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江苏昆山是阳澄湖大闸蟹的主要产地,其中池塘养蟹面积6.33万亩,湖泊养蟹面积3340亩,2014年河蟹平均上市规格145克,上年为140克,池塘养殖河蟹产量73千克/亩,上年为69千克/亩,湖泊养殖河蟹产量55千克/亩,2014年河蟹上市平均价格60元/千克,上年为66元/千克,略跌一成。昆山市石牌镇农技服务中心姚金生是名副其实的"老水产"了,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搞水产养殖,他向我们介绍:石牌一共只有2000多亩水面、5000多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兴化市泥鳅养殖持续升温,养殖面积不断扩大。2013年新增养殖面积2000亩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沟、安丰、陶庄、周庄、戴窑、竹泓等乡镇,泥鳅养殖从原来的苗种、成鳅的单一养殖,发展到泥鳅、蟹、虾、莲藕等多种生态高效养殖。2014年养殖面积超过2万亩,示范带动了水产养殖效益稳步提高。一、主要养殖模式(三种)1.集约化高密度精养陶庄镇、周庄镇池塘主养泥鳅,本地泥鳅苗放养密度400~500千克/亩、规格300~400尾/千克,产量1000~1500千克/亩。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湖南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岳阳试验站引进了乌苏里拟鲿,在岳阳县中洲渔场苗种场示范基地试养,养殖获得了成功,达到平均规格305克/尾、产量788千克/亩。2020年又在示范展示基地——湘阴县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展了乌苏里拟鲿的池塘养殖试验,亩纯利润在8 303元/亩,经济效益可观,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在银川平原水产养殖中用于池塘水质调控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高效复合芽孢杆菌)等。现将其使用情况介绍如下。一、实施地点和面积实施地点主要在银川平原渔业主产区,面积2000亩,共使用微生态制剂600千克。其中:青铜峡树新林场渔场面积600亩,使用微生态制剂240千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无锡市锡山区周边地区水产养殖以虾蟹类混养模式为主,养殖户养殖技术日益提高,养殖模式在不断创新,养殖效益也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尝到了生态养殖的甜头。锡山区东港镇陈市无公害养殖场是锡山区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养殖场,该养殖场占地面积400亩,其中养殖虾蟹面积270亩,为虾蟹混养模式,2015年河蟹亩平均产量115千克,规格平均在160克/只,共产河蟹31050千克;商品青虾产量5286千克,总产值378.6万元,平均亩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综合开发浅海、滩涂资源,提高养殖产量,我县水产科技人员自1980年起,进行褶牡蛎养殖法改革工作,摸索了棚架式、浮台式,蛎面套养挂壳串三种养殖方式,并积累了一定经验。1985年推广试养面积达806亩,经五个多月的养管后现场验收:浮台式亩产1,446千克;棚架式亩产1,070千克;蛎石套养亩产520千克。比传统养殖法分别增4.2倍、2.2倍和1.4倍。该养殖方法取材容易,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监利县分洪口渔场因长江分洪而得名,1980年成为国家商品鱼基地。渔场总面积1500亩,其中:精养池水面600亩,湖泊水面400亩,饲料地面积240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50亩,其它占地面积210亩。1985年以来,该场推行鱼—猪—禽—林(果)—沼气为一体的生态渔业,促进了渔场经济的持续发展。1993年,全场水产品产量达到480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55吨,养  相似文献   

8.
<正>辽宁锦州刺参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获省级立项,预期起止时间在2014年4月1日-2016年11月15日。锦州刺参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是利用200亩池塘的技术改造,由刺参养殖产量40千克/亩提高到75千克/亩。该项目预计在1~2年内加以推广,2~3年内把锦州地区的刺参养殖面积再增加3万亩,年可增加产量225万千克、增加产值1.6875亿元。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对于大多数蟹农来讲是辛酸的一年,示范户陈汝平却取得了较大的丰收。他养殖的180亩河蟹池塘,共产出河蟹11214千克、青虾5580千克、鲢鱼3438千克、鳜鱼936千克、总产值1965491元、亩利润5840元。现将其主要技术概括如下:一、池塘条件1.池塘开挖与增氧设施养殖池塘选择在通州区东社镇五马路村绿洲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池塘周边水源充足、无污染。示范养殖基地总面积180亩,每口池塘面积均为30亩,东西向,池塘深1.5~2.0米。各池塘堤坝内侧5米处设有"回"字形环  相似文献   

