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芦笋嫩茎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 ,纤维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鲜笋是人们喜食的高档蔬菜 ,同时具有活血通筋 ,消肿 ,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药用保健功效。据报导绿芦笋还具有观赏性 ,此外 ,其老植株及鲜笋加工后的残渣再加工能作为畜牧饲料 ,种植开发前景广阔。一次种植可采收 10年以上 ,一般种植后 10个月可采笋 ,种植后第 3年每(6 6 6 7平方米 )采笋 5 0 0~ 70 0kg ,高的 80 0kg以上 ,产值数千元。广西从九十年代中引进种植 ,由于栽培条件及管理水平高低不一 ,产量差异较大。现将绿芦笋大田定植及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供种植绿…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7,(12):9-9
欢墩镇是连云港市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连续6年被连云港市命名为“芦笋之乡”。目前,全镇已发展芦笋1.2万亩.年可产各种鲜笋近2万吨。去年芦笋平均价格7元/公斤,笋农亩收入1.1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芦笋新品系97~2是从“潍坊芦笋”中选择优良变异雌株、优良雄株经采用无性和有性技术相结合而选育的杂交一代。该品系植株生长旺盛,叶色深绿,年生育期203d左右。定植第四年鲜笋平均茎粗1.4cm、长29cm,第一分枝高度45.7cm,笋条直,粗细均匀,质地细嫩,头部包裹紧,营养丰富,比其他芦笋早采收4~6d,在临夏地区栽培定植第四年亩产量可达800kg,比“潍坊芦笋”增产45%以上.比UC800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学名石刁柏,是百合科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通常以人工培植后采收的嫩茎为食,无公害芦笋是一种出口创汇的外销型蔬菜,无公害芦笋栽培一年,可采收15-30年,一般亩产鲜笋220公斤左右,第三年以后,采收量逐年增加,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第四年以后,  相似文献   

5.
1施肥原则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植物,施肥应以提高地力为中心,做到用养结合。定植时重施基肥,进入采笋期后做到“一增二重”,即增施催笋肥、重施复壮肥和秋发肥。同时浇好关键水,以水调肥。2增施催笋肥芦笋采笋期长达2个多月,嫩茎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期间应施肥催笋,氮、磷、钾配合施用。菜收白笋的施肥期一般掌握在采笋前半月(3月20日左右)结合培土进行;绿笋在春初嫩茎长出前开沟施入,可施充分腐熟的粪肥1立方米、尿素5公斤、15%三元复合肥10公斤。由于采笋时正值北方春旱季节,适量笋期,结合施肥浇2~3次关键水,采用隔行轮浇,浇小水。绿…  相似文献   

6.
通过芦笋留不同母株数采笋试验,选择出芦笋定植第二年在采笋时留母株数为5株~6株产量较高,定植第三年在采笋时留母株数为3株~5株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芦笋又名石刁柏,鲜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活血通经和防癌等功效。在我国作为多年生蔬菜栽培,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一次种植可采收10年以上。一般每667平方米年采笋量2300千克,产值在万元以上。笔者  相似文献   

8.
芦笋,属多年生作物,其不经培土生长出土面的绿色嫩茎称为绿芦笋,可供鲜食,是一种高档的营养保健蔬菜,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鲜芦笋需求量目益增加,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由于绿芦笋含水量高,存放1~2天后,纤维老化,颜色变浅,笋体萎蔫,失水严重,甚至腐烂,不耐贮藏,给绿笋鲜销带来许多困难。因此,绿芦笋加工贮藏、保鲜、运输技术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绿芦笋的质量和效益。现将其保鲜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芦笋学名石刁柏,别名龙须菜,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食其嫩茎为主,一次栽培多年受益,一般可连续采收10~15年,因栽培方式不同,芦笋又有白笋和绿笋之分。绿笋主供鲜食和速冻。芦笋嫩茎质地细腻,纤维柔软可口,是一种高档营养保健蔬菜,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河北东北部以发展绿笋为主,发展芦笋生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绿芦笋 (学名 Asparagus officinalis)属百合科 ,天门冬属食用种 ,常见有白芦笋和绿芦笋两种。绿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其幼茎 (即嫩茎 )是世界公认的十大名菜之一。嫩笋不但质嫩味鲜 ,而且营养价值丰富 ,据分析 ,1 0 0克鲜笋中含蛋白质 4% ,维生素 B、 C的含量高出番茄的 6— 1 0倍 ,铁的含量高出番茄的 1 8倍。此外 ,还富含硒、钼、锰等人体必需的元素 ,绿芦笋中所含的芦笋甙是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有效物质。医学界认为 ,经常吃绿芦笋 ,不但对肾病、高血压 ,膀胱炎及水肿等疾病有疗效 ,而且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  相似文献   

