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地橘园无线环境监测系统优化设计及提高监测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山地橘园生长环境时空变异大,气候复杂多变的情况,对山地橘园无线监测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及试验,以实现橘园生长环境信息的有效监测。设计了适合山地橘园环境工作的信息帧结构,引入了双向指令控制机制,节点拓扑发现,路由监测以及节点信息多样化采集优化机制,以增强山地环境下橘园信息采集的鲁棒性和可控性。对橘园无线信道衰减情况进行了测试,引入阻挡和雨衰因子建立无线信道衰减模型,并用于指导橘园无线监测网络部署试验。无线信道衰减分析与网络部署试验结果表明,在复杂气候条件下,系统天线部署高度在1.5 m,单跳通信距离在30 m内,可较好地完成山地橘园环境信息采集和传输任务。744 h的连续监测运行试验数据表明,优化设计后的无线监测系统信息传输成功率得到了提高,30 m距离内的传输成功率在99.12%以上,监测系统工作稳定,运行良好,适于野外条件下山地橘园生长环境无人远程实时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数学模式,根据例行监测结果,将农产品质量进行预警分级,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济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该预案包括指导思想、组织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信息报告、应急准备、事故分级与应急响应、附则六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围绕环境应急事件管理和2010年部市次生环境应急演练的业务应用需求,设计和开发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环境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架构.建立了为支撑智能决策的结构化的水环境数据资源目录和基于专家知识的内容管理数据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XML标准的数据和模型接口的松耦合集成方式,并在2010年环保部重庆市政府联合环境应急演练中通过了现场监测数据态势验证.  相似文献   

4.
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急监测是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污染事故及时、正确地进行应急处理和制定处置措施的根本依据。本文从突发事故类别、污染物特性、应急检测要求3方面进行应急监测背景描述,并就应急监测仪器与设备筛选、布点采样原则、应急监测质量控制注意事项等3部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业部部级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示范系统的目标是运用遥感与GIS技术监测我国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并结合农业部的统计数据库与计算机网络设备,建立农业部资源环境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业部各司局提供可靠及时的农业资源环境信息,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提供决策支持的技术保证。该文介绍了示范系统的功能结构与软件结构的设计,以及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6.
水文应急监测,作为水灾害应急响应的前提条件,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且不可替代。以阳泉市为例,分析论述了水文应急监测特点、工作内容、监测要求、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建立湘中丘陵紫色岩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探讨了湘中丘陵紫色岩大、中、小三种尺度的监测内容,并从监测设施系统、监测指标体系、监测配套设施系统、监测数据传输及分析处理系统等方面,对建立其监测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农用地资源安全的监测-评价-预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食物安全和农用地资源安全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政府的关注。该文首先分析了农用地资源安全的含义及其产生原因,论述了农用地分等标准样地体系及其基本功能;结合全国农用地分等成果和现有的土地管理信息数据库,建立了农用地资源安全状况的监测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提出了确保农用地资源安全的监测-评价-预警-应急预案系统的结构框架,并分析了它对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切实保护农用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重大疫病应急防控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创建了北京市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平台。完成了平台的总体设计、技术体系结构、功能及数据库设计与系统研发。研制了动物疫病应急处置业务流模式及逻辑框架、疫病防控综合决策模型、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多源异构数据无缝集成等关键技术。提出了Flex控件与ArcObjects组件的无缝式捆绑技术在系统中的巧妙应用。解决了疫源分析、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路口封锁、疫情监测、无害化处理、消毒、扑杀、紧急免疫及解除封锁等一系列应急处置中的关键问题。实现了北京市重大动物疫病信息化、一体化的应急指挥。为全面判断防控形势与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北京市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提供了快速而有力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大疫病应急防控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创建了北京市动物疫病应急指挥平台。完成了平台的总体设计、技术体系结构、功能及数据库设计与系统研发。研制了动物疫病应急处置业务流模式及逻辑框架、疫病防控综合决策模型等关键技术。提出了Flex控件与ArcObjects组件的无缝式捆绑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解决了疫源分析、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路口封锁、疫情监测、无害化处理、消毒、扑杀、紧急免疫及解除封锁等一系列应急处置中的关键问题。实现了北京市重大动物疫病信息化、一体化的应急指挥。为全面判断防控形势与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北京市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提供了快速而有力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位于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甘肃省武山县为例,阐述目前农村环境的现状,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如何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建议:制定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建立工业和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系统,集中供热、供气系统,以及对重点污染源的综合监测和治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实现新农村建设与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业生产环境中植物群体叶绿素的监测,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的植物群体相对叶绿素含量实时监测系统。