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0日龄至初次配种前的种猪称为后备种猪。生产中要求后备种猪在8~10月龄时达到配种体重,8~10月龄瘦肉型后备种猪的配种体重应达到100~120kg左右。 1 后备种猪的饲料  相似文献   

2.
种猪的饲养和合理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后备种猪 70日龄至初次配种前的猪称为后备猪。生产中要求后备猪在8~10月龄时达到配种体重,瘦肉型猪100-120kg左右。  相似文献   

3.
70日龄至初次配种前的种猪称为后备种猪。生产中要求后备种猪在8~10月龄时达到配种体重,8~10月龄瘦肉型后备种猪的配种体重应达到100~120kg左右。  相似文献   

4.
许向东  赵远群 《猪业科学》2018,(11):108-109
为了研究不同初配日龄对丹系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从Kingdee7.5猪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里导出2015—2017年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某原种猪场共1 145头丹系初产母猪的生产数据,其中丹系大白756头,丹系长白389头,按初配日龄分为8组,每组的初配日龄相差20 d,分别对不同组母猪的总产仔数、健仔数、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等繁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241~260日龄段配种初配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都达到最高,产仔性能最好。其次比较好的是221~240日龄段、261~280日龄段的初配母猪。小于220日龄配种的丹系初配母猪产仔性能较差,大于300日龄配种的丹系初配母猪产仔性能也较差;281~300日龄阶段初配母猪总产仔数较高,但窝产活仔数和健仔数较差。综合繁殖数据和经济效益得出结论:在后备猪体重达到135 kg,且达到第二情期的时候,达到220日龄即可配种,最佳初配日龄在241~260日龄段。整体来说在221~280日龄阶段配种都能达到较好的生产性能。综合考虑后备母猪的培育饲养成本和后备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建议初配日龄在220~260日龄阶段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外种后备公猪通常4—5月龄开始性发育,这个时候有爬跨动作,但通常无成熟精子。6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某些种猪配种能配上。但种猪的初配时间要求8~9月龄,体重达90—100kg,基本上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方可以使用。现就后备公猪的常规饲养管理技术作简要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铁元 《福建畜牧兽医》2000,22(6):18-18,19
工厂化猪场是以周为单位的流水生产,按四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全场可分为种猪、分娩、保育、生长、育肥5个车间。猪场生产成绩与种猪车间的配种妊娠舍的设计和管理有很大关系。本文将种猪配种妊娠舍分为配种、返情检查、妊娠、后备等4个区,并讨论各区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1 配种区 1.1 配种区设计 该区每个公猪栏前设有4个母猪栏。通常饲养断奶母猪、空怀母猪、上次发情未配母猪、适宜配种的后备母猪,一组已配种的母猪及后备公猪,通过公猪诱情、查情、提高配种率。1.2 猪群周转 1.2.1 进入配种区的母猪有:断奶母猪、适配的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7.
1母猪发情何时配种好为了争取母猪多产仔.必须抓好母猪适期配种.一是要准确掌握后备母猪初配时机.二是摸准母猪发情期内何时配种最好。1.1后备母猪的初配适期:后备母猪第1次配种的适宜时期.根据月龄和体重两个方面来确定。小母猪达到性成熟的月龄随品种、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本地猪一般3月龄开始发情、培育品种和杂种猪性成熟较晚。一般在4~5月龄开始发情。第1次发情后只要不配种.则每隔18~23天重复发情1次。根据生产实际.本地猪种第1次配种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75kg为宜。培育品种和杂种母猪第1次配种以不早于8…  相似文献   

8.
1 家兔的配种适龄 家兔一般4~6月龄便性成熟,开始发情,但此时兔尚未达到体成熟,如配种繁殖,易引起品种退化.通常毛用母兔7~8月龄、公兔8~9月龄、体重在3kg以上开始配种;皮用、肉用母兔5~6月龄、公兔7~8月龄、体重在2.5kg以上配种;皮肉兼用母兔6~7月龄、公兔7~8月龄、体重在3.5~4kg开始配种.  相似文献   

9.
提高母猪产仔率和仔猪育成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文正  李岗 《养猪》2003,(5):53-53
养猪的经济效益与母猪的产仔率、仔猪育成率息息相关。为达到母猪多产、仔猪多活需要采取以下三方面的综合措施。1母猪的配种与饲养管理1.1一般纯种或杂种后备母猪初配年龄不早于7月龄,体重不低于90千克为宜,大型晚熟瘦肉型品种可推迟至8~9月龄,体重100~120千克初配,地方良种猪年龄应在5~6月龄,体重不低于70~75千克为宜。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应在第二或第三次发情时实施,第一次发情不宜配种(排卵少)。1.2母猪的性周期平均为21天(范围在18~23天),适宜配种时间是在发情中期。母猪外阴部膨大,呈核桃形,阴门内黏膜潮红,连续走动不安,有时发…  相似文献   

