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罗非鱼作为热带性鱼类,其最低临界温度为12℃,在北方地区自然水域不能越冬,罗非鱼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山东省兖州市从1982年引进罗非鱼养殖,并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罗非鱼越冬,通过20多年的摸索,逐步掌握了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罗非鱼越冬保种技术,并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目前,兖州市已发展罗非鱼越冬温室1万余平方米,年越冬罗非鱼20万kg。笔  相似文献   

2.
<正> 罗非鱼自1956年引进至今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主要养殖对象之一。罗非鱼苗种的培育技术及越冬技术也早已成熟,但采取的大都是土池或小型密孔网箱培育后再越冬法,即利用土池或网箱先将鱼苗培育到一定规格(一般在5.5cm以上)然后再转入越冬温室进行越冬。本试验直接利用水泥池对罗非鱼苗进行培育并在此池中实施越冬,目的是观察罗非鱼在水泥池中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及越冬效益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罗非鱼具有生长快、易饲养、适应性强、肉质细腻鲜美等特点,从而成为世界性养殖鱼类。罗非鱼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产业,也是广西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由于罗非鱼受低水温条件的生存制约,通过搭建罗非鱼越冬大棚安全越冬是一条较好的途径。我们于2007年11月—2013年12月建造了罗非鱼钢丝透光薄膜越冬大棚并开展了越冬大棚标准化养殖试验,掌握了比较成熟的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把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罗非鱼是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的通称,目前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奥尼罗非鱼和新吉富罗非鱼等。罗非鱼食性杂,易饲养,生长快,产量高,肉质上乘,市场畅销,并且是我国淡水鱼大宗出口水产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罗非鱼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也有很好的养殖生产和市场消费需求,但越冬保种一直是罗非鱼养殖生产的限制瓶颈。扬州市维扬区水产站从1976年开始利用发电厂余热水进行罗非鱼种苗生产和越冬保种,1988年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出一条新的罗非鱼越冬繁殖技术,1989年以来,中捷友谊农场水产养殖公司鱼种场利用地热温水井塑料大棚进行罗非鱼鱼种越冬和繁殖试验。1989—1991年培育出罗非鱼早春(6月10日前)鱼种976.64万尾,培育夏花和秋片鱼种1161.3万尾,越冬出池罗非鱼种3.17万公斤,335.3万尾。一、鱼种越冬利用鱼种场的温井水为热源,塑料薄膜大棚和太阳能为增保温设施,对尼罗罗非鱼种和“奥尼”杂交鱼种进行越冬。该地热塑料大棚为永久性钢制结构,每个越冬池的面积为867米~2,共有大棚30个。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罗非鱼创新团队支持建设的南宁综合试验站,于2012年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罗非鱼不同密度(池塘)养殖比较试验。为了探索适合南宁地区池塘罗非鱼健康养殖的最佳养殖密度,本试验利用广西省级水产良种场南宁佳盈罗非鱼良种场精养池塘,投放罗非鱼越冬鱼种,设计放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罗非鱼的养殖在我区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区水产养殖的一个拳头产品,罗非鱼种越冬量急剧增加;但近年来各地越冬罗非鱼种均发生严重病害,造成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从事罗非鱼越冬工作8年,现就罗非鱼越冬期病害原因及防治方法提出一些探讨性意见,一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罗非鱼在北方地区的越冬问题一直是制约我们在北方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利用塑料大棚养殖,增加罗非鱼的生长时间,再辅以技术更新,使当年罗非鱼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在北方创造了  相似文献   

9.
<正>北海综合试验站一、北海综合试验站巡回检查各罗非鱼养殖示范点2月份,广西罗非鱼创新团队北海综合试验站莫根永站长分批次对站内一县三区罗非鱼养殖示范点进行了巡回检查。主要了解罗非鱼养殖具体情况,重点查看了各示范点罗非鱼越冬养殖情况及罗非鱼池塘改造进度等方面的情况。北海站内目前有3个示范点存有大鱼越冬,5个示范点均有苗种标粗越冬情况。在莫站长和本站工作人员的实地指导下,各示范点十分重视越冬期间大棚搭建、水质调节、增氧、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等管理工作。截至2月底,各越冬示范点未出现罗非鱼冻死现象。另一方面,各示范点鱼塘清底改造工作也在抓紧进行。  相似文献   

10.
钱超 《福建水产》1997,(4):27-30
三明地区推广罗非鱼养殖已经多年,但苗种供应不足一直是困扰罗非鱼在山区大力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过去通常是从闽南沿海调入,但罗非鱼种经长途运输后(12小时以上),体质下降,成活率低,导致其养殖效益不明显。为解决山区罗非鱼种的供应问题,从1993年5月开始三明市牧渔良种繁育场在沙县后底建立罗非鱼越冬基地,利用一口4.29亩的池塘(常年出地下水23℃,日出水量700吨)开展罗非鱼越冬保种试验,经过四年努力取得初步成果。特别是在1996年5月—1997年4月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越冬技术,在冬季池塘最低水温14℃(最低气温-1℃)时,单性罗非鱼仍能安全越冬,出塘单性罗非鱼种83.4万尾(6890公斤),越冬成活率由1995年的80%提高到90%。本文以1996—1997年的研究成果,提出报告。  相似文献   

