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初期,我县先后推广了燃料生火温室(称有火温室)和微生物能源温室(称生物能温室)育小苗,秧田寄栽育壮秧的两段育秧方法,避免了春季低温对秧苗的不良影响,统一了育秧的足苗与壮秧的矛盾,并使水稻生育期提前,缓和了本地麦后稻尤其是小麦茬水稻的生长季节紧张的矛盾。但是,这两种温室育苗各有利弊。为了扬长避短,近两年来,我县部分水稻两段秧的温室小苗应用有火温室催芽立苗、生物能温室绿化、普通塑料薄膜温室(称大棚温室)炼苗的分步培育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早稻温室育秧,是我县文化大革命以来水稻育秧方法的新改革,也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1975年,稻区有5个公社8个生产队进行了早稻温室育秧示范,栽插大田12.76亩,获得队队成功,亩亩高产,平均单产859斤,比露地育秧增产17%。早稻温室育秧试验示范成功,为革新水稻品种布局,发展双三制,夺取前季稻高产,闯出了新路。1976年,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稻区11个公社有1400个生产队(总生产队数的90%)建温室、育秧苗,栽插大田16300  相似文献   

3.
我县科技人员根据我县能源紧缺,推广有火温室育秧有困难的情况,对育秧技术进行了改革,大力推广生物能温床育秧技术,收到了显著成效。81年开始试验时,全县仅搞丁2个点,栽本田20亩,83年搞了7个点,栽本田1720亩,84年就发展到35050个点,育稻种13万多斤,栽本田6.8万亩,增加的纯收益达60多万元。经四年多来的试验、示范、推广证明这项技术具确取材方便、技术简单、节约能源、费省效宏等优点。不但能达到有火温室育秧的效果,能适应当前以“户营”为主的生产形式和育秧商品化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科技情报所副研究员严哲诛等同志,多年来探索将无土栽培技术应用到水稻育秧上,创造了水稻肥水砂培育秧技术。即在不漏水的地膜上,用砂子作基质,用营养液培育秧苗的新技术。在低洼冷凉和盐碱性大的稻田地区能够育出壮秧,就为在这类土地上扩大种稻面积,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有效措施。用此法已使哲盟万亩稻田改变了亩产100—150公斤的低产面貌。目前推广面积已达20万亩。  相似文献   

5.
水稻大棚育苗技术是实现早育壮秧,早插秧,战胜低温冷害,夺取高产的一项先进实用技术,水稻大棚育苗是培育机插秧苗、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必备设施,是水稻高产栽培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尚志市水稻总面积62.6万亩,自1996年开始推广大棚育苗,2008年在国家惠农政策(建水稻育秧大棚享受补贴)激励下,大棚育秧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占水稻总面积的65%,即大棚育秧技术在水稻生产中应用面积达40万亩之多,为尚志市水稻生产在提质增效方面奠定了基础。现将水稻大棚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生物能温室育秧,就是利用作物的秸秆如稻草、麦草、绿肥等和一些人畜粪堆制,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释放出热能,同时利用太阳能补充,以保持温室内秧苗生长所需要的温度进行育秧。一般每16~20平方米温室可提供200~300亩大田的秧苗。每批酿热物酵解释放的热量可保持30余天,可育3~4批秧苗。生物能温室培育的秧苗壮,增产显著,并有节能、造肥、省工、省本等优点,因此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7.
2011年望奎县推广水稻大棚钵体育苗栽培技术5万亩,经生产实践证明大棚钵体育苗摆插技术,有效的延长了育秧时间,提高了秧苗素质,保证了适时插秧,延长了有效分蘖时间,增加了有效分蘖数.经测产大棚钵体育苗摆插田块亩产683.6kg,较全县平均亩产588.6kg,增产16.1%,亩增产稻谷95kg,累计增产475万kg,亩增收266元,累计增收1330万元.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生物能温室育水稻壮苗技术及生物能温室和所育水稻秧具有的增产、节能、省种、高效低成本的优越性。通过调控使室内CO2浓度比大气高5倍,温度、湿度、光照均有助于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9.
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是利用当地晚熟高产品种,采用温室育苗、大棚育苗两个阶段保温育苗,培育大龄多蘖壮秧,大田稀插,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以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增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平均亩产水稻700kg以上,比常规钵育水稻增产20%以上,并且其中分蘖穗产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现将其技术优势分析如下,常规大棚育苗受气温限制,播种时间为4月5日~15日。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插秧漂盘育苗是在水稻传统机插育秧和蔬菜漂盘育苗及无土栽培技术基础上简化发展起来的具有节水、省工、低成本等特点一项水稻育秧技术。该技术育一亩水稻机插秧苗仅用水100kg,较传统的旱育秧技术节约用水80%以上,较水稻湿润育秧节约用水95%以上;采用该项技术育一亩地的秧  相似文献   