系统以太阳光为光源,设计了特殊光路同时获得植物冠层反射的700和830 nm 2种波长光信号以及该2种波长光的入射信号。采用ZigBee协议搭建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由终端节点将以上光路获取的4路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将其转发至协调器,进而由协调器发送至用户中心进行计算与存储。系统试验研究中测量的有效样本点共124个,将前36个点的两波长吸光度值与样本叶绿素指数值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回归,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模型决定系数和标准差分别为0.919和9.26958;用后88个点建立预测集,模型预测值与标准值建立的线性函数决定系数为0.913,标准差为9.372,系统稳定性试验变异系数CV1.82%。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自然光照条件下群体叶绿素的准确测量与实时监测,为精细农业自动无损检测技术提供理论及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3S技术的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系统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系统内容、应用模块设计与建立,并阐述了系统进一步的发展趋势。在3S技术支持下,建立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构筑土地资源评价和土壤侵蚀评价2个应用模块。  相似文献   

14.
温室植物生理指标监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植物生理状态受温室环境变化的影响,认为植物生理状态、生长状况可作为温室环境调控的反馈信息。基于这种观点,该文描述了监测的意义及系统构成与实现。应用该系统监测温室环境及黄瓜植株,就植物体表电位信号与温室环境变化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物联网和Deep-LSTM的茶树净光合速率动态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树的光合作用是其基本生理过程之一,快速评估其光合作用速率能够为茶树的水分控制提供重要依据.该研究构建了茶树物联网环境信息监测系统,通过设置100%、85%、70%、55%土壤持水量的4组水分胁迫梯度,实现对茶树生长环境和生理参数的采集,建立了茶树水分胁迫指数(Crop Water Stress Index,CWSI)...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资源是新疆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对地下水的无序开采及超采问题,建立了新疆南疆地下水监测井遥测系统。遥测系统软件是基于GIS技术,在VB语言环境下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开发,充分体现空间查询和分析特点。系统对地下水位信息进行远程实时采集、分析与报警,为相关部门提供管理决策依据。系统的建立为GIS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应用提供了新的开发形式,系统的运行降低了水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水位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得到保证,同时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作物长势遥感监测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作物长势监测是农情遥感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建立稳定的作物长势监测业务系统,该文一方面选取NDVI时间序列提取的时空参数从不同侧面描述作物长势,建立作物长势监测的综合性模型,另一方面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主要农区、由200个县组成的地面调查网络,采集地面实况信息,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的混合结构开展系统设计,基于遥感和地面调查两个角度设计实现了国家级作物长势遥感监测业务系统,同时对由于作物种类和监测区域不同引起的长势评价标准不一致、模型定量化和业务系统架构仍需根据应用进一步分解完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中国冬小麦主产区为例,进行了作物长势监测试验,取得较好的监测结果。目前该系统已在大尺度作物遥感监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必须面向环境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习健 《土壤与环境》2000,9(4):338-340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必须面向环境管理,而监测质量是监测工作的关键。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文章提出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落实措施保证监测数据质量,加强监测队伍素质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贵州高原喀斯特石漠化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水  周忠发 《水土保持通报》2013,(4):221-223,232
根据喀斯特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其引起石漠化灾害的成因,通过监测预警评价因子,确立了喀斯特石漠化监测预警评价指标体系。该系统依据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在石漠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设计了喀斯特石漠化监测预警系统,利用GIS技术与数学模型,在计算机语言环境下进行了编译,可对生态系统和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及时地进行监测预警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德宏州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发生危害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甘菊在云南省德宏州爆发,给农业、林业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通过调查分析,充分掌握了薇甘菊的发生特征、生长习性、传播方式、危害现状;总结多年的防控经验,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启动应急预案、制定防控方案、建立监测网络、协同部门联防、建立一区三带等综合防控措施,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