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立武 《北京农业》2003,(10):22-23
<正> 桃树穿孔病是大棚温室油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等三种,而以细菌性穿孔病危害最甚。在多雨年份,排水不良,湿度大或红蜘蛛多时发生严重,常引起早期落叶,新梢枯死,削弱树势,降低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在油桃产区,年年都有发生,2002年发生面积达333余公顷,发病率达30%~40%,严重制约了桃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杏树穿孔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孔病是核果类果树(桃、李、杏、樱桃等)常见病害,以细菌性穿孔病发生最普遍,主要为害叶片、嫩枝和幼果,如不及时防治,常造成大量落叶、落果,影响产量,甚至导致枝梢枯死. 1.发病症状.细菌性穿孔病为害叶、新梢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产生多角形水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潮湿天气病斑背面常溢出黄白色黏稠的菌脓.病斑脱落后形成穿孔或有一小部分与叶片相连.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互相愈合,使叶片焦枯脱落.枝梢上病斑有春季溃疡和夏季溃疡2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穿孔病是桃树叶片的主要病害,主要有霉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和细菌性穿孔病。比较3种穿孔病的危害症状、发生特点,介绍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温室土传病害发生较重的原因分析及主要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栽培是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的,与露地栽培环境有着根本区别,温室既有利于周年生产和供应,同时也为病害发生流行提供了条件。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多,危害程度明显加重。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当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包括真  相似文献   

5.
杨梅 《农村科技》2011,(3):28-28
穿孔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在桃园发生普遍。穿孔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等,如不及时防治都会引起叶片穿孔脱落、新梢枯死、果实发病,从而严重削弱树势,降低果品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白粉病俗称白毛,属由子囊菌亚门的白粉菌属的二孢白粉菌或单丝壳属的单丝壳所致的真菌病害。各种瓜类作物上均有发生,以黄瓜、南瓜、西葫芦和甜瓜受害较重,冬瓜和西瓜次之,丝瓜较抗病受害轻。在北方对露地春黄瓜、温室及塑料大棚黄瓜常造成严重危害;南方则以春季和秋季黄瓜受害较重。一旦发病,病情发展迅速。 症状识别 主要侵染叶片,亦危害茎和叶柄,果实一般不受害。病初多在叶面或嫩茎上现白色霉点,后渐扩展而成为霉斑,最后扩大连成一片,使整个叶面布满白色粉状物。叶背面也长霉斑,叶柄和嫩茎上霉斑较少。后期在白色霉斑上出现许多黑色小颗粒。多从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相似文献   

7.
穿孔病是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桃产区普遍发生,在日光温室桃栽培中也经常造成危害。穿孔病类主要包括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这三种穿孔病如不及时防治,都会引起叶片穿孔脱落,甚至新梢枯死,从而严重削弱树势,并降低果品的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8.
葡萄黑痘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是葡萄上的一种严重病害。一、病害识别可危害果实、果柄、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叶片上典型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至紫色,病斑14毫米,中央可破裂穿孔;叶脉病斑呈梭形,同时引起叶片扭曲皱缩;绿果上病斑呈圆形,中央凹陷,灰白色,  相似文献   

9.
一、白粉病打瓜白粉病是打瓜常见且很容易发生的一种病害,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生,尤其是在生长后期受害最重。其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上出现灰白色霉点,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形成近圆形斑块,条件适宜时霉斑扩张十分迅速,病斑相互连成一片,使整个叶片覆盖一层白粉状物,严重时瓜面也可出现  相似文献   

10.
樱桃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秀芹 《农技服务》2004,(12):28-29
穿孔病 穿孔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褐斑穿孔病。近几年各地有加重发生的趋势。穿孔病引起树体大量落叶,严重者导致枝梢枯死,产量降低,并影响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哈密瓜在不适宜生长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受到干扰和破坏,极易发生病害,轻者减产,重者大面积死亡。哈密瓜从种子发芽开始直到果实成熟,可能会受到多种病害侵袭,植株叶部受害尤为严重。一、主要病害1.白粉病①症状识别白粉菌是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的植株寄主体内吸收营养。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白色小圆形粉状霉点,后逐渐扩展成白粉状霉斑,病斑逐渐发展成片,侵染叶柄、植株茎蔓和幼嫩果实,侵染严重时,植株叶片失绿发黄、变褐、叶面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5,(13)
<正>1桃细菌性穿孔病1.1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时初为黄白色至白色圆形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紫褐色至黑褐色的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周围呈水渍状黄绿晕环,随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幼果发病时出现浅褐色圆形小斑,以后颜色变深,稍凹陷,潮湿时分泌黄色黏质物,干燥时则形成不规则裂纹。枝梢上逐渐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褐色至紫褐色圆形稍凹陷病斑,感  相似文献   

