女性的典型代表苔丝的命运悲剧,来进一步探析哈代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20.
属于先楚神系的"高唐神女",具有神圣、淫欲、美丽三个特性.随着社会的高度理性化,在汉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辞赋中,神女原型被一分为二或代表邪恶的情欲,或代表神圣的"道".作品中象征情欲的女性,只是为了反衬男性战胜诱惑的理性力量;象征"道"的女性,则不但给世俗浪子提供了一个永不可及的虚拟目标,而且由这种追寻所带来的幻灭感和悲剧感,充分展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坚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