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莱西县田家大队位于大沽河上游,地处丘陵,1967~1969年栽植苹果99亩、梨树7亩。十几年来,由于对果品生产重视不够,果园管理比较粗放,技术也较落后,致使树弱多病,结果晚,产量低,质量也很差。1981年106亩成龄结果园,总产果品16万斤,收入12500元,平均亩产量1509斤,亩收入只有118元。为了尽快改变果树生产的落后局面,1981年秋冬开始,在地、县业务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苹果低产变中产的开发试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1982年果品总产达到311297斤,比1981年增长94%,平均亩产提高  相似文献   

2.
1982年以来、我县的果树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第二大支柱。1986年,全县果园面积由1982年的8万亩,发展到23万亩,其中结果园已达8万多亩,年产果品8000万公斤,收入7000多万元。15万亩幼果园也长势喜人,预计三年从后。全县果品生产可达到6,9亿斤,纯收入4.4亿元,将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  相似文献   

3.
王田利 《果农之友》2012,(12):30-31
新义村是静宁县雷大乡的一个山区小村.全村685人,有耕地2600多亩,自从2004年发展果树以来,走出了一条以果致富的好路子.种植业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全村种植苹果1800亩,2011年全村挂果面积1400多亩,果品收入700多万元,人均果品收入超过1万,2012年预计果品收入可达100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将超过1.5万元。  相似文献   

4.
招远市张星镇共有苹果、大梨园667公顷,“九五”期间,计划总产达到2500万kg,亩收入万元以上,果品总收入1亿元,果园管理达到《烟台市名优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要求标准,出口创汇果品1000万kg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要落实好“252”工程,即“围绕两个最佳,  相似文献   

5.
截止到2011年,三门峡市果树生产面积已发展到210万亩,农村人口人均1.35亩,其中苹果面积130万亩,占果树总面积的60%;果品总产量18.6亿千克,其中苹果产量14.8亿千克,占全市果品总产量的79.6%,果品总产值48.7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4.7%,农民人均果品收入3121元;果品产量、产值、人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乡前革苹果园,有29年生的苹果结果树4839株(占地240亩),1983年总产量达106万斤,平均亩产4416斤,亩产值861.3元。这片果园连续八年丰产,1976~1983年平均亩产4135斤,亩产值682.9元。其中,5.1亩95株29年生国光,1983年平均亩产10260.7斤,亩产值2148.7元。1979~1983年平均亩产10646斤,亩产值1890.6元。  相似文献   

7.
“我县是纯山区,位于鲁东南山区北部,气候基本属于半海洋性气候。对发展果树生产具有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从发挥山区优势出发,确定了“以林果为主,林粮牧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山区建设方针。把发展果品生产作为山区开发性建设来抓。近几年来,“通过实行各种形式的果树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果管果的积极性,使果品生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1984年果品总产量达到10917万斤,其中苹果10399万斤;板栗157万斤。杂果361万斤;果品总收入2700万元。还新建果园1.9万亩,栽植各种果树108.61万…  相似文献   

8.
1山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据山西省业务部门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全省果园面积达828万亩,果品产量达702.5万吨,其中苹果面积510万亩,产量486.6万吨,分别占全省水果总面积、总产量的61.5%、69.3%。近年来,山西果业收入逐年增加,全省果品总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果品生产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果园面积迅速扩大,果品产量大幅度增长,果品质量逐年提高。全省现有果园总面积1200多万亩,其中苹果860万亩、梨65万亩、桃68万亩、葡萄24万亩、山楂100多万亩。苹果面积中,红富士苹果已发展到350多万亩,新红星等元帅系新品种200多万亩、乔纳金60万  相似文献   

10.
正湫头镇地处甘肃省正宁县东南部子午岭的林缘,为优质果带中心区。全镇现有苹果面积1000hm~2,其中盛果期果园653.3hm~2,年产果品29400t,产值147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3000元以上。有气调贮藏库2处,地下贮藏库3处,苹果专业合作社1个。新建乔化密植苹果示范园1处,矮化密植苹果园1处。湫头镇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果园土  相似文献   

11.
淄博是城乡交错的工矿城市,重工业集中,人口多,消费量大.成片果园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建立,大发展是从六十年代初期延续到七十年代初.幼树多,缺技术,因此,产量低,质量差。苹果的总产始终在二至三千万斤徘徊,城乡需用的果品主要靠外调。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加快果品发展的速度,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九八三年我们在全市进行了低产果园技术开发工作。组织六区县的四十九处乡、镇,二百九十八个果园(村),有苹果一万亩,山地梯田果树五千亩,六至二十年生苹果树二十二万五千株,梨四万株,山楂三万株,其他果树三万株,通过低产果园技术…  相似文献   