13.
<正>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是各地大棚、温室栽培番茄全年均可发生的病害之一。常年造成损失20%~30%,严重的50%以上,甚至导致毁棚。番茄早疫病的症状较为明显,易于识别。受害叶片起初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慢慢扩大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上有同心轮纹。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会长出黑霉。病  相似文献   

14.
<正> 苦瓜炭疽病是苦瓜的重要病害,发生较普遍,为害重。 一、危害症状 幼苗、成株期叶片、茎、瓜条均可发病。幼苗期发病时,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稍凹陷。成株期发病,叶部病斑近圆形,大小不等,初为水渍状。很快干枯呈红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常常几个小病斑连在一起,呈不规则大病斑。病斑上轮生黑色小点,潮湿时,病斑上生有粉红色黏稠物质,在干燥条件下,病斑常开裂,穿孔。茎上病斑灰白  相似文献   

15.
黄瓜黑腥病是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大棚和温室黄瓜最易感病。叶片染病初期产生污绿色圆形斑点,几天后斑点破裂穿孔,孔的边缘不整齐并有黄色晕圈。瓜蔓和叶柄形成中间凹陷的疮痂状病斑,病斑上常生有黑色霉层。瓜条染病后,病部流出乳白色或淡黄色胶状物,后形成暗绿色凹陷病斑。病斑上也带有黑色霉层,感病瓜条生长缓慢畸形。  相似文献   

16.
<正>葡萄病害种类较多,目前已知的有几十种,其中白粉病、白腐病、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黑腐病等,对葡萄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一、葡萄白粉病葡萄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为害葡萄的叶片、枝梢及果实。1发病规律病菌的孢子在被害组织和土壤中越冬,第二年借风雨传播,由伤口侵入。在高温多湿或遭暴风雨和雹灾后,容易引起该病大发生。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8-30度,相对温度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溢糖性霉斑病是近年来葡萄上的一种常发病害,有的农友对其缺乏了解,常误判成白粉病或果粉,疏于防控或防效较差,导致果实外观品质大幅下降而影响鲜销。一、溢糖性霉斑病的辨识该病仅危害葡萄果实,进入成熟期后开始发病,初期果面散生白色近圆形小霉斑,略微凸起。随着病情发展,白霉迅速拓展成连片状,霉斑集中处呈雪花状,很快遍布全果,  相似文献   

18.
张社坤 《河南农业》2014,(13):29-29
<正>笔者经多年观察,结合菜农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莴笋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供农民朋友参考。一、霜霉病(一)症状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先在植株下部向上发展,或外部叶片上发生淡黄绿色近圆形病斑,有时病斑扩大时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大小不一,后期病斑变为褐色并干枯。(二)发病条件病原菌为莴苣盘梗真菌,在北方,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丝体在秋播莴笋或菊科杂草上越  相似文献   

19.
<正>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是常见的细菌性病害,各地桃园都有发生,特别是在排水不良的园地或多雨年份危害较重,如果防治不及时,常引起大量叶片穿孔、早落,削弱树势,影响花芽形成,降低产量,经济损失严重。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其次也能危害果实和新梢。1.1叶片感病。多发生在靠近叶脉处,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直径0.5~1 mm,以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直径2~3 mm,病斑周围  相似文献   

20.
一、病害类型和症状 烟草赤星病是真菌病害,多发生于烟叶成熟期,一般在烟株打顶后,下部叶片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发病。赤星病主要为害部位是叶片,严重时茎杆、花梗、蒴果也受害。赤星病先从烟株下部叶开始发生,随着叶片开始发生,随着叶片的成熟,病斑自下而上逐步发展。病斑最初在叶片上为黄褐色圆形小斑点,以后变成褐色。病斑的大小与湿度有关.湿度大时病斑大,干旱择小。病斑圆形或呈不规则圆形,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