11.
甘薯育苗新法——火炕经济育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火炕经济育苗法的主要技术特征为:(1)采用五股道火炕铺底;(2)采取不全泥炕薄;(3)实行顿火烧法;(4)结合扎弓棚盖膜保湿增温;(5)运用温床分期规范管理培育壮苗.通过几年的科技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甘薯"三段四期"火炕经济育苗操作规程.实践表明:此法可早出苗、多出苗、出壮苗,省种、省工、省时,既节约能源,又杜绝了育苗"寒池"和"烧薯",减少苗床病害发生,实现了早栽增产,早上市增效,早腾茬提高土地利用率.此法集传统火炕、温床、阳畦育苗于一体,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温床红薯育苗出苗慢,出苗率低,春薯不能及时栽插,而且遇到长期阴雨低温,往往出现烂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研究试验了一种简易太阳能红薯育苗法。实践证明,这种育苗方法所用设备结构简单,技术好掌握,温度均匀,出苗整齐,出苗率较高(比温床育苗高26%)。而且比温床育苗早出苗15~20天。根据试验,在惊蛰排薯(3月7日左右),薯种7天崩口萌芽,12天出苗,20天齐苗,35天便可采第一茬苗,对大包干责任制个体农户育苗  相似文献   

13.
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是利用当地晚熟高产品种,采用温室育苗、大棚育苗两个阶段保温育苗,培育大龄多蘖壮秧,大田稀插,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以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增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平均亩产水稻700kg以上,比常规钵育水稻增产20%以上,并且其中分蘖穗产量占总产量  相似文献   

14.
居仁塘农业社生产委员刘德明,1955年利用社里烤炕育苗的春红薯所结的新薯12个(每个4—6两重)进行育苗,结果在白露前7天插了500蔸秋红薯;因为新薯育出的苗子青壮活力强,实产300来斤,比同条件同时扦插的老薯苗增产约一倍。方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5.
红薯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夺取红薯高产,必须抓好育足壮苗这一增产环节,才能达到适时早栽、合理密植、种足栽好。近两年来,中牟和临颍等地大面积推广了塑料温室育苗方法。其好处是:(1)出苗早、出苗多、薯苗壮、省种薯。与温床相比,出苗提早6—10天,采苗期提早5天左右,出芽率提高70%,采苗量增加一倍左右。每斤种薯采苗六、七十棵,一亩春薯仅用种50—60斤,与其它方法相比,种薯可节省一半。而且薯苗健壮、叶绿、茎粗、不空心、不黑根。(2)省工、省料、省(?)。建室不用钢架、玻功和砖,群众称之为“土温  相似文献   

16.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1996年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研制“植物生长调节剂-移栽灵”,经过早春温室水稻育苗试验,表现出极为显著的防苗期立枯病效果,用移栽灵可育出抗病,健壮的秧苗,从而达到旱育,稀植,增产的目的。经过示范推广,目前已在宁夏灌区水稻育秧中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   

17.
温室两段秧是分室内育小苗、秧田寄插育大苗的培育壮秧技术,勉县1981年引进示范推广,逐步普及应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温室两段秧逐年减少,育秧呈现多元化,通过总结温室两段育秧发展历史,温室两段育秧特点作用及现状,探寻育秧方式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水稻3种育苗方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钵盘育秧机械播种机械摆秧技术,与旱育苗手插和软盘育秧机插相比,具有不伤根、无缓苗、节本增产增效的优点。该项技术实现了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具有技术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水稻钵形毯状育秧栽培技术是一项结合钵育摆栽与机械插秧技术共同优点的新型技术,为验证钵体毯状苗育秧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为农场水稻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更好的应用该技术,也是为寻求水稻高产的一条新途径,提供  相似文献   

20.
红薯蔓尖越冬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薯(又名番薯、甘薯、地瓜、红苕)产区,薯蔓不能在自然条件下越冬,为了节约种薯和提早出苗,霜降后从大田红薯剪取蔓尖密植于温床保护过冬,次年春剪苗栽插温床或采苗圃扩大繁殖后,再剪苗供大田生产用,称为红薯蔓尖越冬育苗.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