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果园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果园巧生草 果园生草适用于土壤贫瘠、肥力差、受气候影响较大的果园,特别是山区果园。果园生草就是在果树行间与株问种植一定数量的豆科、禾本科植物或牧草,并对生草进行一定的管理,如浇水、施肥等,当草长N20~30cm时,割倒、晾干,覆于树冠下,既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树势,提高果树越冬抗寒能力,又有效地防止日灼和红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目前,我地区种植三叶草的较普遍。三叶草繁殖能力强,能适应较恶劣的环境,耐旱,耐高温,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且茎、叶易腐烂,是优质肥料。  相似文献   

2.
1果园巧生草 适用于土壤贫瘠、水肥力差、受气候影响较大的果 园,特别是山区果园。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行间与株间种 植一定数量的豆科、禾本科植物或牧草,并对生草进行一 定的管理,如浇水、施肥等,等草长到20-30cm时,割倒, 晾干,覆于树冠下。目前,我们地区种植三叶草的较普遍。 三叶草繁殖能力强,能适应较恶劣的环境,耐旱,耐高温, 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的水分,且茎、叶易腐烂,是优质的 肥料,对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杧果园生草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草种,以桂热杧82号为试材,清耕为对照,全园种植紫花苕子、矮扁豆、白花三叶草及自然生草,研究不同生草处理对杧果园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花三叶草和自然生草可以自然越冬,次年无需再播,矮扁豆和紫花苕子次年需要再播。生草处理当年刈割1次回填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与清耕(对照)相比,除白花三叶草处理外,果园生草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紫花苕子处理最高,为14.33 g/kg;生草处理可以提高30 cm深度的土壤电导率,但会降低土壤碱解氮含量,白花三叶草处理降低最多;而白花三叶草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效钾和有效磷含量,且提高最多;自然生草的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最高。与清耕相比,生草栽培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总量,但差异不显著;种植白花三叶草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氮素、磷素含量有关,白花三叶草和矮扁豆降低了土壤蔗糖酶活性。生草栽培处理可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以种植紫花苕子表现较佳。因此,杧果园生草可以优先选择紫花苕子,有灌溉条件的也可选择白花三叶草,但前期都需要及时补充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果园生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研究报道较多。高九思等报道,连种3年三叶草,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3个百分点,达到1.1%~1.4%。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在黄河故道沙地苹果园连续5年种毛苕子,每株苹果树施绿肥62.5 kg,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4%~0.7%。生草园亩产鲜草2 t,相当于4 t厩肥的肥力。韩明玉等研究,果园种植三叶草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果园生草法就是除果树树盘以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豆科等草种的土地管理方法。果园生草技术是一项改善果园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果实质量的土壤管理技术。近年来,浙南地区大力推广果园种草技术,在果园实行全园或行间种植优良的牧草,如三叶草、黑麦草、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园行间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及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猕猴桃园行间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并评价其有效性,为改善果园土壤肥力和生草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上海金山猕猴桃示范园区行间生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perenne)、自然生草和清耕(对照)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分析0~40 cm土层有机质、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状况,并对养分有效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相比于清耕对照,种植白三叶和黑麦草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黑麦草提升效果更显著。种植白三叶草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锌含量,而种植黑麦草更有利于土壤速效钾、有效铁含量的提高。自然生草仅对土壤碱解氮的提升效果较好。猕猴桃园土壤锰元素普遍缺乏,行间生草对果园土壤有效锰的提升效果不显著,需适当补充锰肥。【结论】行间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的显著调控作用主要在0~20 cm表层土壤,不同生草类型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改善效果不同,对土壤有机质和大量营养元素的调控效果以黑麦草最佳,对微量元素的调控效果以白三叶草最佳。  相似文献   

7.
果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果园不同生草种类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影响;果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展示果园生黑麦菜可增加土壤亚硝化螺旋菌、子囊菌、放线菌的丰度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生紫花苜蓿草可提高土壤真菌和放线菌含量;生三叶草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微生物多样性均提高幅度较大,有望成为理想的果园生草品种。  相似文献   

