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国内外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牧草种子生产是牧草生产的前提,也是整个草业发展的根基.近几年,西部大开发、退耕还草、生态环境治理等一系列重大建设工程的实施,更进一步地强调了牧草产业的重要性."草业振兴,种子先行",优质牧草种子是发展草业生产的第一生产资料,是振兴草业的基础.大力发展牧草种子生产,不仅是牧草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退耕还草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牧草的影响,采用线性趋势法和相关性分析,研究青海牧草的高度、覆盖度、产量、返青期和黄枯期以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6—8月牧草的高度和覆盖度均以不同的速率呈上升趋势,6月和7月的牧草产量以不同的速率呈增产趋势,8月的牧草产量呈减产趋势。返青期以-0.65 d/10 a的速率提前,枯黄期以0.15 d/10 a的速率推迟,牧草生长期延长;其中班玛、甘德、久治、玛沁、海晏、清水河、天峻和同德地区的牧草生长期延长,其他地区的牧草生长期缩短。冬季气温、6月下旬气温和8月风速是影响沱沱河地区牧草的主要因子;9月蒸发、秋季最低气温和6月≥10℃的积温是影响甘德地区牧草的主要因子;气温、2月0 cm地温和9月≥0℃的积温是影响天峻地区牧草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施用微量元素,不仅能促进牧草的生长,增加牧草的产量,还能提高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成份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改善牧草的品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但关于微量元素对牧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相关综述却鲜为报道。因此,为更好地运用微量元素,使其为牧草高产优质服务,此文概述了锌、铁、钼等几种主要微量元素对牧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对牧草生产力、营养成分和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索喀斯特地区人工牧草生物多样性对牧草生产力、营养成分和氮循环的影响,并通过多样性效应(选择效应和生态位互补效应)揭示其内在机制。试验选择常见的6种牧草品种,采用随机牧草品种组合和区组试验设计,构建了不同多样性梯度的试验群落。测定指标包括:牧草生产力、营养价值、土壤氮和多样性效应。结果表明:牧草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牧草生产力,对营养价值也有显著影响。生物多样性增强了土壤-植被氮循环,体现为牧草蛋白质产量、土壤总氮和有效氮增多。选择效应和生态位互补效应共同作用于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而选择效应是主体。选择效应有利于某些高产牧草如宽叶雀稗生长,对牧草生产力、营养价值及氮循环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川西北牧草产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牧草产区之一,肩负着牧草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使命。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分析了川西北牧草种植业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牧草种植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提出了该地区牧草种植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川西北牧草产区的生物资源、发展牧草种植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气象适宜度指数的若尔盖湿地天然牧草产量估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象条件极大地制约着若尔盖湿地天然牧草的生长状况,为了从气候条件适宜角度评估牧草长势年景的优劣,利用若尔盖湿地天然草场牧草1983—2013年近31年(2002年缺测)牧草产量观测资料,得到能够反映光、温、水对牧草生长影响程度的气象适宜度指数,分析了若尔盖湿地天然牧草产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了5月、6月和7月牧草产量气象适宜度线性和生长曲线估算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牧草产量气象适宜度估算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牧草产量的演变趋势;各月气象适宜度产量线性模型的精度普遍高于生长曲线模型;与干重模型相比,鲜重模型精度较差。受牧草产量观测资料精度的限制,6、7月牧草产量估算模型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牧草种子加工是实现牧草种子商品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牧草种子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保障。牧草种子多科多属,形态特征、物理机械特性等都比较复杂,不同牧草种子的特性差别较大。运用牧草种子加工成套工艺流程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1)调试及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2)更换加工品种注意事项;(3)维修与保养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桉树林下禾本科牧草适应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林下热带牧草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禾本科牧草品种中多数可良好生长,其中臂形草属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牧草产量943.9㎏/hm2,显著高于其它牧草品种,植株存活率、抗病虫害、分蘖数等表现出良好的生产特性,综合评价最优。坚尼草属牧草中植株存活率、长势、株高、干物质产量等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狼尾草属牧草中除杂交象草表现较好外,其它品种表现一般。雀稗属牧草在桉树林下生长相对较差,仅热研11号黑籽雀稗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
孔晓蕾 《种子科技》2020,(7):24-24,28
牧草种质资源是筛选和培育优良牧草新品种不可缺少的遗传基础。近年来,黑龙江乃至全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仍存在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不全、保存不规范、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利用档案化思维,对如何开展好寒地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登记、保存、监测、更新和利用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牧草育种工作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综述中国牧草育种工作进展的同时,分析了牧草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育成的牧草品种少,良种推广和覆盖面积较小以及牧草育种理论基础薄弱等,并针对性地提出应从改进牧草育种的方法和途径、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牧草品种、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快良种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及通过各部门协作攻关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颖  毛培胜 《种子》2013,32(1):48-52
牧草种子作为人工草地建设、退化草地改良以及植被恢复等牧草生产和生态环境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状况是关系到草地建植和牧草生产成败的首要因素。种子活力与老化生理的研究一直是种子科学关注的热点与难点的问题。通过对种子老化现象概述,分别从酶活性、贮藏物质、细胞膜完整性、合成能力、内源激素及有毒物质等方面就牧草种子老化的生理变化进行了分析阐述。围绕化学药剂处理、渗透调节、超干处理、吸湿-回干处理等修复和提高牧草种子活力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另外,根据牧草种子老化生理和修复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提出未来牧草种子活力与老化生理机制的研究趋势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候变化对牧草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牧草生产潜力有重要意义。基于1960—2010 年内蒙古地区30 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1983—2009 年8 个牧草观测站牧草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线性倾向率模型、迈阿密模型对内蒙古3 个不同类型草原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气候及牧草生产潜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内蒙古草原气温升高、降水量偏少,使得暖干化趋势显著,且有发展态势。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空间上由东北到西南逐步递减,3类典型草原气候生产潜力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分别为4490~6180、4100~6000、420~5000 kg/hm2;气候资源利用率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分别为39.2%~79.0%、28.9%~66.3%、21.2%~38.7%,尚有潜力可以开发。降水量对草原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均具有正效应;气温对草原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不同草原类型区存在差异,气温对草甸草原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均具有正效应,气温对位置偏南地区的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牧草气候生产潜力形成负面影响,气温与降水的协同作用对内蒙古草原区牧草气候生产潜力产生影响。总体上,降水量是限制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气候因子,对牧草气候生产潜力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牧草叶作为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旨在测定5种牧草叶片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评价其氨基酸的营养价值,以期为牧草叶型饲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各样品的粗蛋白、氨基酸、粗脂肪、钙、磷含量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采用滤袋法测定;采用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及化学评分评价各样品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结果表明:(1)5种牧草叶片中CP、Ca、NDF和ADF含量的差异较大,其中CP、Ca、NDF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水葫芦CP含量最高;2种豆科牧草叶片的CP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叶片,ADF含量则显著低于禾本科牧草叶片。(2)5种牧草叶片氨基酸种类齐全,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蛋氨酸是5种牧草叶片的共同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结论](1)水葫芦、紫花苜蓿、葛藤叶片的CP含量较高,可以作为蛋白饲料原料开发利用。(2)多花黑麦草和杂交狼尾草叶可以作为优质粗饲料进行开发利用。(3)利用5种牧草叶片配制牧草叶型畜禽全价饲料应适当添加蛋氨酸或补充富含蛋氨酸的原料。  相似文献   

