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蛙以其肉味鲜关,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而受到人们的喜食。近年来人工养殖的方式有:池塘养殖、室内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等。笔者在牛蛙饲料市场的调研中,接触了许多养殖专业户,发现牛蛙的生产发展受到疾病与饲料的制约,现把牛蛙的常见病及其防治总结如下: 1.蝌蚪常见病的防治 1.1车轮虫病 流行于5~8月份,多发生在放养密度大,饵料不足,蝌蚪体瘦,生长发育迟缓的蛙池内。病因:受车轮虫感染。症状: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尾巴发  相似文献   

2.
牛蛙常见病的防治1.车轮虫病此病是由原生动物车轮虫所引起。常在密度过大、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发生,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肉眼观察,蝌蚪尾部发白,常在水面浮游。防治方法:(1)减少放养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的水体可预防此病。(2)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相似文献   

3.
陈德权  章爱华 《内陆水产》2002,27(10):34-35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牛蛙及其蝌蚪和其它动物一样,由于活动范围小、饲养密度大、水体环境的恶化和本身抵抗能力的下降,会发生多种疾病,影响养蛙的经济效益。目前牛蛙疾病的防治技术还不够成熟,有些疾病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生态环境,减少牛蛙生病。1蝌蚪的疾病及其防治蝌蚪的疾病较多,主要是水霉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1.1水霉病病原体为水霉菌。该病主要由于牵捕和搬运蝌蚪操作不慎或因寄生虫破坏皮肤,致使水霉菌的动孢子从蝌蚪伤口侵入寄生。它吸取蝌蚪皮肤里的养料并迅速萌发。水霉菌…  相似文献   

4.
一、牛蛙蝌蚪的疾病防治1.气泡病。患气泡病的蝌蚪,身体膨胀,仰游在水面,肠内充满气体。防治方法:将蝌蚪捞出置于清水中暂养1—2天,不投饵,如投喂麸皮、米糠等饵料时,应煮熟投喂。若气泡病发生不严重,可迅速注入清新水。1.车轮虫病。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肉眼观察,可见其尾鳍膜发白,常浮于水面。此病多发生在密度大,蝌蚪活动缓慢的池中。预防方法:减少放养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的水体。治疗方法:用硫酸铜和硫酸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牛蛙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其病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牛蛙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作一简要介绍。1 气泡病:发生在蝌蚪阶段,患病蝌蚪身体膨胀,仰游在水面,肠道内充满气体。防治方法:将蝌蚪捞出置于清水中暂养1~2天,不投饵,或投喂些煮熟的麸皮、米糠等。若发病不严重时,可迅速注入清新水。  相似文献   

6.
牛蛙(Rana catesbeiana)常见病害及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蛙原产于北美洲,是我国50年代末引地的优良养殖品种,但近年来严重的病害限制了牛蛙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牛蛙的蝌蚪期及成蛙期的各种常见病害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方法作了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牛蛙养殖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但是疾病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很大,分析原因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牛蛙养殖周期比较短,牛蛙养殖几年后,近亲繁殖比较严重,造成品种退化,体质弱,抗病力降低。2.养殖环境差,牛蛙养殖一段时间后,池塘淤泥较多,水质污染严重,使病菌繁殖加快,造成疾病传播。3.牛蛙是水陆两栖的变温动物,因此既要考虑到水质,又要考虑到气候变化、特别是水温变化。夏季牛蛙喜潮湿、阴凉,若遮荫工作做得不好,牛蛙易患病死亡。4.大家都知道牛蛙是由蝌蚪变态而来,因此蝌蚪的培育十分重要,蝌蚪若患病…  相似文献   

8.
邵闯  秦守旺  朱波  张俊智  戴济鸿  戴振炎  胡毅  陈开健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07-109607
为研究投喂策略对牛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建立科学的投喂标准,实验分别设置了4种投喂频率(1、2、3和4次/d)与4个投喂水平(4%、6%、8%和10%)饲养牛蛙蝌蚪,以探究牛蛙蝌蚪合适的投喂策略。投喂频率实验表明,投喂3次/d或4次/d的牛蛙蝌蚪在实验周期内的变态率显著高于投喂1次/d或2次/d的牛蛙蝌蚪,且投喂3次/d的牛蛙蝌蚪增重率最大。变态率与投喂量的比值(MFR)随投喂频率增加而上升,2、3或4次/d显著高于1次/d。投喂频率对已变态牛蛙蝌蚪的肝脏组织结构及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投喂水产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周期内牛蛙蝌蚪变态率随投喂水平增加而上升,且8%与10%组已变态牛蛙蝌蚪的均重显著高于4%与6%组,但已变态牛蛙蝌蚪肠道蛋白酶活性随投喂水平升高而降低。8%与10%组已变态牛蛙蝌蚪肝细胞脂滴含量明显增多,脂肪沉积现象明显。8%投喂水平组有益菌属暖绳菌属(绿弯菌门)与鲸杆菌属(梭杆菌门)相对丰度较高,一定程度改善了肠道微生物结构。研究表明,牛蛙蝌蚪每日投喂3次,综合投喂水平8%左右,蝌蚪的生长发育性能较优,兼顾了牛蛙养殖生产效益与蝌蚪肝肠健康,促进了牛蛙产业健...  相似文献   