8.
果园生草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果树生长环境,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培肥地力,从而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白三叶草是一种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最适宜果园种植的草种。1998~1999年洛宁县在上戈、赵村、东宋、城郊、罗岭、故县等乡,开展了山、原、川不同类型苹果园种植白三叶草技术试验与示范,总面积达66.7公顷,经过大胆探索和精心管理,试验与示范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关于果园生草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的研究报道较多。高九思等报道(2004年),连种3年三叶草,有机质含量提高0.3%,达到1.1%~1.4%。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黄河故道沙地苹果园连续5年种毛苕子绿肥,每株施绿肥62.5kg,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4%~0.7%。生草园666.7m 2鲜草2t,相当于4t厩肥的肥力。曹儒等试验认为苹果园种植三叶草3年后,可提高土壤有机质0.3%~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生草对南疆枣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及其演变特征,为极端干旱区改进果园土壤管理措施与推广生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南疆枣园为研究对象,在枣树行间间作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早熟禾(Poa annua L.),以清耕为对照(CK),于种植后第3年分别测定0~60 cm土壤容重、颗粒组成、持水量、贮水量、渗透速率与有机质、速效养分等性状,分析生草栽培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1)生草栽培降低土壤容重,改变颗粒组成,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孔隙度与通气度,明显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影响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2)生草栽培提高土壤持水量和贮水量,降低最佳含水量下限和灌溉定额,土壤持水贮水性能及有效性水分供给、涵养水源功能得到显著提升。生草区最大、毛管、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吸持、滞留、饱和贮水量分别较清耕高4.02%、3.54%、3.49%和8.42mm、0.96 mm、9.42 mm,最佳含水量下限、灌溉定额则分别降低2.37 mm、3.84 mm。(3)生草栽培提高枣园土壤入渗性能,水分快速入渗转化为土壤水、减少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生草区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平均渗透速率和渗透系数分别较清耕高0.73、0.29、0.32、0.10 mm·min~(-1)。(4)生草栽培提高枣园土壤品质,生草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清耕高4.10 g·kg~(-1)、18.48 mg·kg~(-1)、49.58 mg·kg~(-1)、61.12 mg·kg~(-1)。(5)早熟禾对0~20 cm土壤改良效应大于三叶草,其他层次三叶草优于早熟禾,种植三叶草更佳。【结论】人工生草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入渗性能和有机质、养分含量,提升土壤品质。南疆枣园以种植三叶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正>果园生草是现代化果园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世界果树生产强国普遍采用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果园生草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保持土壤墒情,调节果园小气候,减少虫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品质量,还可以美化果园环境。果园生草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工生草,即人工种植长毛野豌豆、鼠毛草、紫花苜蓿、高羊茅、黑麦草、白三叶等草种。另一种方法是自然生草,即利用果园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渭北旱塬地区果园大力推广种草技术.种植三叶草、黑麦草等实行果园行间生草。株间覆盖20~30厘米后.使旱塬地区果园保墒能力明显增强.果园有机质含量由0.8%提高到1.5%-2%。在去冬今春果园的干旱年份,生草大显神威。据调查,渭北地区的千阳县果园生草后.果园小气候明显改善,保墒蓄水能力增强,果实含水量增加。果个增大了25%-30%,  相似文献   

13.
为改良南疆果园土壤和推广果园生草制提供理论基础,以阿拉尔垦区清耕枣园为对照,选用早熟禾(Poa annua L.)和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2种牧草进行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处理枣树行间土壤水分与盐分含量变化,以探讨生草栽培对枣园土壤水分与盐分时空格局及其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栽培能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0~40 cm土壤含水量平均比清耕处理提高38.09%,在抑蒸保墒方面三叶草优于早熟禾;生草栽培能明显影响土壤盐分迁移过程,降低耕层盐分含量和抑制盐分表聚,0~40 cm土壤含盐量平均比清耕处理降低28.56%,在抑盐降盐方面早熟禾优于三叶草;生草栽培能降盐保墒、改善枣园土壤环境,促进果树根系发育和生长。  相似文献   