11.
绿竹笋又名绿竹黄金笋、马蹄笋。绿竹属慈竹属,系地下茎合轴丛生.为多年生常绿禾本植物。南安市柳城街道办事处桑林村于2002从台湾省引进种植绿竹笋8.7公顷。2004年绿竹笋产出上市,产鲜笋78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芦笋生产大国,其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现把绿芦笋保鲜技术介绍给大家。一、采收原料嫩笋生长至24~28厘米即可采收。采收时,要求在上午9点以前进行,所用的采笋刀要锋利;尽可能不要沾带泥沙,不损伤嫩笋。二、原料验收出口绿芦笋的原料长度要求17~24厘米,粗0.8~1.8厘米,全绿,不散头,无虫伤及病斑,符合上述标准的可收下。三、冲洗去杂将绿芦笋平放在水槽中漂洗,水面应高出芦笋10厘米  相似文献   

13.
芦笋嫩茎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纤维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活血通筋消肿,提高人体免疫力等药用价值。一次种植可采收12年以上,通常种植后10-12个月可采笋,种植后头几年可采笋500-800公斤,市场销路佳,是人们喜爱的高档蔬菜。加工罐头前景广阔,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采笋习惯为一年一季采笋,即春天采白笋或绿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芦笋生长到9月中旬以后再发出的嫩茎大部分都不能长成有效植株,一般在50~80厘米时就出现萎蔫死亡。主要原因是由于芦笋长到9月份后植株茂盛,通风透光不良,若遇秋旱,则易出现新茎萎蔫。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想秋季将这部分绿色嫩茎在  相似文献   

15.
绿竹笋又名绿竹黄金笋、马蹄笋,为慈竹属多年生常绿禾本植物。福建省南安市柳城街道办事处桑林村于2002年从台湾省引进种植绿竹笋8.7hm^2,2004年绿竹笋产出上市,产鲜笋78t,平均每667m^2产量600kg,产品售价高达18元/kg,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格兰蒂"为试材,研究了小拱棚、小拱棚加地膜覆盖(双膜覆盖)和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及对绿芦笋早春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方式均显著提高地温,促进芦笋提前萌芽出笋,其中以小拱棚增加地温和促进提早萌芽的效应最大。小拱棚和双膜覆盖可提高气温4℃~14℃,使芦笋生长速度加快,采笋期提前10d左右,早期产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小拱棚覆盖对绿芦笋的一级笋率无显著影响,而双膜覆盖和地膜覆盖的弯笋率比对照增加,一级笋率比对照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从绿芦笋的品种选择、育苗、肥水管理、采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清茬方式与培土厚度对绿芦笋产量和笋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3~6月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以3 a生芦笋阿特拉斯(Atlas)为试材,研究了清茬方式和培土厚度对绿芦笋产量和笋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清园后进行刨茬处理的合格笋产量较CK增加9.6%,不合格笋产量增加5.8%,其增产的原因是刨茬促进了嫩茎数的增加。适宜的培土厚度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其增产的原因是培土使得笋茎变粗、单支重提高。随着培土厚度的增加,散头笋、弯曲笋的比例增加,采笋初日后推,日均采笋量提高。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培土厚度以5~10 cm为宜。  相似文献   

19.
芦笋是从美国引进的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一次种植可采收8-10年,每亩年采笋量在1500-2500公斤,年亩产值5000-7000元,最高亩产值超万元.芦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及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具有活血通经,防癌、抗癌、治癌的药用功效和保健作用,素有"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和"绿色蔬菜之王"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绿竹笋俗称马蹄竹笋,为合轴丛生型的笋用竹.我县绿竹笋种植面积达到了6万亩,年鲜笋产量2万多吨.栽培品种为细叶矮脚早,出笋期在5月中旬至9月中旬,产笋期长,产量较高,鲜笋亩产量700kg,高的达100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