10.
2019年,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苏州市吴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稻+青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专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试验结果显示,21.75亩综合种养试验区当年青虾产量480.36千克,产值6.73万元;水稻产量3 493.5千克,产值4.19万元。单位面积年净利润1 733元/亩,投入与产出比1∶1.52。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呼图壁县水利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大力推广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健康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县五工台镇大泉渔场养殖户郑守瑞在一口40亩的商品鱼池中,使用生物制剂养殖常规品种,共出鲤鱼33245千克、鲢鱼16147千克,平均亩产达1122千克(其中鲢鳙平均亩产403千克)、实现亩利润2335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以来,小龙虾产量的增长基本都是靠养殖面积的增加,单位产量并没有上升。据市场调查了解到,稻田轮作小龙虾年产量数据多在65~100千克/亩的水平,同样是稻田养得好的可达125~150千克/亩。池塘精养的多批次养殖一般只有200~250千克/亩水平,好的可以做到300~500千克/亩。这与许多养殖户对小龙虾的养殖存  相似文献   

13.
薛庆昌 《科学养鱼》2005,(11):53-53
一、病害发生的基本情况2005年本市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接近5000亩,比2004年新增加近2000亩,主要原因是2004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都在400~600千克/亩,虽然后期有的池塘发病死亡,但是都已达上市规格,每亩虾池的经济效益在6000元以上,所以2005年有不少养殖户改养南美白对虾。今  相似文献   

14.
正精养池塘一般以鱼类养殖为主,少数渔民为追求高收益,超容量养殖,超标准施药、投饵,导致养殖病害频发、水质环境恶化、养殖效益降低甚至出现亏损。近年来,泰州兴化市沙沟镇部分养殖户将传统的精养池塘改造为"藕—小龙虾综合种养",改造面积大约5000亩,亩产小龙虾150千克左右、藕1500千克,利润4000元/亩左  相似文献   

15.
<正>东港市有淡水池塘面积2.3万亩,多年来一直以鲤鱼、鲫鱼、鲇鱼、草鱼、鲢鱼、鳙鱼为主要养殖品种,销售难,效益差。近几年,一些养殖户在淡水池塘中养殖南美白对虾,亩产多在200千克以下,少数可达300千克,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养殖户的热情却很高。为了调整我市淡水养殖品种结构,探索南美白对虾在我地区高产养殖技术,2014年,东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东港市椅圈镇枣山村开展"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高产试验",最高单产686千克,亩效益22180元,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准备淡水养殖池塘8个,最小面积1.5亩,最大面积11亩,池深2米。小池塘方形,配  相似文献   

16.
我镇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16万亩,2002年主养团头鲂面积已达0.76万亩,占65.5%。90年代初期,养殖鱼类产量偏低,镇农业服务中心针对提高养殖产量,就“主养团头鲂、增加养殖效益”这一课题开展试验和示范推广,初步掌握了主养团头鲂亩产750千克的养殖技术,现将主要技术措施分述如下:一、养殖条件及设备1.池塘面积10~50亩为宜,水深1.8~2.0米,池底平坦,少量淤泥,塘埂坡比1∶2.5以上,塘埂坚实,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灌排方便。2.渔机设备水泵、投饵机、增氧机(15亩池塘需配套3千瓦…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在河蟹养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伊乐藻是河蟹养殖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水草,占全国养蟹水草种植面积的2/3。只要对伊乐藻进行合理的布局,池塘养出的蟹通常产量高、规格大、效益好。江苏省金坛和宜兴地区的交界处,如新建镇、儒林镇、官林镇,该地区98%以上的池塘种植伊乐藻。该地区养蟹产量125~175千克/亩为主,规格多在125~165克/只,产量最高可达200~300千克/亩,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亩效益多在0.5万~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常州市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以四大家鱼为主,90年代初期在浙江水产养殖户的技术迁移下,该市青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和产量也有了明显提升。进入新世纪,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全面兴起,该市青虾养殖规模呈明显回落趋势,但面积始终控制在2万多亩。在青虾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下,主养亩均产量提高到80~90千克,亩均效益也  相似文献   

19.
江都市从1992年引进罗氏沼虾养殖以来,经10多年的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面积由当年的8亩,扩大到2003年的2.2万亩,亩单产由当年的46.5千克提高到257千克,其中最高单产430千克。全市现有罗氏沼虾繁苗场4家,2001年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将我市吴堡特种水产集团公司苗种繁殖场确定为省级罗氏沼虾良种繁殖基地,  相似文献   

20.
稻鳖共作模式种养试验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20年安徽推广"稻鳖共作模式"2.17万亩,占全国的10.6%;商品鳖总产量103.8万千克,占全国的7.7%。其中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排7大片区16个核心试验示范点,示范面积0.87万亩开展稻鳖综合种养,平均稻谷产量517.3千克/亩、商品鳖产量66.7千克/亩,经济效益平均4 054.3元/亩。宿州市泗县沱河乡樊集村庆海家庭农场2020年开展稻鳖共作种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