14.
1果园“生草”和“覆草”果园“生草”和“覆草”适用于土壤贫瘠、水肥力差、受天气和温度影响较大的果园。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行间与株间,种植一定数量的豆科、禾本科类植物或牧草,亦可自然生草,并对生草进行施肥、灌水等管理,等草生长至20~30厘米时,分期收割,晒至半干,掩埋在树冠下,年年反复进行。生草法能培肥地力,保护土壤.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还可大量节省除草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5.
以白三叶草和黑麦草为试材,清耕区为对照,采用田间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生草对丘陵地苹果园0~6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通过生草改善丘陵地苹果园土壤环境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生草提高了丘陵地苹果园土壤含水量、孔隙度、有机质含量、pH、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影响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不同草种对果园土壤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综合分析可知,生草改善了丘陵地苹果园土壤微域环境,尤其是对0~40 cm土层效果显著,种植白三叶草的效果好于黑麦草。  相似文献   

16.
以自然生草——破碗花、多花黑麦草、三叶草三种野生草本植物材料为试材,开展渭北旱塬果园生草效应与技术研究,为今后渭北旱塬果园生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三种试验草种做3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80株树,每隔4行树做1个处理,2行树品种为隔离树,行间种草,其宽度为2.5米,行内清耕覆盖,宽度为1米,定期开展刈割,在这三年期间,要将草的高度人工控制于40厘米以下,每年的10月下旬,在树干一米处深翻一次,行间均属于多年生草,不深翻、不重新播种,对照处理及时中耕除草,每一处要做到施肥管理水平一致,无灌水条件。通过测定发现果园三叶草模式经过验证对旱塬地区来说,属于最优生草首选,这种模式不但可以提升渭北旱塬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值,而且可以显著提升土壤肥力,维持土壤水分,从而使得旱塬果园实现良性循环。果园种植三叶草模式具备较为良好的生草效应,具有显著开发前景,可以在渭北旱塬地区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果园生草技术就是在果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或种植非原生草类、绿肥作物等,并加以管理,使草类与果树协调共生的一种生产技术。我们于2009—2015年在全县建立果园生草示范园80 hm~2,通过生草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能,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了果园小气候,进而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1技术要点1.1适宜区域在年降水量少于500 mm、无灌溉条件的果园,不宜生草。果树矮化、适度密  相似文献   

18.
生草栽培对龙眼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优选出南方龙眼果园适宜的生草品种,在‘四季蜜’龙眼果园分别在行间套种假地豆、白花三叶草、鼠茅草、阔叶丰花草和自然生草,幵以清耕为对照,研究套种不同草种对龙眼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行间生草能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pH值;生草刜期,各生草处理0~15 cm土层土壤中全氮、全磷含量下降,钙、镁含量上升,15~30cm土层中的全氮含量上升,生草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下降;生草栽培总体来看能够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各生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著高于清耕;各生草处理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氨肽酶和磷酸二脂酶活性高于清耕,阔叶丰花草处理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磷酸二脂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草种,鼠茅草处理土壤中氨肽酶含量最高。龙眼果园生草能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提高碳、氮含量和磷循环相兲酶活性,改良土壤环境,生草栽培刜期消耗土壤中矿物质元素,在生长刜期要及时给肥。综合各生草草种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白花三叶草为佳,适宜在南方龙眼果园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土壤是果树生长的基础,也是果树矿质元素与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果园土壤管理的模式主要为清耕法、覆盖法、免耕法及生草法。主要从果园生草对土壤的影响、对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对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果园生草制土壤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虽然果园生草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如果能针对不同的果园选择合适的生草品种,进行合理的种植,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品种的果树进行专项研究,确定最佳生草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果实品质就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果园生草的广泛推广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果园白三叶草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三叶草属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是果园种植的优良品种。1993年招远市在果园内进行了白三叶草种植试验,经过实验初步认定,果园内种植白三叶草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还可抑制杂草生长,同时可以使土壤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果树正常生长,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招远市果园内累计推广种植白三叶草面积达1333.3hm^2,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