10.
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未来,后备母猪的质量直接影响猪场的长远效益。后备母猪通常是指生后四月龄到初次配种前阶段。培育后备母猪的任务是获得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备品种的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  相似文献   

11.
绵羊属季节性繁殖家畜。我国细毛羊母羔习惯于1.5岁配种。国外材料报道,母羔可于8~10月龄配种,其五周岁的终生产羔数较1.5岁配种的母羊可提高1.4~2.1只,还可以降低后备母羊的育成费用,改变畜群结构,增加适繁母畜比率,缩短世代间隔。如需导入75%的外血。  相似文献   

12.
<正>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未来,后备母猪的质量直接影响猪场的长远效益。后备母猪通常是指生后四月龄到初次配种前阶段。培育后备母猪的任务是获得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备品种的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1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正>(一)适龄配种杂种后备猪养到6月龄以上、体重90千克以上、第3次发情时配种比较合适,配种过早窝产仔少。纯种瘦肉型猪的后备母猪第1次发情比较晚,在达到8月龄、体重100千克以上时配种。  相似文献   

14.
1.母猪配种前应如何喂料?母猪配种前应进行催情补料,后备母猪在配种前7~10天增加饲喂量,二元杂交小母猪初配年龄应在8月龄体重110千克时进行,土种猪体重在70千克时进行。在原饲喂量的基础上增加40%~50%,通常每天饲喂3.8~4.0千克/头。同时最好使用哺乳母猪料,这样可以促进发情,增加排卵数,提高初生产仔数。2.配种后是否能立即提高饲喂量?  相似文献   

15.
正种猪饲养,需要专业性技术,合理控制种猪饲料,科学管理猪舍条件,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种猪养殖,猪才能实现更快生长,保持更加健康,有利于实现猪的快速生产,配种也能顺利进行。1后备种猪后备种猪通常是指初次配种尚未实施,但是猪龄已经超过70d。为实现猪良好繁殖生产,后备猪增重是较为重要的工作,只有充分满足配种体重,才能实现良好配种。瘦肉型猪更应该合理控制体重,大约120kg较为适宜配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千、百、十、个"耳号编排法,把种猪按预订方案进行耳号编排和分组,按照耳号千位数相同的公母猪配种方案配种,其后代公仔猪打父系千位数字耳号、母仔猪打千位数加1的数字耳号;按照种猪生产性能测试规程测定和选留后备猪群,形成的种猪纯繁小群保种方法,可有效控制个体近亲交配,保持猪群遗传结构清晰,操作简单明了。特别是千位数相同的公母猪配种方案,易于配种人员识别预配公猪和母猪,把握和执行配种方案,深受配种人员和饲养人员欢迎。  相似文献   

17.
1各阶段后备母猪的选留 本场后备母猪选留时间至少应在配种前1个月进行,而外场选留要至少在配种前2月进行。并根据本场种猪生产育种的目标和标准进行后备猪的选留。  相似文献   

18.
<正>1 凉山黄牛母牛的性成熟与配种年龄凉山黄牛大多数性成熟较晚,一般在10~14月龄才达到初情(性成熟)期,性成熟后母牛虽能配种受孕,但母牛生长发育尚未完成,故不宜配种, 以免影响母牛本身和胎儿生长发育。因此,适当配种年龄应为14~17月龄以上,发情3~4次以后,体重达到150~200kg以上,即达到成年母牛体重的  相似文献   

19.
(接2007年第十二期) 2.3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传统理论认为后备母猪需要限制饲养,7.5月龄体重达95千克,第三次发情才能配种,配种不宜太早.而新的研究认为:随育种技术的发展,种猪体重增长速度加快,背部脂肪层愈来愈薄,猪的采食量愈来愈低,即使自由采食,现代种猪配种前背膘的储积也很难达到妊娠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1初配目标购买约50千克的后备母猪其配种的时间很长,隔离适应期可延长,主动免疫可得到发展,而且生产者可以控制其生长速度和性成熟,进行分群管理。后备母猪初配隔离和适应期最少6个星期,目标日龄为8个星期。配种日龄最少在200~210日龄,目标为210~230日龄。最少体重为120千克,目标体重为135~140千克。背膘厚最少12毫米,目标背膘厚为16~18毫米。最少发情2次,目标发情次数为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