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农村除专业养鸡户外,许多农户家中亦散养或罔养着少量的鸡,数量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饲养方式有白天在庭院内外自由活动,夜间到鸡舍歇宿的;也有固定场地圈养的.饲养目的多为自用或少量出售.  相似文献   

2.
养鸡是泸水县广大农村的一项传统产业,千家万户养鸡已成为传统习惯,除专业养鸡户外,许多农户家中亦养着少量的鸡,数量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饲养方式以散养为主,圈养为辅,在饲喂方式上以白天放养在房屋四周,夜间到鸡舍歇宿为主,也有少量的固定场地圈养。但是在农村调查时  相似文献   

3.
正在农村,除了专业养殖户以外,很多农民也会圈养或散养一些少量的鸡留为自用或进行少量出售,但因散养鸡的农民对疫病的防治意识较差,导致鸡感染寄生虫病而死亡的比例非常大,即使鸡在感染寄生虫病以后没有死亡,也会导致鸡蛋的产量下降,从而最终失去繁殖能力。因此,在农村散养鸡方面,如何对寄生虫病进行防治已成为农民关注的问题之一。1 散养鸡常见寄生虫病一般情况下,散养鸡养殖户都拥有十分丰富的养殖经验,对散养鸡日常中的一些病症也都十分了解,但对散  相似文献   

4.
正在肉仔鸡的生产中,死亡率随着鸡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而造成少量鸡只死亡;饲养后期鸡只的死亡大多发生在4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现就肉仔鸡饲养后期的死亡原因作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例鸡盲肠肝炎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鸡消费的增加,以散养方式进行养殖的地方优质鸡数量显著增加。由于散养主要为地面养殖,多采用林地或草地养鸡,鸡接触寄生虫及其中间宿主的机会大大增加,导致寄生虫病频发,笔者近期接诊一例黄鸡寄生虫病,经诊断为鸡的盲肠肝炎,特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主述四平地区,养殖户王某饲养黄鸡2 000余只,近期鸡群出现采食量下降,并伴随零星死亡,被先后诊断为新城疫和盲肠球虫病,进行了新城疫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四合永镇王某饲养3500只蛋鸡,常规饲养,按正常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鸡只24日龄时,鸡群中出现病鸡,病鸡精神萎顿、贫血,并有零星死亡。养殖户立即投喂黄芪多糖和蒽诺沙星饮水,连用3天不见好转,并出现羽毛松散,拉黄白或黄绿色水样稀便、呼噜、咳嗽,并且死亡鸡只数量明显增加,养鸡户遂急忙带病死鸡到笔者处进一步诊治,通过剖检化  相似文献   

7.
于泽英 《野生动物》2011,32(2):69-72
川金丝猴圈养种群大多饲养在中国的动物园中。根据《川金丝猴国际谱系簿2009》记录,到2009年12月31日种群存活数量227只,包括野外出生个体、圈养出生个体。种群中圈养出生个体数量占主要部分,2009年占80.0%,种群的增加更多地依靠圈养出生个体数量的增加,近年种群发展出现停滞状态,种群的繁殖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圈养出生个体的繁殖率低于野外捕获个体的繁殖率;育龄动物中圈养出生个体的死亡多发生在12 a以前,而野外捕获个体的死亡多发生在13 a以后。1 a以下幼仔的死亡原因与近亲繁殖、世代数、南北饲养地点无关。应该研究川金丝猴野外幼仔的出生、亚成体生长问题,为人工饲养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妊娠母兽的饲养管理,以解决圈养出生个体低繁殖率和高死亡率的问题,保证圈养种群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养鸡户在饲养过程中都有一个自己能看懂的省事简单的记录 ,俗称流水帐也称养殖小档案。别小看这个小档案作用 ,它上面记载着入雏时间、鸡的数量、防疫疫苗的瓶数、鸡的死亡数量等 ,再详细一点还记载着上午死亡几只 ,下午死亡几只或进饲料几袋 ,交钱多少、欠帐多少 ,也有写明饲料是哪个公司的 ,各式各样。中国加入WTO后肉鸡饲养成为世界化的养殖业。不仅种鸡是美国、法国引进的 ,如爱维因、爱拔益加 ,就连商品代的仔鸡也出口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欧盟等国家 ,为出口创汇增添了一道亮点。因此饲养技术也水涨船高 ,流水帐上升为小档案。…  相似文献   

