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与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对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入户率和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指百联十"活动,每年派出技术人员技术包乡科技入户,指导农民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培养高产典型,引导农民靠科技致富,科学种田实现增产增收.这些年来,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帮助农民制定种植计划,进行技术指导,取得了较大成绩,提高了科技入户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区农民的抽样调查发现,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有强烈的需求意愿,需求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人员田间指导是最受农民欢迎的科技服务方式。因此,应通过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培养、深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供给和反馈机制、加强政府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主体作用等措施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总结出文成县农业发展中存在全民科技意识不够强、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构成不合理、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低、农业科技投入相对不足等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一要形成多层次的科技兴农共识;二要建立全方位的科技兴农运行机制;三要开展多渠道的农技服务活动;四要抓产前、产中、产后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正>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村级)是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也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减少技术梗阻,弥补科技断层,推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向基层的延伸,2001年,河北省农业厅向全省下发了《关于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了全省科技进村服务计划,该计划利用5年时间,在全省共建10000个科技进村服务站(简称"村站"),占全省行政总村数的20%。这些村站由农业部门负责挂牌和业务指导,村委会或农民个人在基本具备"一处服务场所、一名技术人员、一部电话"的基础上自愿负责承建,再逐步装备放像设备和微机达到"五个一"硬件标准。村站负责向农民提供科  相似文献   

6.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抗旱春耕生产,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树立为农业服务、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贡献.农牧处在处属10个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抽组107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由各单位主要领导带队,历时20天时间,分赴全区七县(市)乡村、农户,开展科技服务和农业生产专题调研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据农业部信息,2012年农业部将加大农业监测预警等信息进农家的力度,提升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将在全国开展"12316信息进农家"活动。农民获取农业相关信息不足,市场供需、农资质量、自然灾害、科技服务等相关信息的缺乏,有时难免使其处于被动之地。农业部将在今年的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230-233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民对科技信息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通过对庆阳市镇原县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需求调查发现,在农业生产中农民非常需要农业科学技术。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与其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成正相关;在农业科技信息获取渠道方面,农民主要是通过电视、培训等方式,而使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频率偏低;农民已经认识到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技术指导对于获取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对于农业技术指导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需要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根据农民的科技信息需求,提供相对应的科技服务,创新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方式,加强农村互联网的建设。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指导,满足农民科学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2005年1号文件精神,推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部从2005年起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这是稳定粮食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品种更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探索创新农技推广机制的重要举措,也给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又一新的服务方式的探索,科技入户使得农业技术人员学有所用,提高了广大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开拓了服务农业的新舞台,是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科协联合区革命老区促进会、区红十字会、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到革命老区大港头镇开展"为群众送医送药送科技"活动,向群众宣传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卫生保健等方面知识。此次活动,区科协组织了由农业、医疗等行业的老专家和技术人员等40多人组成的科普志愿者队伍,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参与。在活动现场,农业技术人员为现场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以来,清丰县连续4年实施玉米为主要作物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科技直接服务农民为主要方式,以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为内容,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6,(12)
正最近,"创新科技、服务三农"科技下乡瑞安行活动在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成功举行。此次活动以"创新科技、服务三农"为主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着力推进创新科技、服务三农、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活动现场有农业科技咨询、医生专家义诊、有奖知识竞答、种植技术培训、盆栽蔬菜现场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全方位的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村级"农技服务组"、"农民田间学校",配合"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需求沟通服务渠道,提高农民技术员的服务水平,真正做到让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践证明,此项举措效果显著,使农业服务在最基层有了落脚点,与农民的沟通、服务、示范、推广有了抓手,提高了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增强了农业服务的时效性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科技》2014,(9):54-55
<正>在石家庄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从2007年开始,他们肩负起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标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开展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服务的新机制,增强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提高了科技水平,使农业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这支队伍中的成员或者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团体,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业科技特派员"。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5,(8)
<正>3月14日,由沈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辽宁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辽中县人民政府、沈阳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12316金农热线)联合主办的"3.15"农资科技大集在辽中县牛心坨镇辽西杂粮交易市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送放心农资下乡,送科技服务下乡",旨在为农民送去更多实惠,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生产水平,服务春耕备耕生产。  相似文献   

16.
张飞雪 《河南农业》2014,(19):58-58
<正>泌阳县从2010年起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新农村建设活动以来,农业系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局党组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各种有力的技术帮服活动,大大提高了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增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及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一、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一)成立了组织,制定了实施方案为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新农村建设活动,县农业局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同时又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逐渐抛弃了传统"靠天吃饭"的模式,越来越注重对作物品种、农业机械、农业栽培技术、农药肥料技术的依赖,科学技术逐渐推动农业生产向着现代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然而,农业科技的应用效果提升并不是通过人数较少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广大农民群众实现的,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将农业科技传授给广大农民群众。本文从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改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确保农民变冬闲为冬忙增收致富,江苏东海县不断强化科技服务,采取集中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着力造就"土秀才、土专家"和致富能手,以此让他们长本事轻松驾驭高效农业种植、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2005年1号文件精神,推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部从2005年起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这是稳定粮食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品种更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探索创新农技推厂机制的重要举措,也给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又一新的服务方式的探索,科技入户使得农业技术人员学有所用,提高了厂大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开拓了服务农业的新舞台。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石家庄市农科院为切实发挥公益职能,继续大力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服务活动,在组织"专家团队"广泛服务基层的基础上,确立了院领导带头"联系一个合作社、创建一块高产示范田,指导一个示范户,推广一个新品种,传播一个新技术"的"五个一"服务,力争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