14.
中缅边境地区果园种植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由于夏季多雨而春冬季干旱等季节性问题突出,果园内水土流失严重,套种牧草、作物是有效缓解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途径。为此,通过查阅文献、调研、试验实践的方式,就滇西南、滇东南地区果园牧草、一般经济作物的套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从产量、产值、覆盖度及水土保持效应等方面分析比较了不同牧草、一般经济作物的套种效果。结果表明:在中缅边境地区果园内,可套种的牧草种质资源丰富,套种豆科、禾本科牧草的混播产量产值最高,鲜重产量达79000~83000 kg/hm~2,产值13500~42000元/hm~2,均高于豆科、禾本科及菊科牧草单种;套种作物以小米辣、毛豆、生姜为主,经济效益在7500~36000元/hm~2之间,其中以套种生姜的效益最高。总体来看,在中缅边境地区果园内套种牧草以豆科、禾本科混播效益最佳,而套种牧草的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优于套种作物,因此推荐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的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西宁地区室温下贮存的不同年限豆科牧草发芽率进行了测定,分析不同豆科牧草室温最大贮藏年限,为西宁地区室温豆科牧草贮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发芽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下降,豆科牧草种子大小、饱满度、完整性、色泽、贮存年限等对发芽率的影响较大,在西宁地区室温贮存条件下,豌豆种子寿命为15年左右,而大部分苜蓿种子寿命为3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6.
魏红 《种子世界》2021,(7):0090-0092
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是指所有牧草物种和可遗传物质的总和,是牧草品种改良所使用到最原始的材料,是农业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保存野生植物资源,维持物种多样性,维持遗传的完整性,将种质携带的全部信息传递给后代,是牧草种质资源采集和保存的核心价值所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野生牧草种子资源是当地草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创新的核心,同时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又是制约畜牧养殖产业生产、生态建设、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探讨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论述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我国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的枯草季节漫长,饲草饲料的相对短缺严重影响牛羊生长与存活,给畜牧生产造成很大危害。因此,要在秋季做好干草储备与调制。一、牧区饲草储备1.把握收获时机。收割牧草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既要考虑牧草的产量,又要兼顾牧草各种营养物质的变化,还要考虑牧草刈割时间对牧草再生及对下年度产量的影响。一般来说,豆科牧草在  相似文献   

18.
《农药市场信息》2003,(7):32-32
<正> 在牧草生长期间有效地控制田间杂草生长,能使牧草的产量及质量大幅提高,是牧草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杂草对牧草造成威胁主要有两个比较关键的时期:一是在幼苗期,这个时期牧草幼苗生长较慢,很容易被杂草抑制生长,并对以后的牧草生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夏季温度高,雨水大,杂草生长迅猛,影响牧草的生长及产草量。杂草防除主要方法有下列几种:一、生物防除法:1.播前处理:在牧草播种前对土地应及时  相似文献   

19.
牧草作物种子的存储研究是当今世界上畜牧业较为发达国家的重点问题,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大国将牧草作物种子的存储研究作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方向.牧草作物种子对于畜牧业的可持续、高效率发展至关重要,针对牧草作物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是较经典且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种子发芽电导法及经典发芽法两种.牧草作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乌鲁木齐牧业气象试验站2004—2016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牧草观测资料,选择5种优势牧草,分析降水对其发育期、生长高度和产量等生长发育性状的效应。从而发现无论是天然牧草的发育期,还是牧草生长高度和产量,均与相关时段的降水量有着密切关系。降水因素对于5种天然牧草生长过程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黄芪、千叶耆、老鹳草、早熟禾和老芒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