9.
牛蛙人工繁殖技术小结1993年~1995年我站在发展牛蛙养殖生产过程中,利用水泥池240m’共繁殖春季牛蛙蝌蚪310万尾,秋季蝌蚪205万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1.建好种蛙池与孵化池,防止敌害生物入侵种蛙池规格为5...  相似文献   

10.
配合饲料、变态素对蟾蜍蝌蚪变态的影响熊晓英(江西省水产科研所)近年来,牛蛙、美国青蛙得到广泛养殖。关于蛙类的繁殖、饲料、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都见过报导,但有关配合饲料,变态素对蝌蚪变态的影响还未见过报导,本试验将用特制的配合饲料,一定浓度的变态素来研...  相似文献   

11.
顾晓 《科学养鱼》1995,(7):26-27
加州鲈常见鱼病及防治加州鲈抗病能力较强,养殖过程中病害较少,但是由于养殖中管理不当和环境条件等不完全适宜,仍有病害发生。现将已发现的几种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车轮虫病病原体为车轮虫,发病时间以春夏季为主,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鱼...  相似文献   

12.
牛蛙繁殖及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牛蛙能在沈阳地区繁殖和生长,研究了牛蛙繁殖和养殖的主要技术要点,包括牛蛙的产卵、孵化、蝌蚪培育、幼蛙养殖、幼蛙疾病防治、投喂的饵料等,为沈阳地区的牛蛙繁养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牛蛙养殖技术讲座 第四讲 牛蛙幼蛙的养殖技术牛蛙幼蛙是指蝌蚪变态后到当年越冬前的牛蛙,体重一般在100g以下。由于幼蛙的适应能力较差,饲养管理工作尤应细致,这对整个生产有很大影响。一、幼蛙池的建造幼蛙池可选用水泥或土地。水泥池面积以30~50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牛蛙的越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 《齐鲁渔业》2002,19(10):33-34
牛蛙的安全越冬是牛蛙养殖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温带地区自然条件下,牛蛙一般从11月份至来年3月份处于越冬期,在近5个月的时间内,气候严寒,空气干燥,牛哇要在这种严酷的条件下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天。因此,认真做好牛蛙的越冬工作,对于牛蛙养殖的成败与否有着重要意义。1 蝌蚪的越冬管理蝌蚪耐寒能力较强,在北纬40度以南自然冬眠死亡个很低,但出肢后尾部消失前,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差。因此,在越冬前首先要控制好蝌蚪的变态,其次,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状况等选择合适的越冬方式,并采取相应的越冬管理措施。有条件的也可发展控温养殖,不让蝌蚪冬眠,按正常饲养管理进行。蝌蚪只能在水中越冬,常用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草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病害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特别是2007年6月我地草鱼种车轮虫病大面积暴发,造成草鱼种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07年我县姚李镇唐军养殖户草鱼发生车轮虫病,由于措施得力,病情很快等到控制,也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现将草鱼车轮虫病的症状、病理变化、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5年6月,我们从锦州市长城实业公司梁山分公司引进牛蛙蝌蚪,在范县全滩区的陆集乡柯沙窝村进行了建池单养牛蛙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实践证明:5月下旬的蝌蚪,养至10月底,平均规格达225克,养至第二年10月份,平均规格达500克以上。亩产牛蛙2410干克,亩利润2.5万元。经过近几年的养殖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生产经验,现就牛蛙养殖实用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第三讲 牛蛙蝌蚪的养殖技术一、蝌蚪池的建造蝌蚪池可用土池、衬垫塑料纸的土地、水泥池等。在蝌蚪1月龄内最好选用衬垫塑料纸的土地纸或水泥池,以后可用土池,比较经济。蝌蚪孵化后可就在原孵化池培育,1月龄后转入土池继续培育。土池面积20~100m2,池深0....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笔经反复试验探索,掌握了利用网箱进行牛蛙蛙卵孵化、蝌蚪培育、幼蛙驯食等牛蛙苗种培育技术,作为池塘鱼蛙立体养殖的配套技术,于2003年进行生产性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2年7-8月,笔者在下乡进行技术指导过程中先后接诊了5例患病的棘胸蛙蝌蚪,经对现场调查、了解生产养殖过程和对患病蝌蚪的检查,棘胸蛙蝌蚪患烂鳃病、肠炎病和车轮虫病并发病的比较严重,通过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基本治愈,有效率达100%.现把诊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供同行业者参考. 1 基本情况 1.1发病情况 5例患病的棘胸蛙蝌蚪养殖池均为土池,每例患病的棘胸蛙蝌蚪养殖池有1~3口不等,每口养殖池面积30~100 m2,每口养殖池平均每天死亡50尾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朱炳全 《淡水渔业》2000,30(5):12-13
6 3 常见疾病的防治6 3 1 蝌蚪的病害及防治(1)车轮虫病症状是体表及鳃的表面呈现有青灰色斑 ,或尾部发白 ,这是由患病蝌蚪分泌的粘液和坏死表皮所形成的 ,此病以 5~ 8月流行最盛 ,且多发生在密度大 ,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 ,虫体寄生鳃上时 ,使呼吸困难 ,浮于水面 ,进而大批死亡。其病因是寄生了原生动物车轮虫所致。防治方法 :①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控制放养密度 ,经常保持水质清新 ,可预防病发生。②治疗可用0 5mg L硫酸铜和 0 2mg L硫酸亚铁合剂 (总量浓度为 0 7mg L)全池泼洒。(2 )气泡病症状是腹部膨胀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