9.
段绍强 《中国家禽》2001,23(20):21-22
商品肉鸡饲养后期,一般指25~40日龄.其死亡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常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导致少量鸡只死亡;而饲养后期,鸡只死亡大多数发生在5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据对芒市地区三家养鸡户先后饲养8500多只鸡的调查情况看,死亡率平均在20%以上,严重影响了饲养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农村散养鸡多采用有啥喂啥的饲养方法,雏鸡生长缓慢,但不会造成死亡。笔者见某养鸡户,人为的原因,使雏鸡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不能采食到砂砾,造成全部死亡。实为罕见。报道如下。 一、发病和死亡情况 1993年4月3日,养鸡户×××购回杂交鸡25只。7月龄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14日龄前因雏鸡白痢死亡2只,其余23只生长发育良好。45日龄前圈养在水泥地板上,45—120日龄饲养在  相似文献   

11.
在肉仔鸡生产实践中,一般而言其死亡率是随鸡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而造成少量鸡只互亡;饲养后期,鸡只死亡大多数发生在4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这直接影响肉仔鸡饲养场户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饲养肉仔鸡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就肉仔鸡饲养后期的死亡原因作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破坏肠道黏膜引起鸡只发病甚至死亡的一种寄生虫病.福州某黄羽肉鸡散养户饲养的黄羽肉鸡发生球虫病,经诊断、治疗,鸡群迅速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松原市前郭县深井子镇一肉鸡养殖户饲养的2800只肉鸡,在20日龄时有一些鸡开始发病,最初有几只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症状。3d后,大多数鸡出现了上述症状,排黄色或白色水样粪便,并且开始出现死亡,大约有50只左右鸡只死亡。  相似文献   

14.
大骨鸡,又称庄河大骨鸡,属蛋肉兼用型品种,具有体大蛋大、肉味儿鲜美、耐粗饲、抗病力强等优良特性[1],目前该鸡种主要分布在以庄河市为中心的辽南部地区,外省也有少量分布,辽宁省年饲养量在1000万只左右。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安全禽类肉蛋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散养大骨鸡的饲养数量也在迅速增加,2010年统计,仅庄河地区散养大骨鸡的年饲养量就达到500万只。这种野外放养方式导致大骨鸡寄生虫病感染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后,肉鸡饲养成为世界化的养殖业,已从美国、法国引进爱拔益加、艾维茵等种鸡,生产出的商品代仔鸡也出口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欧盟等国家,为出口创汇增添了一道亮点。肉鸡产品不仅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还要符合世界卫生组织CDE的有关食品卫生要求。饲料安全、绿色产品就是肉鸡饲养的关键,因此在饲养技术上要求养鸡户在饲养过程中建立一个简单的记录,即科技小档案。上面可记载入雏时间、鸡的数量、防疫疫苗的瓶数、鸡的死亡数量等,再详细一点的还记载着上午死亡几只,下午死亡几只或进饲料几袋,交钱多少、欠…  相似文献   

16.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濉溪县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800只罗曼鸡,1月龄左右陆续发生死亡,至40日龄时共死亡276只。经我们作病原学与病理学诊断,确诊为鸡组织滴虫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象山镇某农庄饲养草鸡2000只,自2010年10上旬以来,不断有鸡出现运动失调、翅膀轻瘫、粪便呈红色且带泡沫等现象,并不断有死亡,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养鸡形势喜人,不仅在数量上逐年上升,而且在饲养管理上也已从粗放的散养走向圈养的形式。圈养与散养相比,前者有利于日常的管理,提高了成活率。但是往往由于圈养地面潮湿污秽,因而鸡只发生球虫病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常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我区某养鸡户饲养的土种鸡,2004年5月发生少数以呼吸道和神经症状为临床表现的非典型性新城疫,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本次发病鸡群共850只,65日龄左右,从5月初开始出现少量鸡有呼吸道和神经症状,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只是在发病初期鸡吃料略有减少,鸡只死亡数量逐渐在增加,剖检死鸡无明显特征性病变。二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一农户饲养的2000只38周龄产蛋鸡,产蛋量迅速下降,并有少量死亡,经诊断为鸡痛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