11.
<正>罗非鱼养殖在湖南的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成为其在湖南地区推广养殖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探索罗非鱼在湖南地区苗种引进时间、日投饲率、日投饲频率及不同养殖模式等,实现当年鱼苗当年养成上市,规避不能自然越冬的瓶颈,已经成为湖南地区养殖及推广罗非鱼的重要课题。本课题组于2014年5月9日从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引进10000尾吉富罗非鱼,进行池塘养殖试验,经过178天的养殖,先后捕捞6018尾、2554千克,全程饵料系数1.63。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曾在我县龙家店罗非鱼种场搞技术工作多年,该场主要是利用地下温泉水搞罗非鱼越冬,年越冬罗非鱼3万公斤。在罗非鱼越冬技术工作中取得了些成功的经验,我认为搞好罗非鱼温泉水越冬最主要的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准备好越冬池:罗非鱼越冬在北方从10月到翌年的5月,需240天左右,罗非鱼一放入越冬池,就不易变动。因此,准备好越冬池也就非常重要。一般选择越冬池在向阳背风的地点,越冬池放鱼前要进行清整消毒,清除过多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在自然条件下的北方地区难以越冬,一般情况下,北方地区罗非鱼越冬多为温室大棚与地热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近年来,由于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对越冬大棚特点与生态环境缺乏认识,造成了罗非鱼越冬大批死亡,给养殖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笔者通过总结养殖实践经验,就冬季北方越冬大棚罗非鱼死亡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一、出现的问题在罗非鱼越冬过程中,时常出现罗非鱼大批死亡的现象,死亡的罗非鱼从池底翻上水面,无明显疾病特征,通过镜检仅发现少量寄生虫以及轻微的细菌感染,但感染程度并不能引起罗非鱼大批死亡;泼洒消毒剂和杀虫…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我们采用新型钢丝塑料薄膜保温大棚结合深水井进行罗非鱼越冬养殖试验示范,探索适合于柳州市推广的罗非鱼越冬保种方式,以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参与应用。现将薄膜保温大棚结合深水井进行罗非鱼越冬养  相似文献   

15.
《淡水渔业》1985,(4):13-13
<正> 为满足广大群众对掌握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的迫切要求,我们向全国推荐一套技术资料,共两册,书名为《尼罗罗非鱼越冬保种技术》和《尼罗罗非鱼养殖繁殖越冬保种的技术》,由中国青年杂志社出版,编者是长江水产研究所张中英。此书内容紧密联合实际生产,是帮助“两户一体”养鱼的良师  相似文献   

16.
  军等 《科学养鱼》2014,(4):18-19
<正>2011年柳州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吉富罗非鱼池塘养殖四种模式试验:当年夏花养成、单养鱼种、越冬种与当年夏花轮养、与斑点叉尾混养。四种吉富罗非鱼养殖模式各有特点,但在池塘养殖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掌握了基本的技术要领,就能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17.
罗非鱼原产非洲,因其具有食性广、鱼病少、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引起各国养殖者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养殖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也有很多养殖户养殖罗非鱼。但罗非鱼作为热带鱼类,最低临界温度为12℃,在北方地区自然水域不能越冬,由于没有合适的越冬条件和越冬技术,为了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更好的推动罗非鱼养殖业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罗非鱼的越冬技术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 为调整淡水养殖品种的结构,充分利用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和一些季节性坑塘,乐亭县在1995年春引进了喜温、养殖周期短、生长快的热带鱼——埃及革胡子鲶进行养殖。全县精养面积共13.3hm~2,其中,日光温室4.87hm~2。罗非鱼池套养面积  相似文献   

19.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为热带内陆性鱼类,分类地位属鲈形目丽鲷科。该鱼具有适应高温、高盐度、低溶氧、富营养化及食性广的生态习性,是一种优良的养殖鱼类。但因为其对低温的忍受能力较差,低温临界限仅为12℃,而在信阳地区冬季温度最低可达-11℃,冬季平均温度5℃左右,所以罗非鱼在我区不能越冬。为了解决罗非鱼在我区越冬保种难题,同时提高甲鱼温室的综合利用,我们在2001年冬季采取隔热保温措施(采光温室)和利用井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罗非鱼越冬保种试验,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许色明 《内陆水产》2000,25(4):15-15
漳州地区养殖罗非鱼已有40年历史。近10年来 ,由于罗非鱼品种改良和推广单雄性养殖 ,罗非鱼在本地形成了鱼苗繁殖、单雄性制种(杂交、药物引导)、野外自然越冬培育鱼种的热潮。每年在漳州地区自然越冬后供应本省及广东、江西、浙江等省的罗非鱼种达4500t、成鱼上万吨 ,成为本地区淡水养殖的一个产业。虽然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罗非鱼能在野外自然越冬 ,但也由于管理方法和技术水平的原因 ,即使在同一片生态条件基本相同的池塘 ,也存在着越冬鱼苗成活率不同的现象。笔者从事罗非鱼制种及野外培育越冬罗非鱼种多年 ,现就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