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精多倍体诱导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诱变,使多花黄精染色体加倍,提高生物产量与品质,为大面积人工种植提供优良品种.种子经过人工打破休眠后,在MS+6-BA 1.0mg/L+2,4-D 0.5mg/L离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转入MS+TDZ 1.5mg/L+2,4-D1.0mg/L培养15~20d,用脱脂棉球浸泡于添加2%二甲基亚砜的0.05%~0.15%秋水仙素溶液中,在无菌条件下覆盖在愈伤组织上,进行染色体加倍诱导处理,再转移到MS+6-BA 1.0mg/L+NAA 2.0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将分化出叶片的小苗转移到1/2MS+NAA1.0mg/L生根培养基上.结果表明:0.05%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48h变异株诱导率最高达18.7%.0.1%和0.15%浓度处理24h的诱导率次之,为16.7%,0.1%浓度处理48h变异率虽然只有16.2%,但其变异株倍性稳定性较好,整倍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鸡冠花离体快繁及多倍体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鸡冠花顶芽为外植体,研究其离体快繁程序并在无菌体繁殖条件下探索了秋水仙素溶液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对鸡冠花的诱变效应.快繁研究结果显示: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2 mg/L;以芽和茎段为培养对象诱导产生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分别是MS 6-BA 1.0 mg/L NAA 0.1 mg/L,MS 6-BA1.0 mg/L NAA 0.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 MS IBA 0.4 mg/L.采用浸泡法将鸡冠花营养芽在0.05%、0.1%、0.15%和0.2%不同秋水仙溶液浓度下分别处理12 h、24 h、36 h和48 h,并对诱导处理后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鉴定,得出以0.15%秋水仙素溶液浸泡36 h为诱导多倍体的最佳处理组合,诱导率达23.3%.  相似文献   

3.
苦参种子催芽及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浓硫酸浸种、热水浸泡和种皮破损等方法来提高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种子的萌发率,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已萌发苦参种子,通过根尖压片观察细胞染色体加倍情况。结果表明,苦参种子发芽率随浓硫酸浸种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其中浸种90min的效果最好,种子的发芽率高达83%,不采用任何处理的对照发芽率仅有13%;70℃热水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发芽率逐渐降低;种皮破损也能显著提高苦参的种子发芽率;根尖压片观察细胞染色体的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能够诱导苦参根尖四倍体细胞的产生,当处理浓度相同时,多倍体细胞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诱变植株率却一直明显增加,其中处理0.2%+72h时,根尖多倍体细胞率最高为59.5%,处理0.2%+108h时,诱变植株率高迭68%,0.1%+48h的根尖多细胞率和诱变植株率均最低,分别为18.5%和8%。同时部分个体出现了混倍体细胞现象,其中四倍体细胞出现几率高于八倍体细胞。  相似文献   

4.
白魔芋多倍体诱导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种子浸泡法和根状茎顶芽滴液法进行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比较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出苗率和变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液法对材料的毒害性更小,经同一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出苗率和植株形态变异率均高于种子浸泡法,但诱变加倍的效果不如浸泡法。实验中获得一株纯合四倍体植株,由0.2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种子48h诱变得到。  相似文献   

5.
赵红艳  江丽丽  马淼 《种子》2012,31(2):21-24,30
以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法和秋水仙素加入培养基法分别进行诱导。实验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加入培养基法要好于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法,具体表现为:用秋水仙素加入培养基法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褐化死亡率低,分化率高,四倍体细胞平均比例高。而在处理浓度与时间的选择中,以高浓度的秋水仙素与短时间处理组合较好。秋水仙素的浓度为600 mg/L处理3 d效果最佳,四倍体细胞比例达41.5%。  相似文献   

6.
秋水仙素诱导巨桉无性系Eg5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巨桉无性系Eg5组培苗的腋芽为处理材料,使用Plackkett-Burman设计和均匀设计安排实验,对秋水仙素诱导巨桉无性系Eg5多倍体的影响因素和诱导率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经过回归分析找到了多倍体诱导率和其自变量秋水仙素浓度及浸泡时间间的关系式,其Adj R-sq=0.9366,回归效果理想。当秋水仙素浸泡浓度为0.21%、浸泡时间为26.2h时,诱导率可达其最大值51%。在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增加过程中诱导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此时,导致诱导率不断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处理芽的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7.
以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杂种无性系胚性细胞系Y68为材料,通过含有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和氨磺灵水溶液、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进行处理,以体细胞胚分化能力和多倍体体细胞胚获得率为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水溶液浸泡法处理对落叶松多倍体体细胞胚诱导效果最显著;先对细胞系处理再进行体细胞胚分化较适合落叶松多倍体体细胞胚的发生.在500 mg/L的秋水仙素水溶液中浸泡36 h情况下多倍体诱导率最高,达79.8%,体细胞胚分化率为217.1个/g.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和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多倍体,本研究分别以这两种植物的种子为原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在不同时间下进行处理。通过茎尖染色体压片法、流式细胞法、叶片下表皮气孔观察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黑果枸杞对秋水仙素的耐性高,而宁夏枸杞的耐秋水仙素性和诱导率更高。黑果枸杞种子在秋水仙素浓度0.1%,处理36 h的条件下诱导率最高,为25%;宁夏枸杞种子在秋水仙素浓度0.1%,处理48 h的条件下诱导率最高,诱导率为33.33%。通过叶片下表皮气孔及保卫细胞大小确定植株倍性实验发现,当黑果枸杞平均保卫细胞长度达到102.07μm左右,宁夏枸杞平均保卫细胞长度达到71.33μm左右时,植株为四倍体的可能性大。该研究为获得大量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多倍体育种材料提供了方法,并通过叶片下表皮气孔观察的方法提高了多倍体鉴定的效率,为进一步选育优良的枸杞新品种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 要:以尾巨桉无性系DH3229组培苗的腋芽为处理材料,研究摇床、渗透剂,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该腋芽多倍体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摇床和渗透剂的使用,秋水仙素的浓度及处理时间均能够明显的影响该无性系腋芽多倍体的诱导率。在使用摇床和添加渗透剂的情形下,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24h可达最大诱导率56%。在秋水仙素处理液浓度小于0.05%时,无论如何改变其它条件均不能获得变异植株;当秋水仙素处理液浓度大于2%且处理时间长于48h时,处理过的腋芽的死亡率会快速上升,这直接阻碍了诱导率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小盐芥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与不同浓度组合对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S 6-BA 2,4-D组合能诱导出愈伤,诱导率为100%。MS 6-BA NAA组合既能诱导出愈伤又能分化不定芽,愈伤诱导率为100%,激素不同浓度不定芽分化率不同,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2.5mg/L 6-BA 0.1mg/L NAA,不定芽分化率为43%。生根培养基为1/2MS,生根率为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