12.
当前消费者对苹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好看,好吃,而且要有营养、又安全,这样的果品应该是功能性精品果,或绿色、有机果品。这几种果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主要满足中、高档消费者,其科技含量高,售价好,常论个买,精包装,单果售价5~12元。亩收入在3万~9万元,亩投入在4000~8000元,产投比8~10∶1,经济效益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在北京、辽宁葫芦岛、陕西三原,河南三门峡,山东栖霞,甘肃静宁、天水等地功能性精品果园已初步总结出功能性精品苹果生产与销售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招远市现代苹果生产基地座落在蚕庄镇金华山脚下一前孙家白占霞果园,现经营乔化苹果20亩.品种,红富士,其中,盛果树10亩,2013年,生产优质苹果2.5万千克,收入40.8万元,生产成本4.8万元,纯收入36万元,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静宁县聚天地之灵气,挥地域之优势,集万民之智慧,凝大众之财力.经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穷山恶水的环境中,建成了甘肃苹果栽培第一大县.全国著名优质苹果基地和重要苹果出口基地,至2008年底,全县果园总面积4万公顷,占耕地的40.8%,户均0.43公顷(6.5亩),人均0.086公顷(1.3亩).建成了7个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专业乡和60个专业村。2008年结果园面积1.5万公顷。产量24万吨,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9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  相似文献   

15.
<正>庆城县金华果品运销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张庆安,是庆城县远近闻名的苹果产业创业致富带头人。从1992年开始,他就在自己仅有的7.2亩承包田里栽植了苹果树,此后就连年扩大栽植规模,在他精心的经营下,2000年开始收益,2002年苹果销售收入3万多元,2006年至今,他的果园每年苹果收入8万~10万元。他的致富事迹,引人注目。村民们纷纷效仿,兴起了栽果树的热潮,2010年入秋以来,他所在  相似文献   

16.
<正>泾川县飞云乡元朝村矮化密植苹果园建于1993年春季,总面积90.7hm2,占塬地耕地面积的96%,户均0.43hm2,人均0.1hm2。由于逐年推进大改形及相关管理配套措施,持续保持着连年稳产、丰产、提质、增效的势头,2013年全村果品总产量3 800t,总收入91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1万元,户均果品收入5万元,比2012年分别增产20%,增收30%以上,成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专业村之一。该村果园经过  相似文献   

17.
<正>自1988年静宁开展苹果规模化发展以来,仁大历届乡党委、乡政府对苹果产业发展高度重视,经20多年的持续发展至2009年,全乡栽植果园面积3568.5公顷,占耕地面积4104.3公顷的86.9%,其中苹果栽培面积3309.4公顷,占总耕地面积4104.3公顷的80.6%,李河等16村已完成苹果生产专业村。2009年全乡果品收入达8340万元,户均15158元,人均3225元。果业已成农村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现将仁大乡果园化乡镇建设的重要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在静宁县双岘乡胡河村梁家社有位叫梁守雄的果农,2014年在3亩山台地苹果园,书写了辉煌的一页。产果15 000多千克,收入10万元,成为静宁苹果生产的佼佼者,其中1.2亩15年生的红富士苹果产果6 000千克,收入5万元,1.8亩27年生秦冠产果9 000多千克收入5万元,平均亩产超过5 000千克,亩收入3.3万元以上,为静宁山地果园高效生产典型之一。最近,我们有机会走访了这位果农,将其主要经验整理总结,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静宁县是甘肃省苹果产业第一大县,截至2010年底,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种植面积达5.07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1.6%.户均种植面积1.6hm^2,人均种植面积0.11hm^2,果品总产量36万t。产值10亿元,人均果品收入2350元;建成了7个果园化乡(镇),60个果品专业村,  相似文献   

20.
正陕西省长武县发展苹果产业有很大的区位比较优势和自然资源基础,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远离污染、生态植被良好,符合优质苹果生产七项指标。近年来,长武县果园面积基本稳定,随着果品需求及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果园面积年递增0.067%,处于动态稳定发展中,步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目前,全县果园面积达到了24万亩,挂果面积16万亩,总产量28万吨,果业总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果业纯收入达到了6 6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已成为长武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