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他是一位实力派画家、书法家,经常在各种公益活动中出现在公众视野;他是现任南宁市政协委员,时常以己之力反映舆情民声,为民众奔走呼号;他曾经还是一名大学教师,在三尺讲台背后传播人类文明,但因无法抗拒对艺术的热爱投身于书画;他的作品多次作为高级别礼物赠送国际政要、社会名流,并经常作为重要拍品募款慈善;  相似文献   

2.
他是一位实力派画家、书法家,经常在各种公益活动中出现在公众视野;他是现任南宁市政协委员,时常以己之力反映舆情民声,为民众奔走呼号;他曾经还是一名大学教师,在三尺讲台背后传播人类文明,但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林业大学的绿色校园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试验室里,他刻苦攻关;课堂上,他精心育人;在管理岗位,他肩负着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重担。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叫骆有庆,43岁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森林保护重点学科带头人。在事业的生涯里,留下的是他为捍卫绿色世界而奋斗的足迹。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家,他奉献出的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身为绿色的园丁,他造就的是高质量森林保护人才。他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被评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和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林业部跨世纪部级学科带头人。他…  相似文献   

4.
正他从前是经常进山砍伐树木、打猎的"刺头",如今是动植物的保护者;他从前靠山吃山,入不敷出,如今是保护区的一员,有一份稳定收入;他从前是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农民,如今是动植物的"土专家",参与科研……他叫玉壮机,1965年8月出生,家住河池市环江县川山镇社村村旧屯屯,现任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寨管理站管理员。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  相似文献   

5.
<正>他叫邓凤笙,今年91岁,是我们林场退休的高级工程师。他满头银发,瘦瘦高高的个头,常年戴着一副小边框眼镜,虽然衣着朴素,但很难掩饰一位老知识分子的气质。他住的红砖平房正好在我办公室窗外的视野之内。所以,我能经常看到他不紧不慢地打扫屋外的空地、洗衣、劈柴、除草……最美的,就是他在太阳下一勺一勺地给90岁的老伴喂饭,偶尔,拿着水壶给桃树的叶子喷水的场景。我以为我  相似文献   

6.
<正>“要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站到党和国家需要的层面上去,将一名林业科研工作者的价值放大。”这是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符利勇经常引述的一句话。2009年,他报考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的博士研究生时,恩师对他讲了这席话。从那时起,他就把恩师对自己的教诲记在了心上。  相似文献   

7.
正我身边有一位优秀民族团结模范,他叫杨金龙,男,回族,共产党员。他1997年参加森林公安工作,2007年担任特克斯林区森林公安派出所副所长一职。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年轻有朝气、思路开阔、办事果断、敢想敢干的基层派出所领导;在群众眼中,他是一位经常深入林区基层、真抓实干、真心实意替老百姓着想的好干部。从警19年来,他始终坚持奋战在办案一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刻以一名人民警察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把同志们的安危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  相似文献   

8.
在藏语里面,"阿来"意为刚出土的麦苗,但是采访中的阿来在镜头前表现娴熟,西装革履、春风得意,还会经常要求暂停节目的录制让他出去抽根烟。作为一名文学家,阿来身上的标签太多了。  相似文献   

9.
何家婧 《中国林业》2012,(22):26-28
他不是背包客,却经常背着双肩包;他不是科学家,却经常深入湿地探寻生物;他不是城管,却冲在执法队员前面与商贩交涉;他不是专业林业巡护员,却志愿前往林地拆除“天网”;他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他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他是自然导赏员,更是上海市郊绿野的守护者——姜龙。  相似文献   

10.
<正>在红色题材的故事或影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位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老兵,他的最高职务只是个班长,而他,却赢得了部队官兵的崇敬和爱戴,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老班长"。在浙江省桐庐森林公安战线上,也有这样一位三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的"老班长",他就是桐庐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一级警督何志明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