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植物景观作为寺观园林的一种重要媒介,既传播了宗教文化,又表达宗教理念,且寺观园林植物在物种的选择与体现景观的宗教意境上有其独特的作用。分析了寺观园林植物与宗教的关系,通过收集分析典型的寺观园林植物景观资料,论述了寺观园林植物景观宗教意境营造的方法,并提出了体现宗教文化的植物选择要求,以期为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燕  芦建国 《广东园林》2008,30(1):14-17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审美特征,也是构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寺庙园林中植物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意境的基本概念和营造手法,指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特点是从“有我之境”上升到“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是极为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形成、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其他任何园林构成要素所无法替代和超越的.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营造历经千年的发展,在技术和方法上逐渐成熟,成为东方园林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普通的景观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息息相关的园林景观的需求。以上海保利首创·颂小区为例,从实践中探究了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设计,详细阐述了从设计理念、分区设计,到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植物配置的全过程。研究提出了该项目植物种类、文化意境及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并探讨了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运用植物的观赏特性和文化特性,结合传统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植物设计方法,营造出特色的新中式植物景观效果,可为今后的新中式景观的植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赵晶 《绿色科技》2015,(4):102-104
以描写昆明古典诗词中的建筑景观为切入点 ,调研、收集和整理了关于描写建筑景观的古典诗词 ,分别从诗词中所描写的建筑选址、造型与材料、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联三方面深入进行了分析 ,进而得出了昆明古典诗词中建筑景观的意境营造 ,并为以后的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体现上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魔法花园"是第二十四届广州市园林博览会的特等奖参展小园圃,通过研究园林植物在其景观意境营造中的作用,从植物的色彩、形态、文化、情景交融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采用结合实际应有场景的方式进行讨论,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对观赏者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利用这些不同影响以在小园圃景观中表达特定景观主题、营造相应意境的方式,以期为创造出更加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植物景观、提高园林景观的内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苔藓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在园林中的应用较少。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和配置方式对现代园林中苔藓植物景观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与苔藓植物有关的400首唐诗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包括积极、中性、消极的3种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类型,并分析情境感受对意境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苔藓植物与建筑、其他植物、山石等6种景观配置及其与意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境感受和景观元素意象的组合有利于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的生成和感知;苔藓植物和具有不同物性特点及隐喻特点的景观元素配置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意境氛围。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中,直接或间接以声音为元素的景观营造比比皆是。作者通过传统诗词、美学理论以及古典园林中的实例,阐述了声景的概念以及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的构成,并从植物、地形和建筑等园林设计要素层面探讨了古典园林声景的营造方法,以期为现代园林声景设计提供值得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竹景观是西蜀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秀丽美观的形式美,而且具有丰富的意境美,体现了西蜀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在对西蜀园林进行文献阅读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西蜀园林竹景观意境进行了分析,从物质建构和精神建构两方面探讨了西蜀园林竹景观意境的营造方法,以期为当代西蜀园林植物意境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形成、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其他任何园林构成要素所无法替代和超越的。文中根据史料概括介绍了扬州瘦西湖风景区植物景观的历史风貌及延续性。  相似文献   

11.
姜书纳 《绿色科技》2013,(7):131-132
以昆明古典诗词中描写的园林艺术精神生态建构要素为切入点,收集整理了描写园林艺术感官的典型诗词,从游赏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的感官角度出发,对诗词中由"形、色、声、香"所构成的园林场景的描写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园林意境的营造手法以及园林艺术中的美学风格,为今后园林景观设计中感官表达对园林意境的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中国传统园林注重意境的营造,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新中式园林承载了华夏儿女的文化情怀,融合传统中式园林优点,满足现代居住审美需求,以现代的材料、技术来营造具有中国东方文化底蕴的景观空间。以聚龙公馆环境园林设计为例,提出了设计构思,分析探讨了其对文化的营造与运用,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成都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的祠庙,其君臣合庙共祀的格局为全国罕见.该祠以三国文化为脉络,将园林规则布局与自然布局相融合,把庄严肃穆的祠庙景观与清新自然的川西园林景现有机融合.成都武侯祠在造园上通过巧妙安排空间序列、植物配置、山石水体,营造出自然、古朴、典雅的颇具人文精神的园林意境,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祠庙园林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植物是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园林的重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内涵的体现、意境的形成,是其他任何园林构成要素所无法取代和超越的。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园林中以植物为造景主题的景点题名进行梳理,从植物景点命名历史发展来探析植物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张卫 《绿色科技》2012,(8):30-31
分析了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园林意境、配置形式及营造空间。通过实例探讨了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不仅要注重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及种植形式,更应该注重植物的物理属性和精神属性所产生的园林意境以及由植物种植形式所营造的虚实空间。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四大造园要素之一的植物是现代园林景观中最具生命活力的元素。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植物造景手法包括分景、借景、框景、对景等,其体现的应用理念为结合地域文化创造园林景观、在特定环境中塑造植物景观、根据立地条件营造特色景观等。结合某CBD庭院植物造景设计案例,借助园林空间艺术造景手法与其他造园要素巧妙融合,合理配置相宜的植物种类,营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而又富于变化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和实际调查等方法,以现代植物景观配置的视角,分别提取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观赏草的不同应用场所、植物间的配置形式以及与其他自然事物组合的3个方面,加以总结归纳,品味诗词中的情感,推荐适合现代植物配置的观赏草品种;并从文学作品中受启,为现代观赏草植物景观意境美的营造提出几点建议。通过回顾及归纳有关观赏草的古代文学作品,品味其文化内涵并提炼出植物景观的配置形式,不仅为弘扬我国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现代植物造景中观赏草的配置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建设节约型园林为出发点,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论指导下,浅析园林中植物配置及景观营造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节约型园林建设中植物配置及景观营造应遵循的原则及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植物,作为造景要素中具有生命力并孕育生命的元素,为园林增添了时间的美感,同时也承载了人们丰富的情感。其诗情画意之美在营造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植物应用史,并从中总结古人植栽配置原则,为现代景观植物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扬州的个园、何园、大明寺以及高旻寺为调查对象,调查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2种类型的园林建筑内檐和外檐装饰中出现的各种植物纹样,分析植物元素在各位置的应用,探讨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以及与园林风格、植物景观、建筑功能及意境的表达方式等,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园林建筑装饰设计工作中植物文化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